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唐小酒馆
本书标签: 古代  穿越 

第2章 忆旧思恩:命运交错中的帝王心澜

大唐小酒馆

李世民坐在摇晃的车厢内,缓缓驶向回宫的路。车帘紧闭,车厢内光线幽暗,仿佛此刻他那思绪纷杂的内心。他时而回味着方才在酒馆品尝的美味佳肴,时而又念起那香醇的小酒,越想竟越觉唇齿留香,馋意更甚。

突然,李世民原本微阖的双眼猛地睁开,目光如炬,沉声说道:“兴本,去查查今日那酒楼掌柜。朕虽已离开,却对那些吃食念念不忘,朕担心其中有诈!”

坐在车外的车夫兴本,低声向身旁之人交代几句后,掀开帘子进入车厢,凑近李世民,低声说道:“陛下,那掌柜的小人认识,他本是咱老秦王府的子弟,那宅子还是陛下当年赏赐的呢!”

听闻是老秦王府出身,李世民原本紧皱的眉头瞬间舒缓,眼中笑意浮现,打趣道:“这是哪家的小子?这手艺,进宫当御厨都绰绰有余了!”李世民对老秦王府的人向来放心,能得他赏赐宅子,必定是有功之人,岂会加害于他。

兴本作为李世民身边多年的亲信,在宫外这相对轻松的环境里,也难得地放松了些。他说道:“陛下,您还记得当年给您赶车的老张吗?就是那个偷偷给您酒喝,最后被太上皇打断腿的那位!”

李世民顿时忆起往事,那时兴本还未到他身边,老张的确是他的车夫。彼时他虽贵为秦王,麾下猛将如云,为大唐打下大片江山,但在李渊眼中,他仍是个需要严加管束的孩子。李建成与李元吉兄弟对他多有掣肘,这让他心中烦闷不堪。

老张既是亲卫,又兼车夫之职,自然是李世民身边贴心之人。见他愁闷,便偷偷弄来几瓶烈酒,还搭配了几个小菜。可巧的是,李渊不知怎的心血来潮,前来秦王府,正好撞上这一幕。李世民当时不敢违逆李渊,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张被打断一条腿,扔出府外。

他记起来了,当时自己暗中让人送了房契和一些钱财给老张,却连探望都不敢,生怕触怒李渊。如今时过境迁,自己已登上皇位,可当年有功之人的孩子,却在酒楼为生计忙碌,这让李世民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惭愧。

李世民自认为对有功之臣从不吝啬,可此刻想起老张,这个从他幼年便相伴左右,上阵时舍命护他周全,私下里悉心照料他生活的人,尤其是老张还因他受了重伤,自己却仅给了些钱财便再无过问,这让他顿感脸上发烫,急忙向兴本询问老张的近况。

兴本也是感慨万千,轻叹一声说道:“老张当年被赶出府后,便回家养伤。后来我们这些老兄弟偷偷去看过他几次,想接济他,却都被老张拒绝了。陛下赐给老张的那座宅子,他一直没住进去。去年,老张两口子同时重病,他家小子为给爹娘治病,倾家荡产,连老宅都卖了,最后还是没能挽回二老的性命,无奈之下才搬到现在这座宅子里。估计是生活穷困,为了生计,老张家小子便开了间小酒楼,好歹有个营生,不至于饿死。”

兴本说完,便不再言语。李世民沉默良久,脑海中关于老张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老张自太原起兵便追随他,平日里幽默风趣,战场上却勇猛无畏。当年他想给老张加官进爵,老张却以自己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为由婉拒,最终只愿做个亲卫。

李世民又想起在酒馆看到墙上那幅眼熟的字,可不就是自己孩童时,笔法稚嫩所写,落款还是“李二”。还记得当年在书房,自己大大咧咧写了张“老张厉害”,非要送给老张,还信誓旦旦许诺将来定给老张高官厚禄,如今想来,不禁有些汗颜。

不过,李世民毕竟身为帝王,虽意识到自己的疏忽,但很快便觉得此事并非他一人之过。老张比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牛进达等人更早追随自己,与这些高官大将也曾情谊深厚。如今他们发达了,难道就没想过帮衬老张?

李世民将心中疑问说出,兴本一脸苦笑地回答:“陛下,您还不了解老张嘛,他那人死要面子。瘸了一条腿后,自觉不能再为您效力,哪肯去攀附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人。就说长孙大人、房大人、程将军他们,都被老张拒之门外好多次,礼物也一概不收,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哪怕病重,我们这些人的钱财他都不收,更别说那些大人了。再加上这几年局势紧张,大人们也不想给老张这个普通人带来麻烦,所以明面上断了联系,不过私底下还是有交代的。不然您想想,张阎,就是老张家那小子,年不满二十,怎么能保住开化坊紧挨朱雀大道的宅子?那宅子虽不大,可地段好,价值不菲呢。”

李世民再次闭上双眼,面无表情。但兴本深知,圣上这是心中不快了。

过了许久,李世民缓缓说道:“我记得那孩子出生时,我还抱过他,还灌了老张一顿酒,说将来私底下那孩子可称呼观音婢为嫂嫂,连名字都是我取的。张阎,这‘阎’字,也有守护之意啊。朕当初的承诺,看来老张是看不到了,都怪朕啊!”

兴本此时不敢答话,只是躬身站在一旁,即便车厢摇晃,他的身形依旧纹丝不动。

不多时,马车已临近皇宫侧门延熹门。就在即将进宫之际,李世民开口说道:“你稍后去悄悄交代一声,别让人打扰了张阎的生意,否则,朕绝不轻饶!”说罢,不待兴本回应,李世民挺直腰板,下了马车,此刻他脸上的惭愧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的威严与肃穆。

上一章 第1章 酒馆奇遇:风云际会起新章 大唐小酒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章 金指乍现:机遇与困境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