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颁奖典礼的后台,迪丽热巴攥着裙摆的手心沁出薄汗。林奕辰的手忽然覆上来,指腹轻轻摩挲她无名指的戒指——那是他今早亲手为她戴上的,戒面镶嵌着两片压干的樱花,取自他们定情的那棵树。
“紧张吗?”他的声音混着后台的嘈杂,却像块温润的玉塞进她掌心。她抬头望进他眼底的星河,想起昨夜他在酒店套房为她整理礼服的模样——当他跪在地上替她系鞋带时,抬头说的那句“我的公主,今晚要征服全世界”。
聚光灯亮起的瞬间,她听见主持人念出他们的名字:“最佳导演与最佳女主角——林奕辰、迪丽热巴!”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她转身时,看见他眼里有泪光在闪。他伸手替她拂去睫毛上的碎钻,这个动作太过自然,仿佛早已在私底下练习过千万次。
领奖台上,他的获奖感言让全场寂静:“这部电影的灵感源于一个女孩,她走进试镜室时,阳光恰好落在她发梢,像句未说出口的诗。后来我才知道,那不是灵感,是命运给我的情书。”他转向她,眼里有星光在碎,“谢谢你,让我的镜头里有了心跳。”
散场后,记者突然拦住他们:“请问两位是恋人关系吗?”迪丽热巴感觉到林奕辰的手指在她掌心轻轻蜷起,像是在询问。她抬头看他,看见他耳尖又泛起熟悉的红色,忽然想起他说过“在镜头前我是导演,但在你面前,我永远是那个会脸红的林奕辰”。
“是的,我们相爱了。”她的声音透过话筒清晰传来,台下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快门声。林奕辰猛地转头看她,眼里有惊讶也有狂喜,却在她伸手勾住他脖颈时,化作温柔的春水。她听见他在耳边轻笑:“怎么不等我来官宣?”
深夜的柏林街头,他们甩掉保镖躲进一家旧胶片店。林奕辰拿起一卷过期胶卷,在昏黄的灯光下说:“以前总觉得胶片会过期,但遇见你之后,我才明白——有些心动,永远不会褪色。”他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个丝绒盒,单膝跪地时,木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热巴,第一次见你时,我在分镜本上画了三十七个你的侧脸。”他打开盒子,里面是枚镶着樱花切割钻石的戒指,“后来每相处一天,我就多画一笔。现在,这个本子已经画满了,但我的爱……”他抬头看她,眼尾泛红,“才刚刚开始。”
店外忽然下起雨,雨水顺着橱窗流下,在玻璃上画出蜿蜒的痕迹。迪丽热巴看着他发梢滴落的雨水,想起京都那个替她拂去花瓣的清晨。她伸手捧住他的脸,在他瞳孔里看见自己含泪的笑:“林奕辰,从你给我递第一杯温咖啡时,我就已经是你的女主角了。”
戒指戴上的瞬间,店内的老留声机恰好响起《La Vie en Rose》。他起身时撞翻了一旁的胶片罐,却在她惊呼时,用吻堵住了她的唇。这个吻混着雨水的清冽与他身上的雪松味,比任何电影里的吻都要滚烫——没有剧本,没有镜头,只有两颗终于在聚光灯下坦诚相爱的心。
“知道我为什么总让你演浪漫片吗?”他抵着她的额头轻笑,指腹摩挲着她无名指的新戒指,“因为我不敢拍悲剧,怕你在戏里爱上别人,更怕现实中没来得及告诉你……”他的声音忽然哽咽,“你是我这辈子唯一的HE(Happy Ending)。”
雨停时,他们在胶片店的留言簿上写下:“致所有热爱电影的人:真正的浪漫不在镜头里,而在那个愿意为你把‘永远’写成日常的人眼里。——林奕辰&迪丽热巴”。离开时,他替她披上风衣,指尖不经意间划过她后颈的纹身——那是他名字的首字母,藏在蝴蝶骨下方,如同一枚隐秘的情书。
凌晨的酒店房间里,迪丽热巴趴在他胸口看获奖照片。他的指尖顺着她脊椎的弧度游走,忽然开口:“下个月樱花季,我们回京都吧。去哲学之道再走一遍,在我们定情的那棵树下……”他顿了顿,声音轻得像片羽毛,“举行只有两个人的婚礼。”
她抬头看他,发现他认真得像在写分镜脚本。窗外的柏林墙涂鸦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她忽然想起他说过的话:“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但你让我的梦,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真实。”此刻,她躺在他怀里,听着他心跳的节奏,忽然明白——最美的情话从来不是台词,而是眼前人眼里的坚定,是他说“余生,请多指教”时,比樱花更温柔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