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晨,许晗抱着一摞资料匆匆穿过操场。知识竞赛复赛定在下周五,她答应沈宴舟今天把整理好的文学史笔记带给他。初秋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校园里,梧桐叶边缘已经开始泛黄。
理科楼前的布告栏围着一群学生,许晗本打算直接走过,却听见了沈宴舟的名字。
"...沈宴舟又被选为物理竞赛队长了,真是毫无悬念。"
"听说他每天放学后都留在实验室搞什么秘密项目,有次保安锁门了都没发现他还在里面。"
许晗的脚步不自觉地放慢。每天放学后?她想起上周五沈宴舟确实拒绝了她提议的课后讨论,说有"其他安排"。
理科楼三楼的窗户反射着阳光,许晗眯起眼睛,隐约看见一个人影在窗前晃动。她犹豫片刻,改变了方向。
三楼走廊安静得出奇,大多数教室都空着。尽头那间挂着"物理创新实验室"牌子的房间门虚掩着,透出一道光线。许晗放轻脚步走近,听到里面传来规律的"嘀嗒"声,像是某种仪器在运转。
透过门缝,她看见沈宴舟背对着门口,站在一张摆满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的长桌前。他脱了校服外套,只穿着白色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夕阳从西侧的窗户斜射进来,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
许晗从没见过这样的沈宴舟——他微微前倾的身体透着专注,时而快速记录数据,时而调整示波器的旋钮,动作精准得像在进行一场精密手术。最让她惊讶的是他的表情:眉头微蹙,嘴唇轻抿,眼睛里闪烁着她在课堂上从未见过的光彩——那是一种近乎热忱的光芒。
"谁在那里?"沈宴舟突然转身。
许晗的心跳漏了一拍,慌忙后退时碰倒了门边的扫把。"是我...许晗。"她硬着头皮推开门,"抱歉,我不是故意偷看..."
沈宴舟的表情迅速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但许晗捕捉到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慌乱。他迅速扯过外套盖住了桌上的什么东西。
"有事?"他问,声音比平时更加紧绷。
"我...我来送文学史笔记。"许晗举起手中的文件夹,"复赛要用的。"
沈宴舟点点头,接过文件夹:"谢谢。"他站在原地没动,明显是在等她离开。
许晗的好奇心却像被风吹过的野草一样疯长。她假装不经意地扫视实验室:"你在做什么实验?看起来比课堂内容复杂多了。"
沈宴舟沉默了几秒,就在许晗以为他不会回答时,他开口了:"量子计算的基础模型。"
"量子计算?"许晗惊讶地睁大眼睛,"那不是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才..."
"只是简化版。"沈宴舟打断她,语气缓和了些,"基于超导电路的量子比特模拟。"
许晗一个字都没听懂,但这不妨碍她对这个项目的惊叹:"你自己设计的?"
"嗯。"沈宴舟简短地回答,但许晗注意到他的肩膀放松了一些。
"太厉害了。"她由衷地说,"我能看看吗?"
沈宴舟犹豫了一下,终于移开了外套。桌上是一个复杂的电路装置,中央是一个被特殊材料包裹的小型设备,连接着各种导线和测量仪器。
"这是稀释制冷机的简化版,"他指着那个小型设备,"用来保持低温环境。理论上,在接近绝对零度时,超导电路可以..."
他的声音突然变得生动起来,语速也比平时快。许晗虽然听不太懂技术细节,但被他的热情感染,不自觉地凑近观察。
"所以你在尝试建造一个量子计算机的模型?"她问。
"只是验证一些基本原理。"沈宴舟说,但眼睛里的光芒出卖了他的谦虚,"已经失败了二十七次。"
"但你还在继续。"
沈宴舟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上扬:"第三定律。"
"什么?"
"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第三定律:'除非违背第一或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的存在。'我的版本是:'除非被证明不可能,否则实验必须继续。'"
许晗忍不住笑了:"我以为理科生都讨厌文学类比。"
"类比是跨越学科界限的桥梁。"沈宴舟说,声音里有一丝许晗从未听过的温度,"就像你的笔记里用历史事件解释文学流变的那些旁注。"
许晗愣住了:"你看了我的所有笔记?"
"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沈宴舟迅速恢复了平常的语气,但耳尖微微泛红,"了解队友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团队协作。"
他们之间的空气突然变得有些微妙。许晗低头假装整理书包,掩饰自己发烫的脸颊:"我该走了,不打扰你实验。"
"等等。"沈宴舟从抽屉里取出一个U盘,"这是我整理的数学与文学交叉领域的资料,可能对复赛有帮助。"
许晗接过U盘,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一阵微小的电流似乎从接触点蔓延开来。她匆忙道别,走出实验室时心跳仍然不稳。
走廊上,她回头看了一眼。沈宴舟已经回到工作台前,夕阳将他的侧脸勾勒得如同古典雕塑。这一刻的他,与课堂上那个冷漠理性的优等生判若两人。
周三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许晗因为生理期请假,独自在教室整理文学社的稿件。她的私人笔记本摊开在桌上,里面除了课堂笔记,还夹杂着一些未完成的诗作。
"哟,我们的大才女在写什么情诗呢?"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许晗抬头,看见班里以调皮出名的男生张浩和他的两个朋友晃了进来。
"别碰。"许晗合上笔记本,但张浩已经抢了过去。
"'当暮色吞没钟楼尖顶',"他夸张地朗诵起来,"'我的思念像无主的信鸽'——哇,好肉麻!这是写给谁的啊?该不会是沈宴舟吧?全班都知道你们——"
"还给我!"许晗站起来,脸颊烧得发烫。
张浩嬉笑着把本子传给同伴:"大家快看,文科第一的许晗暗恋理科第一,还写了这么多酸诗!"
