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公式与星光之间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傅诗淇  成毅 

第八章

公式与星光之间

横店影视城,这座往日里永不落幕的造梦工厂,在三月凛冽的春风中,第一次显露出某种近乎荒诞的寂静。明清宫苑朱红的高墙下,不见群演如织,只有风卷着尘土和零星的落叶打着旋儿。秦王宫巍峨的殿宇沉默矗立,飞檐斗拱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投下巨大而寂寥的阴影。街道两旁的仿古商铺门窗紧闭,招牌在风中微微摇晃,发出吱呀的轻响。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消毒水气味,取代了往日盒饭、汗水和脂粉混合的喧嚣。

剧组包下的酒店,此刻成了一座孤岛。走廊里铺着浸满消毒液的深色地垫,空气净化器二十四小时低鸣,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和手套,行色匆匆,眼神警惕,彼此间的交流压得极低,仿佛声音也会传播病毒。一种无形的、紧绷的焦虑如同粘稠的雾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成毅的房间在酒店高层。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外面死寂的影视城景观,只留下一室暖黄的灯光。房间里还算整洁,但茶几上堆着翻卷了边角的剧本、几本摊开的关于核聚变原理的科普读物(书页间夹着不少便签)、一个保温杯,还有几盒拆开的润喉糖。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停留在视频会议界面——刚刚结束了一场漫长而压抑的线上剧本围读会。

他靠在单人沙发里,闭着眼,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按压着发胀的太阳穴。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疲惫,以及一丝深藏的烦躁。屏幕上,编剧、导演、其他几位主演的头像还停留在小格子里,但都已灰暗下线。刚才的讨论还回响在耳边,带着线上会议特有的延迟和失真感。

“……成毅老师,您对陆光年(《人造太阳计划》男主角)在实验失败后这场爆发的情绪,还是觉得铺垫不够?”编剧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不是铺垫不够,”成毅当时对着摄像头,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但眼底的坚持清晰可见,“是爆发的形式。陆光年是一个顶尖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他的崩溃应该是内敛的,是信念崩塌后的死寂,是精密仪器瞬间停摆的冷,而不是……掀桌子砸东西的宣泄。那不是他。”

“但观众需要情绪出口啊,成毅老师。”导演插话,语气带着习惯性的、不容置疑的权威,“冷处理观众看不懂,会觉得闷。我们需要一个爆点,一个能让他们感受到主角绝望的‘名场面’!”

“真正的绝望不是吼出来的,”成毅微微蹙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是数据板上所有指标归零的瞬间,是看着自己耗尽半生心血构建的‘太阳’无声熄灭的眼神。那种静默的毁灭感,比任何嘶吼都更有力量。我们可以用特写,用音效……”

“道理是这个道理,”制片人的头像亮着,声音圆滑地打着圆场,“但市场有市场的考量。成毅老师对角色的理解很深,我们尊重。这样,这场戏我们再打磨打磨,找个平衡点?现在关键是,复工遥遥无期,资金压力……”

会议最终在一种微妙的、各怀心事的氛围中结束。关于艺术的坚持,关于市场的妥协,关于未知的复工日期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所有问题都悬而未决,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个人心头。

成毅摘下耳机,随手丢在沙发上,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他走到窗边,掀开厚重窗帘的一角。楼下,空旷的停车场里,几辆贴着剧组标识的大巴车如同沉睡的钢铁巨兽。远处,明清宫苑的琉璃瓦顶在惨淡的天光下泛着冰冷的光泽。世界像被按下了暂停键,而他们,被凝固在这座孤岛酒店里,徒劳地讨论着一个不知何时才能重新开机的“人造太阳”之梦。

手机在茶几上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经纪人杨帆的微信语音请求。

成毅揉了揉眉心,走回去接通,点了免提。

“喂,帆哥。”

“刚开完会?怎么样?”杨帆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作为资深经纪人,他比谁都清楚项目停滞带来的连锁危机。

