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晗用红色马克笔在日历上划掉又一个日期,高三开学已经两周了。窗外的梧桐叶开始泛黄,阳光透过树叶在她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许晗!"林薇风风火火地冲进教室,一巴掌拍在她的课桌上,"大新闻!"
许晗手一抖,马克笔在日历上划出一道难看的红痕。她皱眉抬头:"什么新闻值得你毁了我的日历?"
"学校要举办跨学科知识竞赛,文科理科混合组队!"林薇凑近,眼睛闪闪发亮,"而且,每个班必须派出一名代表,和其他班级的代表随机组队。"
许晗的笔彻底停住了:"什么时候的事?"
"刚刚贴出的公告。"林薇神秘地压低声音,"老班已经内定你代表咱们班了。"
许晗叹了口气,将马克笔盖上。这并不意外,作为文科班的年级第一,这种活动她总是首当其冲。只是高三时间宝贵,她本打算把全部精力放在全国作文大赛的准备上。
"听说理科班那边派的是沈宴舟。"林薇眨眨眼,"就是开学典礼上那个冷面帅哥,你还跟他有过'激烈交流'来着。"
许晗的耳根突然有些发热:"什么激烈交流?就是正常的工作交接。"
"哦?那为什么我提到他,你的耳朵红得像番茄?"
"胡说什么!"许晗猛地站起来,差点撞翻椅子,"我只是觉得这种活动浪费时间。高三了,学校怎么还搞这些。"
林薇笑得像只偷腥的猫:"别转移话题。不过说真的,万一你们分到一队呢?"
"几率为零。"许晗斩钉截铁地说,"全校二十四个班级,二十四名代表,随机组队六人一组,我和他分到一起的概率只有——"
"5.8%。"一个冷淡的男声从教室门口传来。
许晗猛地转头,沈宴舟正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叠文件。阳光从他背后照进来,给他整个人镀上一层金边,却没能软化他冷峻的轮廓。
"打扰了。"他走进来,将文件放在许晗桌上,"班主任让我送过来的,知识竞赛的详细规则和往届试题。"
许晗盯着那叠纸,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林薇在一旁拼命使眼色,她只好装作没看见。
"谢谢。"她最终挤出两个字。
沈宴舟点点头,转身要走,又停下脚步:"刚才的概率计算是基于不放回抽样。如果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成绩排名相近的学生更容易被分到不同组以达到平衡,实际概率会更高。"
许晗眨了眨眼:"多高?"
"至少30%。"沈宴舟说完,离开了教室。
林薇夸张地捂住胸口:"天啊,他刚才是在跟你调情吗?"
"那是基本的概率分析!"许晗抓起一本笔记拍向林薇,"你能不能别这么八卦?"
"我只是陈述事实。"林薇灵活地躲开,"不过话说回来,你怎么知道他说的'其他因素'具体指什么?你们学霸之间的脑电波是互通的吗?"
许晗拒绝回答这个问题,转而翻开沈宴舟送来的文件。一张粉色便签纸滑落出来,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请各班代表今天下午4点到会议室参加组队抽签。——教务处"
下午3:50,许晗提前十分钟到达会议室,却发现沈宴舟已经坐在那里,面前摊开着一本厚重的书。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让他看起来像被关在笼子里的某种神秘生物。
许晗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一个离他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下。沈宴舟头也没抬,修长的手指翻过一页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会议室逐渐热闹起来,各班的代表陆续到达。四点整,教务处王主任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抽签箱。
"同学们安静!"王主任拍拍手,"欢迎参加本届跨学科知识竞赛。规则很简单:今天抽签决定组别,每组六人,必须包含至少两名文科生和两名理科生。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涵盖文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综合知识。"
许晗认真记下要点,余光瞥见沈宴舟合上了书,脸上依然没什么表情。
"现在开始抽签。"王主任举起箱子,"我叫到名字的同学上来抽取组别号码。"
"高三(1)班,许晗。"
许晗起身时不小心碰掉了笔,弯腰去捡时,发现沈宴舟已经先一步捡起,递了过来。他的手指修长干净,指甲修剪得整齐利落,像是精心保养过的手术器械。
"谢谢。"她小声说,接过笔走向讲台。
抽签箱里装着二十四个乒乓球,每个上面用黑色马克笔写着数字1到4。许晗随手摸出一个——数字2。
她回到座位,继续记录其他同学的抽签结果。当王主任叫到"高三(7)班,沈宴舟"时,她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沈宴舟从容地走上讲台,伸手进箱子,取出一个球。
"2组。"王主任宣布。
许晗的笔尖在纸上戳出一个小洞。30%的概率,就这么发生了?
