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公式与星光之间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傅诗淇  成毅 

第十章

公式与星光之间

四月初的风,终于撕开了北京上空厚重的灰霾,露出几抹怯生生的蔚蓝。阳光不再吝啬,带着久违的暖意洒在清华园略显荒芜的草坪上。枝头的芽苞不再含蓄,嫩绿已舒展成一片片鲜亮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宣告着春天迟来却倔强的胜利。物理楼里的消毒水气味依旧顽固,但窗子已能时常打开,让带着泥土和新生气息的空气流淌进来。

林然坐在实验室窗边的位置,屏幕上是她精心打磨的新模型模拟结果。代表粒子逃逸率的红色曲线,在应用了她提出的杂质控制优化方案后,终于被牢牢压制在安全阈值之下,乖顺得像被驯服的野马。窗台上那盆绿萝,新抽的叶片已舒展开来,绿意盎然,在阳光下几乎透明。旁边,深蓝色的《三体》和白色的N95口罩盒,如同守护符般安静地立着。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导师黄教授发来的消息:

【林然,好消息!MIT核聚变实验室的安德森教授牵头组织了一个线上系列讲座,聚焦疫情下聚变研究的挑战与创新。第一场就在今晚九点(北京时间)。主题是‘湍流输运与杂质控制的前沿进展’,完全撞在你的枪口上!我把会议链接发你,务必参加!机会难得!】

后面跟着一串Zoom会议链接。

林然精神一振。安德森教授!那是她申请MIT时套磁的对象,也是该领域公认的顶尖学者!能在线上听到他的最新报告,简直是意外之喜!她立刻回复感谢,并将会议信息认真记下。晚上九点……她看了一眼窗外明媚的春光,决定先去食堂解决晚餐,回来专心备战这场精神盛宴。

---

横店。黄昏的光线将仿古建筑的飞檐勾勒出金色的轮廓,给这座凝固的造梦工厂披上了一层虚假的暖意。成毅的房间窗帘拉开着,让夕阳的余晖洒进来,落在摊开的剧本上。剧本翻到了陆光年实验失败前夕,一场关于“理想主义与现实压力”的激烈争论戏份。他手里拿着一支笔,却迟迟没有落下批注。目光落在书桌一角——那里放着一小本植物图谱,翻开的页面正是银杏叶的特写。脉络清晰,形状优美如扇。

他想起几天前收到林然那条【绿萝长得很好】的短信后,自己站在窗边,看着楼下那几株努力生长的银杏树时的情景。他让小周帮忙,小心地摘下了一片最新鲜、最完整的嫩叶,夹在了这本图谱里。此刻,这片小小的银杏叶标本,就安静地躺在翻开的书页上,叶脉间还残留着生命的柔韧和初春的微凉。

手机震动,是经纪人杨帆。

“喂,帆哥。”

“有个线上活动,时间不长,就半小时。”杨帆语速很快,“一个国际性的核聚变科普推广组织搞的系列讲座,今晚第一场,想请你作为特邀嘉宾,开场说几句,给科学家们打打气,也推广下咱们这部《人造太阳计划》。纯公益,不收费,但曝光度不错,也能给资方看看咱们的‘专业态度’。你看……”

成毅的目光从银杏叶上抬起。核聚变?线上讲座?他心头莫名一动。

“时间?主题?”

“北京时间晚上九点。主题……呃,我看看,”杨帆那边传来翻纸的声音,“‘湍流输运与杂质控制的前沿进展’?听着就够专业的。不过你不用管内容,就说几句场面话,鼓励下全球科学家共克时艰啥的就行,稿子我马上发你!”

