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天空阴沉得不像话。许晗抬头看了眼灰蒙蒙的云层,犹豫要不要回教室拿伞。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薇发来的消息:「别忘了今天图书馆小组讨论!沈宴舟已经在那儿了,他说要跟你'讨论分工'呢~」
许晗把手机塞回口袋,嘴角不自觉地下垂。自从抽签结果出来后,林薇就没停止过调侃她和沈宴舟。"30%的概率"已经成了她的口头禅。
图书馆二楼的研讨区,沈宴舟独自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摊开几本厚重的参考书。他今天穿了件深蓝色毛衣,衬得肤色更加冷白。许晗走近时,他正用钢笔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笔尖划过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打扰了。"许晗拉开对面的椅子。
沈宴舟抬起头,琥珀色的眼睛在灯光下呈现出蜂蜜般的色泽。他微微颔首:"准时。"
"我向来守时。"许晗放下书包,取出笔记本电脑和几本资料,"其他人呢?"
"徐阳有化学实验,林薇说学生会临时有事。"沈宴舟合上面前的《量子物理简史》,"只有我们两个。"
窗外突然闪过一道白光,几秒后,轰隆的雷声震得玻璃窗微微颤动。许晗下意识缩了缩脖子,再抬头时,豆大的雨点已经噼里啪啦地砸在窗上。
"看来要下大了。"她皱眉,"我没带伞。"
沈宴舟看了眼窗外:"先讨论吧,雨可能一会儿就停。"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他们梳理了知识竞赛的各个板块和分工。出乎许晗意料的是,沈宴舟对文学和历史也有相当的了解,而他提出的"用数学思维解构历史事件"的角度令她耳目一新。
"所以你认为可以用数学模型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许晗忍不住追问。
沈宴舟点头:"人口增长曲线与土地承载力的临界点,官僚体系的膨胀系数,边境军事开支的占比变化...这些变量都可以量化。"
"但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许晗反驳,"还有文化氛围、统治者性格、偶然事件..."
"所以需要引入模糊数学和概率论。"沈宴舟的语气依然平静,但眼睛微微发亮,"量化分析不是否定人文因素,而是提供另一种视角。"
许晗正要回应,一道刺眼的闪电划过,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鸣。图书馆的灯光闪烁几下,突然全部熄灭。
"停电了?"许晗在黑暗中惊呼。
几秒后,应急灯亮起,投下昏黄的光线。窗外,暴雨如注,雨帘密集得几乎看不清五米外的建筑物。
"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沈宴舟看了眼手表,"图书馆快关门了。"
他们收拾好东西下楼时,管理员正在疏散学生:"同学们,由于电路故障,图书馆提前关闭。请大家有序离开,注意安全。"
门口挤满了没带伞的学生。许晗望着外面瓢泼的大雨,叹了口气:"看来得等雨小一点再走了。"
沈宴舟从书包侧袋抽出一把黑色折叠伞:"我送你。"
许晗愣住了:"可是..."
"你家在哪个方向?"
"翠湖小区。"
"顺路。"沈宴舟简短地说,已经撑开了伞,"走吧。"
伞不算大,两人不得不靠得很近。许晗能闻到沈宴舟身上淡淡的雪松气息,混合着雨水的清新。他刻意将伞向她那边倾斜,右肩很快被雨水打湿一片。
"你肩膀湿了。"许晗忍不住说。
"没关系。"沈宴舟目视前方,下颌线在雨中显得格外清晰。
转过一个路口,雨势更大了。水洼遍布的人行道上,许晗不小心踩进一个隐蔽的水坑,泥水溅起来弄脏了她的裤脚和沈宴舟的运动鞋。
"对不起!"她慌忙道歉。
沈宴舟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纸巾递给她:"擦一擦。"
许晗接过纸巾时,注意到他的手指修长而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一丝不苟,像钢琴家的手。她突然想起林薇说他弹钢琴的传闻。
"谢谢。"她低头擦拭裤脚,突然发现沈宴舟的书包也在滴水,"你的书!"
沈宴舟迅速取下书包,检查里面的教材。最上面的《量子物理简史》已经湿了一个角。他眉头微蹙,用纸巾小心吸去水分。
"前面有个咖啡厅,我们去那里避一避吧。"许晗提议。
咖啡厅里温暖干燥,飘着浓郁的咖啡香。他们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沈宴舟第一时间把湿了的书摊开在桌上晾干。
"这本书对你很重要?"许晗问。
"图书馆借的。"沈宴舟说,但许晗注意到他擦拭书页的动作异常轻柔。
服务员送来热可可和拿铁。许晗捧起杯子,热气氤氲中,她看到沈宴舟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细密的阴影。没有了教室里的锋芒毕露,此刻的他看起来几乎可以称得上...温和。
"你经常去图书馆?"许晗打破沉默。
"嗯。"沈宴舟抿了口咖啡,"安静。"
"我也喜欢那里的氛围。"许晗微笑,"特别是靠窗的那个位置,下午阳光照进来的时候。"
沈宴舟抬眼看她:"你常坐在文学区东侧第二个座位。"
许晗瞪大眼睛:"你怎么知道?"
"经过时看到过几次。"沈宴舟的语气依然平淡,但嘴角似乎有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你总是皱着眉头读那本《荒原》,好像跟它有仇一样。"
"T.S.艾略特的《荒原》确实很难懂,"许晗承认,"但我喜欢它的破碎感和隐藏的韵律。你呢?有什么喜欢的文学作品吗?"