“老样子。”成毅的声音有些哑,拿起保温杯喝了口水,“剧本细节还在磨,导演要‘爆点’,我要‘静默’,制片人在算账。”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杨帆无奈的叹气:“意料之中。现在这情况,谁心里都没底。关键是复工日期……一点风声都没有。资方那边压力很大,每天都在问我,每天我都只能打哈哈。”他的语气透出深深的疲惫和焦虑,“你状态怎么样?天天关在房间里,闷坏了吧?我看群里有人说小王(一个年轻配角演员)情绪有点不稳定,昨晚还跟生活制片吵了一架,嫌盒饭不好。”

“我还好。”成毅走到书桌前,目光落在摊开的剧本和那几本科普书上。剧本封面上《人造太阳计划》几个大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看看剧本,查查资料,时间也好打发。”他顿了顿,手指拂过一本介绍托卡马克装置的图册封面,上面复杂的线圈结构如同神秘的图腾,“帆哥,你说……一个真正搞核聚变的科学家,面对毕生追求的实验失败,最真实的反应会是什么?”

电话那头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他会突然问这个。“啊?这个……真没研究过。不过按常理推断,肯定打击巨大吧?几十年心血毁于一旦?绝望?崩溃?都有可能。”杨帆猜测着。

“崩溃是肯定的。”成毅的目光变得专注,仿佛穿透了剧本的文字,看到了那个未曾谋面的角色内核,“但他们的崩溃,和我们理解的崩溃不一样。不是哭天抢地,不是怨天尤人。可能……是盯着那些冰冷归零的数据,几个小时一动不动?是把自己关在实验室,反复检查每一个环节,试图找出那个导致失败的、比头发丝还细的误差?是一种……精密逻辑链条被彻底打碎后的茫然和强迫症般的自我折磨?”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浸式的推演。杨帆在那头听得有点懵:“呃……这么具体?成毅,你琢磨得也太深了吧?剧本怎么写你就怎么演呗,观众看的是情绪,是故事,谁管科学家真实崩溃啥样啊?”

成毅没有立刻反驳,只是拿起剧本,翻到陆光年实验失败的那场戏。剧本上的描述是:【陆光年目眦欲裂,发出野兽般的低吼,一拳狠狠砸在控制台上!】旁边还标注着(特写:拳头流血)。

他微微皱起眉。这和他脑海中推演的那个被逻辑链条崩断所摧毁的、陷入冰冷死寂的灵魂,相去甚远。

“也许吧。”成毅最终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结束了关于角色真实性的讨论,“帆哥,复工的事有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我。资方那边……辛苦你周旋了。”

“唉,份内事。你注意休息,保持状态,别想太多。这鬼日子,总会过去的。”杨帆又叮嘱了几句才挂了电话。

房间里重新安静下来,只剩下空调出风口的微弱气流声。成毅放下手机,重新坐回书桌前。他拿起那本《三体》,翻到扉页。林然娟秀的字迹(“给关心太阳的人”)和他自己后来写下的那句“给岁月以文明”并排在一起。他想起那个在暴雨器材室里,眼睛亮得像“EAST第一束光”的女孩,想起她描述粒子在磁场中“跳舞”的样子,想起她收到MIT推迟通知时,短信里那句“像粒子轨道撞上了无法预测的湍流”。

她的世界,此刻一定也像这凝固的片场一样,被按下了暂停键。那个通往“驯服太阳”的梦想,被无情的病毒湍流阻隔。但她的描述里,即使轨道失控,粒子依然存在,只是需要更强的磁场去约束和引导。

他拿起笔,在剧本陆光年实验失败那一场戏的空白处,快速地写下一行字:

【崩溃的静默。数据归零的眼神。逻辑链崩断的真空感。参考‘粒子失控于湍流’的意象。】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这不是对剧本的妥协,而是他为自己角色找到的、通往真实内核的锚点。

