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4)班的教室里,粉笔灰在阳光下飞舞。程小雨盯着自己23分的物理试卷,耳边是班主任林芳毫不留情的训斥声。
"程小雨,你这样的成绩还想考高中?我看你连职校都上不了!"林芳把她的试卷举起来在全班面前展示,"大家看看,这么简单的电路图都能画错,你脑子里装的都是浆糊吗?"
教室里响起几声窃笑。程小雨低着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不是没努力过,那些公式和定理就像天书一样,无论她怎么死记硬背,考试时大脑总是一片空白。
"老师,您别浪费口舌了。"班长张明推了推眼镜,"像她这种学渣,早晚要去工厂打工的。"
放学路上,程小雨踢着石子。书包里那张23分的试卷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她后背生疼。转过街角时,她听到熟悉的声音。
"我们家小雨...唉,我和她爸都是普通工人,就指望她能靠读书改变命运..."母亲王丽正在和邻居聊天,"可她这次月考又是全班倒数..."
程小雨躲在电线杆后面,眼泪大颗大颗砸在地上。她知道父母省吃俭用给她报补习班,知道父亲程建国每天下班后疲惫的样子,可她就是学不会那些该死的二次函数和化学方程式。
中考那天,程小雨坐在考场里,汗水浸透了校服。试卷上的题目像一群嘲笑她的怪物,她甚至看不懂大部分选择题在问什么。交卷铃响起时,她知道自己完了。
放榜那天,程小雨站在学校公告栏前,从榜首一直找到最下面,都没看到自己的名字。意料之中的落榜,却还是像一记重拳打在胸口。
"哟,这不是我们班的'高材生'吗?"张明带着几个同学走过来,"怎么?找你的名字?要不要我帮你看看垃圾处理厂的招工启事?"
程小雨转身就跑,身后传来刺耳的笑声。她跑过三条街,最后在一家破旧的电器维修店门口停下来喘气。店门上方"老赵维修"的招牌缺了一个角,玻璃柜里摆着各种电子元件。
"小姑娘,修东西?"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从柜台后抬起头,眼镜片上沾着焊锡的痕迹。
程小雨摇摇头,却鬼使神差地问:"您...您招学徒吗?"
老人——赵师傅挑了挑眉毛:"你会用万用表吗?"
"不会...但我可以学!"程小雨不知哪来的勇气,"我...我中考落榜了,但我不想放弃自己。"
赵师傅盯着她看了几秒,突然拿起一个坏掉的收音机:"拿着,明天早上八点来,迟到一分钟就滚蛋。"
接下来的日子,程小雨每天天不亮就到店里。她发现自己竟然能看懂电路图,那些在物理课上让她头疼的符号,现在像老朋友一样亲切。赵师傅骂人很凶,但教得极有耐心。
"这个电容接反了!你想炸飞老子的店吗?"赵师傅一巴掌拍在她后脑勺上,却又详细解释极性电容的原理。
三个月后,程小雨已经能独立修理大部分小家电。那天店里来了个客人,带着一台古董级示波器。
"老赵,这个你能修吗?我跑遍全市都没人接。"
赵师傅检查后摇头:"零件太老,早停产了。"
"让我试试吧。"程小雨突然说。她在仓库里翻找半天,用几个不同型号的元件组合替代,居然让示波器重新工作了。
客人惊讶地看着她:"小姑娘,你很有天赋啊!市里下个月有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你该去试试。"
那天晚上,程小雨在赵师傅的旧电脑上查资料到凌晨。她决定做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这是她在维修各种电器时萌生的想法。
比赛当天,程小雨穿着借来的正装,站在一群重点中学的学生中间。评委们对她的作品很感兴趣,特别是当她演示如何用废旧手机改装成控制终端时。
"这个设计很有创意,而且实用性强。"一位评委说,"你是哪个学校的?"
程小雨攥紧衣角:"我...我没上高中。"
颁奖典礼上,程小雨获得了市级二等奖。更让她震惊的是,省重点高中的招生办主任找到她:"我们学校有科技特长生名额,你愿意来试试吗?"
开学第一天,程小雨站在省实验中学的校门口。她看到张明从校车上下来,对方瞪大眼睛:"你怎么在这?"
"特招。"程小雨晃了晃胸前挂着的"科技创新社"徽章,嘴角微微上扬。
物理课上,新班主任李老师介绍她:"这位是程小雨同学,市级科技竞赛二等奖得主,大家多向她学习。"
张明的脸色难看极了。程小雨翻开崭新的课本,这次她不再害怕那些公式——因为她知道,答案不只存在于试卷上。
作者人生的考卷,从来不止一张。 那些被红笔圈起的错误答案,终将成为你破格而出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