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深秋,千年之约完成后的第七天
地点: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
冰川深处传来青铜器碰撞的清脆声响。
一支地质勘探队在冰层下300米处,发现了一座完全由青铜铸造的古老观星台。台面刻着与长江博物馆雕像剑身完全相同的七个星位图,但中央多出了一道裂缝——
裂缝中渗出荧绿色的液体,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依然保持流动。
勘探队队长李岩用地质锤轻敲台面,整个冰川突然响起悠长的青铜编钟声。
钟声传遍长江流域。
长江博物馆内,苏婉清和王明远的两尊雕像同时震颤。剑身上的星位图亮起刺目的青光,在馆内投射出立体的星象图——
北斗七星的勺柄正指向各拉丹冬雪山方向。
更诡异的是,星象图中出现了第八颗星。
王明远的青铜雕像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冰层碎裂般的回响:
"张衡的《灵宪》缺了一页......"
"他藏起了真正的钥匙......"
话音刚落,雕像表面出现细密裂纹,荧绿色液体从裂缝中渗出,在底座上组成一行小篆:
"星坠昆仑,龙起江源"
与此同时,各拉丹冬的勘探队传来噩耗。
李岩的卫星电话里只剩下断续的金属摩擦声,最后传回的影像显示:冰川观星台的裂缝中伸出了一只青铜手臂,手腕上戴着刻有"太史令衡"四字的玉镯。
当救援队赶到时,发现整支勘探队跪在观星台周围,保持着东汉时期的祭祀姿势。他们的眼睛完全晶体化,正不断渗出荧绿色液体。
而李岩——
他站在观星台中央,手中捧着一卷青铜简册,正在用流利的东汉雅言诵读:
"......岁星逆行,北斗增辉,当有圣人出江源......"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档案室里,一份尘封已久的绝密文件自动打开。
这是1952年长江源考察队的报告,其中被红笔划掉的一行小字突然变得清晰可见:
"各拉丹冬冰川下存在青铜建筑群,其星图排列与当代天象完全不符,疑似显示公元224年星象"
报告末尾附着张发黄的照片:年轻的考察队员站在青铜观星台前,其中一人的面容与现在的王明远一模一样。
深夜的长江博物馆,星象图的投影突然扭曲。
第八颗星的位置浮现出一座微型青铜城郭的虚影,城墙上站立着十二个青铜人偶,它们共同托举着一口透明的水晶棺——
棺中躺着保存完好的张衡尸身,他的胸口插着七枚青铜钉,排列形状正是缺失的第八星位。
苏婉清的雕像突然发出七声钟鸣,每声钟响都震碎一层青铜外壳。
当第七声钟响结束时,她已完全蜕变成活体青铜状态,剑尖直指北方:
"那不是第八星......"
"是囚笼的锁眼......"
王明远的雕像同时崩解,露出内部精密的青铜机械结构——
那根本不是雕像,而是一具精心设计的青铜人偶。
人偶胸腔打开,浮现出真正的白鹭虎符,符上镌刻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
"黄龙三年,太史令衡私改星图,以己身为饵,封龙髓于江源"
各拉丹冬冰川传来地震般的轰鸣。
整座青铜观星台破冰而出,悬浮在百米高空。台底露出复杂的青铜齿轮结构,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自我修复。
李岩的声音通过所有电子设备强制播放,语调已变成非人的金属音:
"星轨校准完成......"
"青铜纪元......"
"正式重启......"
长江全流域的青铜雕像同时活化。
它们整齐划一地举起青铜剑,剑尖射出的青光在夜空中交织成巨大的星图网络。
网络中心,第八星位开始吞噬其他星辰的光芒。
苏婉清突然纵身跃出博物馆。
她的青铜身躯在空中解体,化作无数荧绿色光点,如同逆向坠落的星辰般飞向各拉丹冬。
每一粒光点中都浮现着不同的记忆片段:
东汉时期的白鹭营将士集体跳入熔炉
1993年的苏明远将哭喊的幼年苏婉清推入长江
2024年东海漩涡中七个"苏婉清"相视而笑
当光点汇聚到冰川观星台时,张衡的水晶棺突然开启。
这位死去近两千年的科学家睁开眼睛——
那双完全由星图构成的眼眸,正倒映着苏婉清支离破碎的身影。
"你终于来了......"张衡的声音像是千万个青铜编钟同时鸣响,"我的......"
最后一个词被冰川崩塌的巨响淹没。
长江博物馆内,王明远的人偶突然发出最后指令:
所有电子设备同时显示同一段东汉金文——
"星轨归位之日,白鹭化龙之时"
随即,整座博物馆的青铜展品集体融化,在地面组成奔涌的长江微缩图。
图中七个星位光芒大盛,最终汇聚成一条青铜幼龙的形象。
幼龙额心的白鹭印记,与当年苏婉清心脏中出现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