稷下学宫的钟鼓撞碎晨雾时,林若星正用卫蓝纸装订句读版《墨子》。突然,儒家弟子们举着火把冲进造纸坊,领头的孟子高徒公孙丑将一卷句读版《诗经》掷在浆池里:“墨翟妖党!竟敢用‘鬼画符’亵渎经典!”
纸页在浆水中舒展,朱砂句读如血绽放。林若星想起母亲笔记里的“学术熵增”理论:“守旧派视革新为妖术,实则恐惧知识权力转移。” 她抄起平光镜,镜光扫过公孙丑腰间的熵锁监测器,器身突然爆出“句读乃破熵之笔”的速记符号。
“此非符咒,是‘句读’,” 若星举起句读版《孟子》,“夫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若断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住口!” 孟子的怒吼震落斗拱灰尘,他抢过竹简,却因不懂句读而念得磕磕绊绊,“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
“哈哈!” 围观的惠施拍着桐木屐,“孟夫子连自家之言都读不顺,还斥句读为妖?”
林若星趁机用炭笔在卫蓝纸上重断此句:“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清晰的句读让语义顿显,引来稷下诸子颔首。墨子突然用木鸢投下句读版《孟子》,鸢翼上的符号与若星腕上的玄鸟疤痕共振。
“孟夫子,” 若星展开纸卷,“您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若断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荒谬!” 孟子气得吹胡子瞪眼,火把险些烧到自己的缁衣,“此乃强词夺理!”
“非强词,是‘明意’,” 若星让平光镜反射阳光,在竹简上投射出动态句读,“句读如舟,载意而行,无舟则意溺于文海。”
此时,公孙丑点燃的火把引燃了晾干的卫蓝纸,却见纸张遇火不燃,反而显露出母亲林昭雪的速记留言:“纸载文明,火不能毁。” 这是加入了耐火矿物的特殊配方。
“妖纸!” 儒生们吓得扔掉火把,卫蓝纸却在空中组成巨大的句读符号,与洛邑方向的星轨共振。若星腕上的疤痕突然发烫,显示出稷下学宫地下的穿越节点正在激活。
“够了!” 孟子拂袖而去,却在门槛处绊倒,怀中的竹简散落,竟全是偷偷抄录的句读笔记。庄子的弟子捡起一卷,念道:“‘学而时习之’断为‘学—而时—习之’,意为何解?”
全场哄笑。林若星趁机分发句读范本,卫蓝纸上的速记符号与诸子腰间的穿越者信物产生共鸣。她看见荀子的玉柄形器、韩非子的青铜符全都在震动,显露出共同的摩斯密码:“·—·— ·—· ·— ·—·—”(“K-B-K-K”)。
“此乃‘破熵之钥’,” 若星高声道,“句读非妖,是让百家之言‘各安其位’的文明之舟!”
学宫的钟鼓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句读的节奏。林若星知道,这场由标点引发的学术闹剧,实则是穿越者疫苗计划的关键一针——当孟子的“性善论”因句读而产生歧义,守旧派的知识权威便出现裂缝,而诸子的嘲笑则是文明抗体开始运作的征兆。
平光镜映出稷下学宫的地下结构图,穿越节点正位于祭酒堂的“黄帝塑像”下。若星握紧句读版《道德经》,纸上的圈点与塑像基座的钩连纹共振,显露出祖母林纾的血书:“节点开启,需四代玄鸟基因‘乱句破序’。”
儒家弟子们灰溜溜地收拾残卷,却不知卫蓝纸上的句读符号已悄悄改写了他们的认知。林若星看着手中的纸卷,上面的句读正在重组,形成前往节点的导航坐标,而坐标中心,闪烁着与玄鸟鼎相同的钩形符号——那是四代归一、破熵而立的终极密钥,即将在稷下学宫的标点之乱中,迎来最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