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江祭图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推理悬疑 

第五章:白鹭南飞

江祭图

时间:2015年秋,黄昏

地点:长江水文档案馆

烧焦的竹简在苏婉清掌心留下细碎碳痕。父亲的字迹在夕阳下泛着微弱光泽,那句"阻止未来"的尾笔拖得很长,仿佛用尽了全部力气。

陈月将一杯热茶推到她面前,茶汤里漂浮着几片青铜色的茶叶——这是用归墟带回的青铜器残片煮的,能短暂抑制龙髓对血脉的侵蚀。

"张衡的地动仪,"陈月指向投影仪上的三维建模,"根本不是预测地震的。"

屏幕上,东汉地动仪的八条青铜龙口中,衔着的不是铜珠,而是微型化的归墟之门模型。

档案馆地下三层的保险柜里,躺着块锈蚀的青铜板。

苏婉清用白鹭印记触碰板面时,那些看似装饰的花纹突然重组为星图——正是长江、东海与马鞍群岛的水下地形全息投影。七个闪烁的红点标记着龙髓反应最强烈的位置。

"北斗七星锁龙阵......"陈月的声音发紧,"张衡在两千年前就标记了所有龙髓埋藏点。"

青铜板背面突然渗出荧绿色液体,凝聚成两行小篆:

"白鹭南飞日 青铜北归时"

夜半的江风卷着潮湿的腥气。苏婉清在档案馆顶楼摊开所有线索:

父亲烧焦的日志里反复出现的"1993.7.23"

王明海克隆舱里的第七具空培养槽

地动仪投影中唯独空缺的"开阳"星位

她突然冲向档案柜,抽出1993年7月的长江水文记录——

7月23日 03:17 江心出现异常漩涡 持续7分23秒

对应的水下坐标,正是七星阵中"开阳"的位置。

白鹭Ⅳ型潜入江心时,声呐显示河床上矗立着十二尊青铜人像。与归墟那些不同,这些人像都保持着仰头望天的姿势,手中长戟交叉成囚笼形状。

囚笼中央,静静躺着具现代潜水服包裹的尸骸。

当机械臂掀开面罩,苏婉清看到了那张与自己有三分相似的脸——

"王明远......"陈月倒吸冷气,"或者说,最初的王明海。"

尸骸的胸腔被某种利器贯穿,伤口边缘呈现结晶化。更诡异的是,他右手紧握着半块玉珏,纹路与苏婉清的白鹭印记完全吻合。

尸骸口袋里的防水记事本记载着惊天真相:

1993.7.23实验记录

龙髓本体选择了我

但血脉排斥反应表明

它真正等待的是——

最后一行被血迹模糊,只在紫外线灯下显出荧光字迹:

"周瑜与张衡的共同血脉"

苏婉清突然明白父亲为何坚持让她学考古——母亲姓张,族谱可追溯至东汉张衡一脉。

尸骸手中的玉珏接触江水后,十二尊青铜人像突然转动头颅。它们的长戟缓缓抬起,指向三百米外的江底悬崖——

那里裸露着东汉时期的夯土层,土层中嵌满刻有星象图的青铜瓦当。

当苏婉清用白鹭印记触碰最中央的瓦当时,整片悬崖如幕布般拉开,露出后面直径约五十米的青铜轮盘。

轮盘中央的凹槽,正好能拼合她与王明远持有的两块玉珏。

"这是张衡设计的最终保险,"陈月检查着轮盘边缘的刻度,"需要周瑜血脉与张衡血脉同时激活。"

他们没注意到,当两块玉珏拼合时,江底泥沙中悄然浮起七个荧绿色光点——正是此前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龙髓信号。

玉珏归位的刹那,青铜轮盘发出齿轮咬合的巨响。

江水分开形成直径百米的真空隧道,隧道尽头是座青铜铸造的观星台。台上站着个穿东汉官服的身影,手中候风地动仪正疯狂旋转。

"全息投影?"陈月刚举起水下相机,那个身影突然转头——

张衡的面容在流水波动中清晰可见,他开口时发出的却是龙髓特有的金属共振音:

"验证通过 白鹭计划最终阶段启动"

观星台崩塌成无数青铜碎片,露出底部浸泡在荧绿色液体中的巨型构造体——

那是由七艘青铜舰船首尾相连组成的环形装置,正是放大版的地动仪核心!

装置中央悬浮着颗拳头大小的龙髓本体,纯度是归墟那块的十倍不止。它延伸出的血管状触须,正连接着七具透明培养舱。

每具舱体里,都漂浮着与苏婉清容貌相似的胚胎。

父亲日志的最后一页在此刻浮现脑海:

"婉清,你不是第一个......"

"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她终于明白,白鹭计划从东汉延续至今的真正目的——

不是封印龙髓,而是培育能完全兼容龙髓的"完美共生体"。

当苏婉清的手穿透荧绿色液体时,龙髓本体突然收缩成白鹭形状的玉佩。

十二尊青铜人像同时单膝跪地,它们的长戟插入江底,形成环绕观星台的十二道青铜碑林。

碑文在强光中显现:

"青铜历元年 白鹭营都尉周瑜/太史令张衡 立此契约"

"后世血脉当择一而继"

"或为人间铸甲"

"或为青铜开锋"

江水合拢前的最后一秒,苏婉清看见龙髓玉佩上浮现出父亲的全息影像。

他穿着85式海军制服,胸前白鹭徽章与玉佩逐渐重合:

"无论你选择哪条路......"

"记住,青铜永远渴望着——"

浪涛吞没了后半句话,只有玉佩在她掌心微微发烫,烫出一行新浮现的小字:

"第三个千年"

上一章 第四章:青铜时代 江祭图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章:第三个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