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公式与星光之间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傅诗淇  成毅 

第五章

公式与星光之间

北京的寒冬终于显露出疲态。二月初,空气里那股刺骨的干冷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柔和、却也更粘稠的湿冷。树枝依旧光秃,但仔细看去,某些向阳的枝条上,芽苞已悄然鼓起,裹着深褐色的硬壳,积蓄着破茧的力量。清华园里的积雪化得差不多了,只在背阴的角落和草坪边缘残留着脏污的冰碴。

物理楼实验室的灯依旧亮到深夜,但气氛却悄然不同。年关已过,项目关键的联合实验数据终于整理分析完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论文初稿已经成型。紧绷了几个月的弦骤然松弛,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杂着疲惫、满足和淡淡空虚的气息。

林然坐在自己的工位前,屏幕上不再是密集的数据流或复杂的模拟界面,而是打开着一个安静的PDF文档——她刚刚提交给导师的毕业论文初稿摘要。厚重的《等离子体物理导论》摊开在桌角,书页边缘贴满了各色索引标签。她的MIT申请,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杳无音讯。等待的焦虑,在项目攻关结束后,反而更加清晰地浮上水面,像一层薄雾,笼罩在心头。

手机屏幕亮着,停留在邮箱界面。收件箱里塞满了各种期刊更新提醒、实验室通知、以及苏晓晓分享的搞笑段子,唯独没有那个她潜意识里期待又害怕的、来自mit.edu域名的邮件。她刷新了一下页面,依旧空空如也。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手机边缘。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带着一身室外寒气的赵鹏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两份外卖。“小林子,别发呆了,先祭五脏庙!”他把一份黄焖鸡米饭放在林然桌上,“黄老头那边开恩了,说咱们这阶段干得漂亮,放两天假缓缓脑子!论文初稿给他了?”

“嗯,刚发过去。”林然关掉邮箱,接过还冒着热气的饭盒,食物的香气稍稍驱散了心头的阴霾,“放假?难得。”

“可不是嘛!”赵鹏一屁股坐下,打开自己的饭盒,香气四溢,“再不放,我感觉脑子里的粒子都要跳出磁约束场跑路了!对了,”他扒拉了一口饭,含糊不清地问,“你那个MIT……有信儿没?这都二月了。”

林然摇摇头,用筷子戳着米饭:“没有。”

“啧,这帮老美,效率真够呛。”赵鹏嘟囔着,“别急,好事多磨。你这条件,要是MIT都看不上,那他们肯定是瞎……咳!”他差点噎着,赶紧喝了口水,“反正肯定没问题!来来来,吃饭吃饭,化焦虑为食欲!”

林然被他逗笑了,也低头吃起来。饭菜的热量顺着食道滑下,带来一丝真实的慰藉。是啊,焦虑也没用。她强迫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眼前的食物上。

就在这时,放在桌上的手机,毫无预兆地剧烈震动起来!伴随着一阵轻快却陌生的系统提示音!

不是短信那种短促的嗡鸣,也不是微信消息的叮咚。是一种更正式、更响亮的、代表着新邮件到达的专属铃声!

林然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攥紧,瞬间停止了跳动!她几乎是条件反射地丢下筷子,一把抓起手机!

屏幕上方的通知栏清晰地显示着:

【新邮件】Admission Update - MIT Graduate Admissions Office

发件人邮箱后缀:mit.edu

世界在那一刻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实验室里服务器低沉的嗡鸣、赵鹏吃饭的吧唧声、窗外隐约的风声……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她自己骤然加速的心跳,咚咚咚,如同密集的鼓点,敲打着她的耳膜和胸腔。

她指尖冰凉,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点开了那条通知。手机屏幕瞬间跳转到邮箱界面。

邮件的标题简洁有力:

Application Status Update: Admission Decision Available

正文的开头是格式化的称呼:

Dear Lin Ran,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the Department of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s recommended you for admission to our 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program for the Fall 2020 semester……

“Pleased to inform you”…… “recommended for admission”……

后面大段的关于正式通知流程、奖学金信息(一个令她呼吸几乎停滞的全额奖学金包!)、后续步骤的文字,在她眼中都变成了模糊跳动的光斑。只有开头那几行字,如同烧红的烙铁,清晰地印刻在她的视网膜上,也烙进了她的灵魂深处。