“笃笃笃。” 房门被轻轻敲响,声音克制而礼貌。

“请进。”成毅放下笔。

门开了,进来的是剧组请来的科学顾问,一位戴着厚厚眼镜、头发花白的退休老教授,姓吴。因为隔离,他也被困在了酒店里。吴教授手里拿着几页打印的资料。

“成毅老师,没打扰您吧?”吴教授的声音温和,带着学者的儒雅,“您上次问的那个,关于超导磁体在极端等离子体扰动下失超(失超:超导态被破坏)的具体物理过程,我找了些更详细的资料,整理了一下。”他把资料递给成毅。

“太感谢您了吴教授!麻烦您了!”成毅立刻起身,双手接过,语气真诚而尊重。他快速翻看着那些写满专业术语和公式的纸张,虽然大部分看不懂,但那些严谨的图表和数据,本身就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这个失超过程……在电影里,如果用它来隐喻陆光年信念的瞬间崩塌,您觉得……技术上可行吗?或者说,有类似的真实案例吗?”他指着资料上一张表示磁场强度骤降的曲线图问道。

吴教授推了推眼镜,仔细看了看成毅指的地方,又看了看他剧本上刚写下的那行批注,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赞赏:“嗯……这个思路很巧妙。失超确实是一个极其快速、能量瞬间释放、系统彻底崩溃的过程。在真实的聚变研究中,一次重大的失超事故,足以让整个团队数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那种打击……是毁灭性的。”老教授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经历过风浪的沧桑,“它不像爆炸那么剧烈外显,但内部的破坏是彻底的、冰冷的、让人绝望的。成毅老师,您想捕捉的,是这种内在的、逻辑和信念被瞬间摧毁的‘静默崩溃感’?”

“对!就是这个感觉!”成毅的眼睛亮了起来,仿佛找到了知音,“谢谢您吴教授!这太重要了!这比剧本上写的砸拳头……有力量得多!”

吴教授欣慰地笑了笑:“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帮助演员更贴近角色的真实内核,是我的荣幸。有什么问题随时问我。”他留下资料,告辞离开。

送走吴教授,成毅重新坐回桌前。他拿起手机,点开短信。置顶的对话框里,最后一条是林然收到包裹后发来的:【‘给岁月以文明’,记住了。实验室里的‘粒子’,会努力在‘病毒湍流’中稳住轨道,等待重启。】

他凝视着那条信息片刻,指尖在屏幕上悬停。最终,他没有输入文字,而是点开了相机。镜头对准了摊开的剧本,聚焦在“人造太阳计划”的标题和他刚刚写下的那行批注——“崩溃的静默。数据归零的眼神。逻辑链崩断的真空感。参考‘粒子失控于湍流’的意象。”

他按下了拍摄键。照片清晰地呈现了剧本的细节和他充满思考的笔迹。

然后,他点开短信,将这张照片发了过去。在下方输入框里,他斟酌着词句,最终只写下最简单的一句:

【在打磨‘人造太阳’。你的‘粒子湍流’,给了我新的磁场方向。保重。】

发送。

信息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响起。

成毅放下手机,目光再次落回剧本上。窗外,横店的黄昏降临,灰暗的天色将仿古建筑的轮廓涂抹得更加模糊不清。凝固的片场如同一个巨大的、停滞的磁场。

但此刻,在这张书桌前,在摊开的剧本和那行新鲜的批注上,在刚刚发出的那张照片里,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在悄然运转。它来自一个被困在病毒湍流中的粒子所描述的失控感,被捕捉、被理解、被转化,最终注入到另一个被凝固的磁场中,为一场关于“人造太阳”的静默崩溃,指明了新的方向。

剧本上的文字似乎不再冰冷。他拿起笔,在“陆光年一拳狠狠砸在控制台上”的旁边,用力地画上了一个叉。然后在剧本边缘的空白处,开始写下新的、充满细节的动作和心理描述。

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成了这凝固磁场里,唯一流动的声响。

上一章 第七章 公式与星光之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