沈宴舟回到座位时,看了她一眼,琥珀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情绪。
抽签结束后,各组成员聚在一起讨论。2组除了许晗和沈宴舟,还有四名学生:理科班的徐阳和陈默,文科班的林薇和赵雨晴。
"太棒了!我们一组!"林薇欢呼着抱住许晗,在她耳边低语,"30%的概率哦,某些人是不是该去买彩票?"
许晗瞪了她一眼,转向其他组员:"大家好,我是许晗,负责文学和历史部分。"
"沈宴舟,数学和物理。"沈宴舟简短地说。
其他人也依次自我介绍。徐阳是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负责化学;陈默瘦高个,负责地理;林薇和赵雨晴分别补充历史和文学。
"我们需要选个组长。"徐阳提议。
"许晗吧,"林薇立刻说,"她有组织经验。"
"我反对。"沈宴舟突然开口,"组长应该由综合知识最全面的人担任。"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许晗感到一阵热气涌上脸颊:"你的意思是,你更合适?"
"只是陈述事实。"沈宴舟平静地说,"不过如果你有异议,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小测试。"
许晗扬起下巴:"什么测试?"
沈宴舟从包里拿出一本书——《全球通史》,翻到某一页:"请在三分钟内总结这一章的核心论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许晗接过书,快速浏览起来。这是一章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论述,内容相当密集。她集中精神,在脑中构建框架。
两分五十秒后,她合上书:"工业革命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它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重塑了阶级关系,并导致了城市化进程。对现代的启示在于,任何技术革命都必须考虑其社会成本,否则会加剧不平等。"
组员们发出赞叹声,连沈宴舟也微微点头。
"不错,"他说,"但忽略了关键一点: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能源转换效率的突破。从生物能源到化石能源的转变,其意义远超社会变革,它重新定义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许晗皱起眉头:"这只是技术层面的解读,历史研究需要更全面的视角。"
"技术驱动历史,"沈宴舟反驳,"没有蒸汽机,就没有后续的社会变革。因果关系很明确。"
"你这是在简化复杂的历史进程!"许晗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
"而你是用文科生的浪漫主义掩盖本质。"沈宴舟寸步不让。
"好了好了!"林薇赶紧插到两人中间,"你们都很厉害,但这样争下去没完没了。我提议——双组长制!许晗负责文科部分,沈宴舟负责理科部分,怎么样?"
其他组员纷纷表示赞同。许晗和沈宴舟对视一眼,勉强点头同意。
第一次小组会议定在第二天放学后。散会后,许晗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沈宴舟却拦住了她。
"你的历史分析确实有独到之处。"他说,语气依然平淡,但眼神专注,"我记录下来了一些要点,希望对备赛有帮助。"
他递过来一张纸,上面整齐地列着许晗刚才的观点,甚至补充了几个她没提到的细节。许晗惊讶地接过,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谢谢,"她最终说,"你的技术视角也...很有启发性。"
沈宴舟点点头,转身离开。许晗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注意到他走路时背挺得笔直,像一棵不肯弯曲的竹子。
"所以,你们火花四溅?"回去的路上,林薇八卦地问。
许晗翻了个白眼:"我们差点吵起来。"
"但那是因为你们都很在乎啊。"林薇意味深长地说,"你知道吗,我听说沈宴舟从来不参加任何小组活动,这次居然主动报名了知识竞赛。"
许晗脚步一顿:"他主动报名的?"
"对啊,理科班的朋友告诉我的。"林薇凑近,"而且,他捡起你的笔时,耳朵尖红了哦。"
"胡说八道!"许晗加快脚步,却感到心跳不受控制地加速。
回到家,许晗打开电脑准备复习,却鬼使神差地搜索了"沈宴舟"三个字。屏幕上跳出几条校内新闻:物理竞赛一等奖、数学奥林匹克金牌、科技创新大赛冠军...还有一篇小采访,记者问他为什么拒绝国外名校的提前录取。
"国内的教育体系更适合我的学习节奏。"照片上的沈宴舟面无表情地回答,"而且,有些问题需要在这里才能找到答案。"
什么问题?许晗好奇地想。她关上电脑,拿出沈宴舟给她的那张笔记,发现背面还写着一行小字:"周三放学后图书馆见,讨论分工。——S"
许晗盯着那个简洁的"S"看了许久,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在期待周三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