晚上九点。湍流输运……杂质控制……这几个词,莫名地熟悉。成毅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林然在视频会议中专注讲解的样子,以及她身后实验台上那本《三体》和口罩盒。

“行,我知道了。稿子发我吧。”他应了下来,心中却升起一种奇异的预感。

很快,杨帆发来了一个Zoom会议链接和一份简短的开场致辞稿。成毅点开链接,会议信息完整地显示出来。主办方:MIT核聚变实验室联合国际聚变能组织。主讲人:Prof. Michael Anderson (MIT)。

安德森教授?这不就是林然申请MIT时想跟的导师?

成毅的心跳漏了一拍。他迅速点开参会者名单(公开可见的)。长长的英文名字列表滚动着,大多带着.edu或研究机构的邮箱后缀。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如同在剧本中寻找关键线索。突然,一个拼音名字跳入眼帘:

Ran Lin (Tsinghua University)

是她!她果然会参加!

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瞬间攫住了成毅。仿佛两个在各自轨道上运行、被疫情迷雾阻隔的星体,突然被一个无形的引力场捕捉,即将在同一个时空坐标点上短暂交汇!

他放下手机,没有去看杨帆发来的致辞稿。目光重新落回那片夹在书页间的、小小的银杏叶标本上。脉络清晰,如同精密的电路,又像某种无声的语言。一个念头,如同初春的嫩芽,破土而出。

---

晚上八点五十分。

清华物理楼实验室。林然提前调试好Zoom软件,戴上了耳机,将手机调至静音反扣在桌面上,确保没有任何干扰。屏幕上,虚拟会议室里已有上百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头像亮起,大多是严肃的学者照片或机构logo。她深吸一口气,平复着即将见到偶像的激动心情。

八点五十八分。会议主持人(一位MIT的资深研究员)的头像出现在主屏幕,开始用英语介绍本次系列讲座的背景和意义。林然全神贯注地听着。

九点整。主持人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热情:

“Before we dive into the profound science with Professor Anderson, we are incredibly honored to have a very special guest to kick off our first lecture. He is not only a renowned actor but also deeply involved in bringing the story of fusion energy to the wider public through his upcoming project ‘The Artificial Sun Initiative’. Please welcome, Mr. Cheng Yi !”

(在安德森教授带我们深入科学殿堂之前,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一位特别嘉宾为我们的第一场讲座开场。他不仅是一位著名演员,还通过他的新项目《人造太阳计划》,致力于将聚变能源的故事带给更广泛的公众。让我们欢迎成毅先生!)

林然瞬间愣住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Cheng Yi ??成毅?!

下一秒,主屏幕的画面切换。一张清晰、温润、带着得体微笑的俊朗面孔出现在屏幕上!背景似乎是酒店房间,简洁干净。正是成毅!

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头发梳理得整齐,对着镜头微微颔首,用清晰流利、带着磁性的英文开口:

“Good evening, distinguished scientists, researchers, and friends from around the world. It’s truly an honor to be here, albeit virtually, at the outset of this significant lecture series.”

(晚上好,尊敬的科学家们、研究员们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尽管是以虚拟的方式,在这个重要的系列讲座伊始发言。)

林然的心跳骤然加速,血液仿佛瞬间冲上了脸颊!她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真的是他!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一个关于核聚变最前沿技术的学术讲座?!

成毅的致辞非常得体。他没有试图谈论任何专业内容(显然也谈不了),而是真诚地表达了对全球聚变科学家在疫情困境下坚持探索的敬意,谈到了自己参与《人造太阳计划》的初心——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让公众理解这项关乎人类未来的伟大事业所蕴含的希望与挑战。他的话语真诚而富有感染力,最后,他话锋一转,目光似乎穿透了屏幕,望向未知的远方:

“……In my preparation for this role, I’ve learned that the path to taming the sun is fraught with turbulence and unforeseen obstacles, much like the challenges we all face today. But I’ve also been deeply moved by the unwavering dedication I’ve glimpsed – a dedication that shines as brightly as the first light injected into a fusion device, illuminating the path forward even in the darkest times.”