许晗以为他会说些科普读物或者科幻小说,没想到沈宴舟沉思片刻,答道:"《雪国》。"
"川端康成?"许晗惊讶地差点打翻可可,"我以为理科生都更喜欢硬科幻。"
"文学和科学都是理解世界的方式。"沈宴舟说,"《雪国》里对细微感受的描写,很像量子态的叠加——既在此处,又在彼处,直到观测那一刻才确定。"
这个比喻让许晗心头一颤。她从未想过可以这样理解文学。
"我上周刚重读《雪国》!"她脱口而出,"尤其是开头那段'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简直像一幅水墨画在眼前展开..."
沈宴舟的眼睛亮了起来:"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火车玻璃上倒映的女子面容!"许晗接上。
"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出最后一句,然后同时愣住了。
许晗先笑出声来,沈宴舟的嘴角也微微上扬。窗外的雨声忽然变得温柔起来。
"所以,"许晗鼓起勇气问,"你为什么主动报名知识竞赛?听说你从不参加团体活动。"
沈宴舟的手指轻轻敲击杯沿:"挑战。"
"挑战什么?"
"跨学科思考的能力。"他停顿一下,"还有...与人合作的能力。"
雨势渐小,他们决定继续赶路。走出咖啡厅时,许晗发现沈宴舟把那本湿了的书小心翼翼地包在防水袋里,放进书包最内侧。
"你真的只是担心图书馆的书?"她忍不住问。
沈宴舟的脚步微微一顿:"高中毕业前,我想读完现代图书馆评选的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这是第37本。"
许晗惊讶地看着他:"你列了阅读清单?"
"按年代和流派排列。"沈宴舟说,"目前已读完64本。"
这个回答如此"沈宴舟式"的精确,许晗不禁莞尔:"下次你可以问我借《荒原》的笔记,我做了详细的注解。"
沈宴舟点头:"谢谢。"
他们在翠湖小区门口道别。沈宴舟转身要走时,许晗突然叫住他:"等等!"她从笔记本里撕下一张纸,快速写了几行字,"这是《荒原》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还有我的解读...也许对你有帮助。"
沈宴舟接过纸条,认真折好放进钱包:"明天见。"
许晗站在屋檐下,看着沈宴舟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那把黑伞在他手中稳稳地撑开,像一片移动的夜空。
知识竞赛初赛在周五下午举行。许晗穿了一件浅蓝色衬衫,把头发扎成利落的马尾。入场时,她看到沈宴舟已经坐在参赛席上,正和徐阳低声讨论什么。
"许学姐!"赵雨晴向她招手,"快来,我们抽到了第二组上场。"
初赛是轮流答题制,每组需要在各个学科领域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许晗负责文学和历史,沈宴舟主攻数学和物理,其他组员则补充各自擅长的领域。
"第一题,文学类。"主持人翻开题卡,"请简要分析《红楼梦》中'黛玉葬花'这一情节的象征意义。"
许晗从容站起:"这一情节象征着林黛玉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悟,以及她对纯洁美好的执着。花瓣凋零暗示她自身命运的悲剧性,而葬花行为则体现了一种诗意的反抗——即使知道结局无法改变,也要以美的方式面对..."
她的回答流畅而深入,评委们频频点头。沈宴舟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目光专注。
比赛进行到中段,一道综合题难住了所有人:"请从历史和科学两个角度,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许晗和沈宴舟对视一眼,同时举手。
"我们可以合作回答吗?"许晗问。
得到允许后,沈宴舟先开口:"科学角度: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蒸汽机提供能源基础;同时,纺织机械的技术突破形成了正向反馈循环..."
许晗紧接着补充:"历史角度: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保护了私有产权,殖民地贸易积累了原始资本,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他们的回答无缝衔接,互为补充,像配合多年的搭档。评委席传来赞叹声。
最后一轮是抢答环节。当主持人问出"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时,沈宴舟以惊人的速度按下抢答器。
"在量子力学中,无法同时精确测定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测量行为本身会影响系统状态。"他的声音冷静而清晰。
许晗突然想起咖啡厅里他关于《雪国》和量子态的比喻,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
比赛结束,2组以绝对优势获得初赛第一名。领奖时,沈宴舟主动站到许晗旁边,在合影瞬间低声说:"合作愉快。"
他的肩膀轻轻碰触到许晗的,温暖而坚实。
"下周复赛见。"离场时,沈宴舟叫住许晗,"我整理了一些文学史的时间线,也许对你有帮助。"
林薇在一旁夸张地挑眉:"哇哦,沈大学霸亲自给你开小灶?"
许晗假装没听见闺蜜的调侃,接过沈宴舟递来的文件夹:"谢谢,我会看的。"
"另外,"沈宴舟犹豫了一下,这是许晗第一次看到他露出不确定的表情,"如果你有兴趣,周六下午图书馆有个关于'数学与诗歌'的小型讲座。"
许晗惊讶地眨眨眼:"你要去?"
"我是主讲人之一。"沈宴舟说完,迅速补充,"只是顺便告诉你,毕竟和文学有关。"
林薇在一旁憋笑憋得脸都红了。
"我会考虑的。"许晗努力保持声音平稳,"如果作业写完的话。"
回家的路上,林薇终于忍不住了:"天啊!他邀请你去听他的讲座!这简直是——"
"学术交流而已。"许晗打断她,但心里某个角落,那本《雪国》的书页似乎被轻轻翻动,发出细微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