MIT……PhD……全额奖学金……

她拿到了。

真的拿到了。

血液似乎瞬间冲上了头顶,又在下一秒回流,让她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她紧紧攥着手机,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巨大的、难以置信的狂喜如同海啸般席卷了她,几乎要将她淹没。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不出任何声音。

“小林子?怎么了?”赵鹏察觉到她的异样,放下筷子凑过来,一眼就看到了她手机屏幕上那醒目的邮件标题和开头几行,“我靠!!MIT?!录取了?!”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是不是?!是不是录取了?!快给我看看!”

赵鹏的大嗓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实验室的寂静,也惊醒了被狂喜冲击得有些恍惚的林然。她猛地吸了一口气,冰凉的空气涌入肺叶,带来一丝清醒。她把手机屏幕转向赵鹏,指尖依旧有些抖,但声音终于找回来了,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颤抖:

“嗯……录了,PhD。全额奖学金。”

“牛逼——!!!”赵鹏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激动地一巴掌拍在林然肩膀上,差点把她拍趴下,“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小林子!牛逼大发了!MIT啊!驯服太阳的人要去麻省理工驯太阳了!!”他兴奋得像个孩子,在并不宽敞的实验室里原地转了个圈,手舞足蹈。

巨大的喜悦如同温暖的潮水,将林然彻底包裹。几个月的等待、焦虑、无数个在实验室熬过的深夜、那些推演到崩溃边缘的公式……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丰厚的回报。她看着屏幕上那封改变命运的邮件,眼眶不受控制地微微发热。

“快!快告诉黄老头!告诉师母!告诉苏晓晓!”赵鹏兴奋地催促着,比自己拿了录取还激动。

林然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着过于激烈的心跳和翻涌的情绪。她先截了张录取通知关键部分的图,点开微信,找到了那个置顶的、备注为“导师”的对话框。指尖悬在发送键上,她停顿了一下,然后郑重地、带着无比的感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将截图发了过去,并附上一行字:

【老师,MIT PhD offer 收到,全奖。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指导和信任!学生:林然】

发送。

接着是苏晓晓。林然直接拨通了视频通话。电话几乎是秒接,屏幕上立刻跳出苏晓晓敷着面膜的大脸。

“然然!想我啦?”苏晓晓含糊不清地问。

“晓晓,”林然的声音还带着点激动的微哑,“MIT,录了。”

“啊——!!!”一声穿透力极强的尖叫瞬间从手机听筒里炸开,震得林然耳膜发麻,连旁边的赵鹏都捂住了耳朵。苏晓晓一把扯掉脸上的面膜,整张脸都因为激动而涨红了,“真的?!然然你太棒了!!!啊啊啊!MIT女神!我要发朋友圈!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闺蜜是MIT博士!!”

看着屏幕里激动得语无伦次的闺蜜,林然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眼角那点湿意也化开了。喜悦需要分享,而此刻的喧嚣和尖叫,正是这巨大喜悦最合适的注脚。

回复导师的肯定、苏晓晓持续不断的尖叫轰炸、赵鹏在旁边激动地规划着“必须狠狠宰黄老头一顿庆功宴”……小小的实验室被巨大的欢乐填满,驱散了所有冬日的阴冷和等待的煎熬。

当最初的狂潮稍稍平息,林然重新坐回工位,手机里已经塞满了苏晓晓刷屏的庆祝表情包和各种“女神”“学霸”“请收下我的膝盖”的夸张吹捧。导师也回复了,言简意赅却充满了欣慰和骄傲:【恭喜!实至名归!后续手续需协助随时找我。】

心湖依旧澎湃,但已不再是无措的惊涛骇浪,而是充满了力量感的潮汐。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顶端,又一条新信息提示悄无声息地滑了下来。没有震动,没有特殊铃声,安静得像一片羽毛。

发件人,是那个沉寂了将近两个月的本地号码——成毅。

林然的心跳,在巨大的喜悦余波中,又轻轻地、不规律地跳了一下。她点开信息。

内容依旧简洁:

【恭喜。看到你导师朋友圈分享的喜讯了。为‘驯服太阳’的征途又近一步。】

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客套的寒暄。他看到了导师的朋友圈?导师这么快就发了?林然下意识地点开微信朋友圈,果然看到导师黄教授在几分钟前转发了一条系里的新闻快讯(关于他们项目突破的),并在下面评论:【双喜临门!爱徒林然同学更获MIT核科学与工程系全奖博士录取!未来可期![点赞][点赞]】。成毅竟然和黄教授有微信?或者只是通过其他途径看到?