(……在为这个角色做准备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驯服太阳的道路充满了湍流和无法预见的障碍,就像我们今天共同面临的挑战。但我也被我所瞥见的那种坚定不移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那种奉献精神,如同注入聚变装置的第一束光,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第一束光”…… 林然的呼吸在那一刻停滞了!器材室昏暗中那句低语,穿越时空,以如此郑重而公开的方式,再次击中了她!他记得!他不仅记得,还将它融入了对全球科学家的致敬中!

成毅的致辞简短有力,最后以一句对所有参与者的祝福结束。画面切回主持人,主持人再次感谢了成毅的精彩开场和对科学传播的支持。

林然依旧沉浸在巨大的震惊和难以言喻的悸动中,以至于安德森教授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演讲的都没太注意。直到屏幕上出现复杂的等离子体湍流模拟动画,她才猛地回过神,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到学术内容上。

然而,她的心思却再也无法完全平静。眼角的余光,总是不由自主地瞥向屏幕下方那一长串参会者列表。她的名字(Ran Lin)和成毅的名字(Cheng Yi)并排显示在列表中,中间只隔着几个陌生的英文名字。物理距离上千山万水,疫情封锁如铜墙铁壁,但此刻,在这个汇聚了全球顶尖聚变学者的虚拟空间里,他们的名字静静地排列在一起,共享着同一场关于“驯服太阳”的精神盛宴。

讲座内容极为精彩,安德森教授的报告干货满满,林然强迫自己做了大量笔记。但她的心底,始终有一根弦被轻轻拨动着。讲座进行到提问环节时,她鼓起勇气,在聊天框里用英文提出了一个关于杂质离子在特定磁面共振增强的问题。问题很专业,得到了安德森教授认真的解答。

就在安德森教授回答完她的问题,准备点下一个提问者时,林然眼尖地看到聊天框里,紧跟在她的提问后面,跳出了一条新的消息。发送者的名字让她瞳孔微缩——Cheng Yi。

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夹杂在众多英文提问中,用的是中文:

【窗外的银杏叶,脉络很像约束磁场的力线。春天总会突破边界。】

没有@任何人,仿佛只是一句随感。

但林然的心脏,却在看到这句话的瞬间,被一种滚烫的、酸涩的暖流彻底淹没!银杏叶!脉络像磁力线!他看到了!他不仅看到了她窗台上的绿萝,还记得她实验室窗外有银杏树!他用了她的语言(磁力线、边界),将一片树叶的脉络与约束狂暴太阳的磁场联系起来,赋予其“突破边界”的春之寓意!

这句话,像一道无形的、精准的脉冲,穿透了虚拟会议室里严肃的学术氛围,跨越了屏幕上冰冷的像素点,无比清晰地传递到她的眼前,她的心底。

讲座在安德森教授的总结中结束。屏幕暗下,会议室里的人头像一个个灰暗消失。

林然独自坐在实验室里,耳机里还残留着电流的嗡鸣。屏幕上,参会者列表已经清空。但她眼前,仿佛还清晰地定格着那一幕——她和他的名字,曾短暂地、安静地并列在那个属于“人造太阳”探索者的殿堂里。

她拿起手机,点开短信。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千言万语在胸腔里翻腾,最终只化作一句,带着只有他们才懂的密码:

【讲座很棒。那片‘磁力线树叶’,看到了。春天,确实在突破边界。谢谢你的‘第一束光’。】

发送。

她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窗外,清华园的夜色温柔。路灯下,银杏树新生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脉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如同精密的网络,又像无声流淌的星河。

横店的酒店房间里,成毅的手机屏幕亮起,映亮了他带着淡淡笑意的眼眸。他没有立刻回复,只是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黑暗中那几株在夜风中沙沙作响的银杏树。

一片无形的树叶,承载着磁力线的隐喻和春天的讯息,已经悄然飘落,在两人之间无声的湍流中,划出了一道清晰而温暖的航迹。

上一章 第九章 公式与星光之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