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特教课堂弥漫着丙烯颜料和橡皮泥的气味。
程野蹲在一群聋哑儿童中间,左耳的三枚银钉换成了彩泥捏的小星星——是孩子们上周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他用手语比划着:「今天拼世界地图」,有个小女孩突然举起蜡笔画,上面歪歪扭扭地画着两个大人手拉手。
"林老师的画展今天开幕。"程野指尖划过画框,金箔在阳光下闪烁,「我们下午去参观」
教室角落的电视正在播放艺术频道。镜头扫过画廊入口的巨幅海报《锈蚀与光》,画面里两个少年在暴雨中相拥,蓝色油彩混合着血渍在墙上流淌。程野关掉声音,用手语翻译解说词:「艺术家林霁历时三年创作,探讨暴力与救赎...」
窗外梧桐叶飘落,一片刚好卡在拼图的空缺处——那是十年前被林霁故意留白的太平洋区域。
画廊的冷气开得太足,程野搓了搓手臂上的疤痕。
《锈蚀》系列按照时间轴排列:第一幅是扭曲的篮球架,第二幅是浸血的助听器,第三幅是撕碎的素描本...每幅画的角落都藏着程野的侧影,像某种水印。人群在《暴雨天台》前驻足最久——画面中程野的耳钉坠向深渊,而林霁的右耳紧贴他胸膛。
"这部分用了特殊颜料。"导览员指着画中耳钉,"会随温度变色。"
程野的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耳垂。当年那颗坠入排水沟的耳钉,现在被嵌在画框右下角,旁边标注:2012.6.7-2022.6.7。有个戴珍珠发夹的女人在签名簿前停留太久,程野认出是苏雯——她左手中指戴着婚戒,无名指上的戒痕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
"程老师!"学生们涌进来,手语此起彼伏,「画里的耳钉和你一样」「林老师在哪?」
展览最深处是间暗室。
入口挂着「《听见》- 最终章」的牌子,参观须知写着"请保持绝对安静"。程野让学生们排队等在门外,自己掀开黑绒布帘。黑暗中有微弱的电流声,像助听器将坏未坏时的杂音。
突然,无数碎片在黑暗中亮起——是林霁这些年收集的所有记忆残片:被踩碎的助听器塑料壳、染血的校服布条、烧焦的监控录像带残骸...每片都悬浮在透明亚克力盒中,底部投射着日期和GPS坐标。程野看见自己当年塞在林霁书包里的打火机,SW两个字母被圈出来,旁边写着「第一个谎言」。
房间中央是台老式钢琴,琴键上放着最后一块拼图。程野拿起来,发现是当年被自己撕走的那页《拜伦诗选》,背面用隐形墨水写着:「右耳听见了」
"你迟到了十年。"
林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穿着与画中相同的白衬衫,右耳戴着最新型号的骨传导助听器。程野转身时,学生们的欢呼声穿透帘幕——孩子们不知何时溜进来,正把金箔碎片贴在拼图空缺处。
"太平洋,"林霁指向那块金色拼图,"我们都没去过的地方。"
程野的拇指擦过诗页,柠檬汁的字迹在体温下渐渐显形。他突然明白林霁为什么选这首《黑暗》——十年前那个泳池边,他对着失聪的林霁喊的是:"如果哪天你听见了,我们就去太平洋看日出。"
窗外暮色渐沉,画廊的灯光次第亮起。《暴雨天台》的颜料开始变色,程野的耳钉从银色变成淡金,像被岁月打磨过的伤口。林霁取下助听器,在绝对的寂静中做了个手语:
「拼图完成了」
程野从口袋里摸出彩泥星星,轻轻按在林霁的助听器上。孩子们突然冲进来,无数双手同时举起相机——闪光灯亮起的瞬间,所有悬浮的记忆碎片在墙上投下交错的影子,像一场无声的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