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烬余(上)
1
永昌三年的雪下得比往年都要早。
萧明璃蜷缩在御书房的暗格里,透过雕花缝隙,看见父皇的头颅滚下丹墀。鲜血泼在汉白玉阶上,像谁打翻了一盒朱砂。叛军的铁靴踏过那滩血时,溅起的血珠粘在了她的睫毛上。
"公主,走。"
低哑的声音在耳畔炸开,她还未回神,便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捂住口鼻。那只手虎口处有道陈年疤——是马奴沈烬。她记得这道疤的来历,去岁冬猎,这奴才徒手接住了她射偏的箭。
萧明璃本能地挣扎,金镶玉护甲在那人腕上抓出三道血痕。对方却纹丝不动,另一只手稳稳托住她后颈,力道精准得让她瞬间昏厥。
最后映入眼帘的,是沈烬被血糊住的睫毛下,那双映着烽火的眼。
---
2
腐草气息钻入鼻腔,萧明璃猛地坐起。
粗麻布料摩擦着娇嫩的肌肤,她低头看见自己穿着农妇的衣裳,袖口还沾着可疑的污渍。角落里,黑影沉默地跪下,额头抵地发出"咚"的闷响。晨光从茅草屋顶的破洞漏进来,照出他褴褛衣衫下紧绷的脊背。
"是你?"她眯起眼。
那是宫中最低等的马奴,因天生哑疾被唤作"哑烬"。此刻他双手捧着一套粗布衣裳,左手指骨怪异扭曲着——缺了根小指。
"本宫要鲛绡纱!"她抓起衣裳砸在他脸上。
粗布边角的线头在沈烬颧骨刮出血丝,他却只是重新捧好衣物,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展开是半块已经发硬的桂花糕,边缘整整齐齐,像是被人精心切过。
萧明璃突然想起,这是母妃小厨房特有的做法。
---
3
流亡第七日,萧明璃踢翻了陶碗。
"本宫要吃荔枝。"
沈烬跪着捡拾碎片的手顿了顿。这种季节,这等荒村,便是王侯也难觅荔枝。
三日后他归来时,背后插着三支雕翎箭,怀里却紧紧护着个竹篓。掀开芭蕉叶,二十余颗荔枝红艳欲滴,尚带着岭南的暖湿气息。
"你……"萧明璃喉头发紧。
沈烬比划了几个手势。她认出这是暗卫通用的哑语——"南诏贡道劫的"。
南诏贡道!那是叛军粮草要道!
瓷白果肉入口的刹那,萧明璃瞥见他转身时踉跄的脚步。月光下,沈烬解开染血的布条,露出腰间深可见骨的刀伤。他从火堆里扒出块炭,直接按在伤口上。
青烟腾起时,他咬住一截树枝,冷汗顺着下颌滴在锁骨凹陷处,积成小小的水洼。
---
4
惊蛰夜,雷声震得茅屋簌簌落灰。萧明璃从噩梦中惊醒,听见门外压抑的咳。
赤脚走到窗边,她看见沈烬跪在暴雨里,正用雨水冲洗手臂上的刀伤。那道伤她认得——昨日有流民想抢她的玉簪,被沈烬徒手握住刀刃。
此刻,他撕开里衣下摆包扎伤口,布料褪去时,后背狰狞的鞭痕在闪电照耀下无所遁形。最上方两道交错的疤痕组成小篆"明璃"——她的封号。
萧明璃指尖掐进窗棂。这是皇室暗卫的死契烙,需用烧红的青铜令烙在琵琶骨下。受烙者终生不能解甲,否则血脉逆流而亡。
她忽然想起七岁那年,自己在御花园随口说讨厌暗卫身上的烙印。第二日内务府就呈上新制的蚕丝甲,说是"哑奴献的方子,能遮疤"。
一道黑影倏忽掠过院墙。沈烬闪电般拔剑,却在看清来人装束时僵住——黑衣劲装,胸前绣着半片龙鳞。
老太监尖利的嗓音穿透雨幕:"先帝遗诏,暗卫沈烬接令!"
---
5
雨幕如铁,老太监手中的玄铁令箭泛着幽光。
"永昌二年密旨:暗卫沈烬救驾有功,赐婚明璃公主..."
轰隆——
雷声吞没了后半句。萧明璃死死抠住窗框,指甲劈裂也浑然不觉。赐婚?她和这个低贱的马奴?!
沈烬突然暴起,剑光割裂雨帘直取绢帛。老太监早有防备,袖中弩箭疾射而出!
"小心!"
脱口而出的刹那,萧明璃自己都惊住了。更惊的是沈烬竟真的偏了剑锋,硬生生用肩膀接下那支淬毒的箭。
老太监趁机抖开绢帛后半截:"...待公主二十岁后完婚。若遇宫变,沈烬当以驸马身份护主..."
一支羽箭突然穿透老太监咽喉。萧明璃手中握着先帝赐的玲珑弩,金丝袖口还在簌簌发抖。
---
6
油灯噼啪炸响,萧明璃盯着榻上昏迷的沈烬。
她已扯开他的衣领——左胸果然烙着"明璃"二字,边缘处却有道更陈旧的疤痕。那是...她八岁时的笔迹!
记忆突然翻涌。那年她在御书院顽皮,用烧红的簪子在某本名册上乱划。后来听说有个暗卫因"损毁死契"被罚了鞭刑...
"唔..."
沈烬突然抽搐,肩头箭伤渗出黑血。萧明璃咬牙去解他腰带,却在碰到腰间硬物时僵住——半枚鎏金虎符,与她妆奁暗格里的那半枚严丝合缝。
这是调动北疆十万铁骑的凭证!
"你究竟..."她的诘问被突然抵住咽喉的匕首打断。本该昏迷的沈烬睁着眼,眸中清明哪有半分混沌?
刀尖在她喉结轻蹭三下——暗卫最高警戒信号。
几乎同时,茅屋外传来整齐的甲胄碰撞声。有人高喊:"奉诏诛杀逆贼明璃!"
(第一章·上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