更重要的是他信息的内容。“为‘驯服太阳’的征途又近一步”。他再次用了那个专属的、带着诗意和敬意的称呼。他记得,并且理解这一步对她的意义。

林然看着这条短信,一种奇异的暖流,混合着刚刚平复的喜悦,在心底静静流淌。这祝贺,来自那个与她的学术世界截然不同的喧嚣之地,却带着一种穿透表象的理解和真诚。

她指尖在回复框里停留。千言万语似乎涌到嘴边,最终却只化作最简单、却也最郑重的两个字:

【谢谢。】

发送。

她放下手机,目光扫过桌面上摊开的厚重文献、写满公式的草稿纸,最后落在那本被放在书架顶层的、深蓝色星云封面的《三体》上。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沉下来,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实验室里,仪器指示灯安静地闪烁着。

片刻之后,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没有新的回复。成毅发来的是一条新的彩信。

林然点开。

那是一张照片。

照片的构图很简单,甚至有些随意。画面中央是一份摊开的、厚厚的打印稿,纸张边缘因为翻动而微微卷曲。稿纸的页眉处,清晰地印着一行加粗的宋体字标题:

《人造太阳计划》

(原创剧本)

编剧:XXX

标题下方,是密密麻麻的手写批注和修改痕迹,黑色的、蓝色的、红色的笔迹交织在一起,爬满了页边空白处,显得认真而投入。

照片的背景是虚化的,隐约能看到一盏暖黄色的台灯,照亮了一小块桌面区域,更远处是片场常见的、堆放着杂物的模糊轮廓。光线温暖而专注。

照片下方,依旧附着一行简短的文字:

【新剧本。看到名字,觉得你会懂。】*

林然的目光,牢牢地钉在照片上那个剧本标题上——《人造太阳计划》。

人造太阳!

这四个字,像一道强光,瞬间击中了她的心脏!比收到MIT录取通知时更猛烈的冲击感席卷而来!这不是巧合!绝不是!

他拍下新剧本封面发给她,只因为“看到名字,觉得你会懂”。

他懂。他真的懂。懂这四个字对她,对一个投身核聚变研究的学子,意味着什么。那不仅仅是科幻,那是她毕生追求的科学理想,是写在实验室白板上、刻在论文扉页上的终极目标!

器材室昏暗中的那句“像EAST启动时的第一束光”……

短信里的“磁场兜着跳舞”……

《三体》扉页上的“给驯服太阳的人”……

跨年夜那张璀璨的烟花和实验室无声的粒子图景……

直到此刻,这个名为《人造太阳计划》的剧本封面……

所有的碎片,在这一刻被一条无形的线串了起来。那不是客套,不是明星对粉丝的敷衍,甚至不仅仅是欣赏。那是一种跨越了行业壁垒、穿透了身份标签的、基于对同一事物本质理解的共鸣!

他看到了那个名字,想到了她。他知道,只有她,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名字背后所承载的梦想、挑战和那几乎令人窒息的壮丽。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赵鹏已经沉浸在自己的晚餐和论文修改中。只有服务器低沉的嗡鸣,如同永恒的脉搏。

林然握着手机,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屏幕的光映亮她的脸,那双曾被形容为“像EAST第一束光”的眼睛,此刻亮得惊人,里面翻涌着震惊、难以置信、一种被深深理解的震动,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滚烫的暖流。

她盯着那剧本封面照片,久久没有动作。窗外的北京,华灯初上,车流如织。而在物理楼这间安静的实验室里,一个关于“人造太阳”的梦想,正通过一张来自片场的剧本照片,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产生了无声而强烈的共振。

上一章 第四章 公式与星光之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