"我没有!那只是...只是文学练习!"许晗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她伸手去抢,但男生们故意把本子举高,在她头顶传来传去。
"够了。"一个冷冽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所有人都僵住了。沈宴舟站在那里,面色阴沉得可怕。他大步走过来,轻而易举地从张浩手中夺过笔记本。
"侵犯他人隐私,构成民法上的侵权责任。"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冰锥一样锋利,"公开传播他人作品未经许可,侵犯著作权。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张浩的脸色变了:"我们只是开个玩笑..."
"玩笑需要双方都觉得好笑。"沈宴舟把笔记本还给许晗,"现在,道歉。"
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张浩在沈宴舟冰冷的注视下,终于 mumbled 出一句"对不起",然后灰溜溜地带着朋友离开了。
许晗接过笔记本,手指微微发抖:"谢谢。不过...真的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条吗?"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沈宴舟推了推眼镜,"但具体要看情节严重程度。"
许晗突然笑了:"你还背法律条文?"
"常识。"沈宴舟说,但眼神柔和了些,"你的诗...很好。"
许晗的心跳漏了一拍:"你看了?"
"只看到标题。"沈宴舟迅速说,但耳根又红了,"《量子纠缠》,很...贴切的比喻。"
许晗惊讶地睁大眼睛:"你知道这首诗?我上周才写完,还没给任何人看过。"
"猜的。"沈宴舟指了指她笔记本露出的一个角,"标题露出来了。"
许晗低头查看,果然如此。但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量子纠缠"四个字写得非常小,几乎不可能从那个角度看清。
"对了,"沈宴舟转移话题,"班主任让我们俩负责组建联合学习小组,文理科混合。放学后要开会讨论。"
许晗点点头,把疑问暂时抛到脑后:"好,我会准备的。"
放学后的班会上,班主任李老师宣布了学校的新计划:"为了促进文理科交流,学校决定成立联合学习小组,每组十人,文理各半。许晗和沈宴舟将担任第一组的共同组长。"
许晗听到周围传来几声窃笑和窃窃私语。自从知识竞赛后,关于她和沈宴舟的流言就没停过。
"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准备期中考试,并完成跨学科研究项目。"李老师继续说,"每周三节课后和周六上午是固定活动时间。"
散会后,许晗和沈宴舟留下来讨论分工。
"我认为应该按学科专长分配。"沈宴舟拿出一张表格,"我负责理科生的学习计划,你负责文科生。"
许晗皱眉:"这样不就又回到文理分科的老路了吗?既然是联合小组,应该混合安排。"
"效率优先。"
"但这样达不到跨学科交流的目的。"许晗坚持,"我建议每个文科生和理科生结对,互相辅导对方的弱项。"
沈宴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那会降低学习效率。文科生听不懂高等物理,理科生也没必要深入研究古典文学。"
"你怎么知道他们听不懂?"许晗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就像你,明明对文学有独到见解,却非要装作只关心公式和定理。"
沈宴舟愣住了:"我没有..."
"你有。"许晗翻开他的物理课本,指着页边空白处的一行小字,"这是什么?"
沈宴舟猛地合上课本,但许晗已经看清了那行字——"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正是他们上次在咖啡厅讨论的《雪国》开篇。
两人陷入一种奇怪的沉默。最终,沈宴舟先开口:"我承认跨学科有价值。但期中考试在即,学生们最需要的是提高成绩。"
"为什么不两者兼顾呢?"许晗提出折中方案,"每周一节专门补习课,一节跨学科研讨课。"
沈宴舟思考片刻,点头同意:"可以试行。"他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我设计了一个学习效率追踪系统,可以实时调整每个人的学习计划。"
许晗凑过去看,屏幕上是一个复杂的图表系统:"这太...详细了。"
"数据驱动决策。"沈宴舟调整了几个参数,"每个人的强弱项、学习习惯、甚至每天的注意力曲线都考虑进去了。"
许晗惊讶地看着他:"你什么时候收集的这些数据?"
"开学以来。"沈宴舟轻描淡写地说,"观察和记录是基本科学方法。"
许晗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冷漠的男生,其实一直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关注着周围的一切。这个发现让她心里泛起一阵奇异的温暖。
"我有个想法。"她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某一页,"这是我设计的'知识地图',用视觉化的方式连接不同学科的概念。比如,把历史事件、文学运动和科学发现放在同一时间线上..."
沈宴舟认真查看她的设计,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这可以整合进我的系统。时间维度和关联性分析正是我忽略的部分。"
他们沉浸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当许晗伸了个懒腰时,发现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这么晚了?"她看了眼手表,已经六点半,"我们讨论了快两小时。"
沈宴舟合上电脑:"效率很高。"虽然语气依旧平淡,但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告诉许晗,他对成果很满意。
他们收拾好东西,一前一后走出教室。走廊里空无一人,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我送你回去。"沈宴舟突然说,"天快黑了。"
许晗刚要回答,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教物理的陈老师从办公室探出头来:"沈宴舟?正好,你上周交的那个实验方案,我有些建议要跟你讨论。"
沈宴舟犹豫地看了许晗一眼。
"你去吧,我没关系。"许晗微笑道,"明天见。"
沈宴舟点点头,跟着陈老师走了。许晗独自走向校门,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实验室的秘密项目、诗集的意外救援、还有刚才那场热烈的讨论。她发现,每当她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沈宴舟这个人,他总会展现出全新的一面。
就像一本看似枯燥的教科书,翻开后却发现里面夹着优美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