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念站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门口,七月的阳光灼烧着她的后颈。她抬手看了看表,距离采访许可时间还有十五分钟。这是她和林高远公开关系后,第一次以记者身份正式采访国家乒乓球队。
"许记者来得真早。"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许知念转身,看见郑毅倚在门柱上,嘴角挂着若有似无的笑。他穿着国家队红色训练服,胸口印着醒目的"China"字样,比上次见面时更加壮实了些。
"郑选手。"许知念点头致意,保持着专业的微笑,"恭喜入选奥运阵容。"
郑毅走近两步,身上散发着淡淡的止汗剂气味:"听说你恢复乒乓球报道了?"他压低声音,"看来舆论压力也没那么可怕嘛。"
许知念的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录音笔:"读者认可我的专业能力。"
"当然,专业。"郑毅轻笑一声,目光越过她肩膀,"你的'专业'来了。"
许知念回头,看见林高远和队友们从训练馆走出来。他穿着同款训练服,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前,显然刚结束高强度训练。看到许知念,他的眼神亮了一瞬,随即恢复平静,朝她微微点头。
"许记者。"林高远走到跟前,声音公式化,"采访在会议室进行。"
许知念注意到他眼下有明显的青黑,奥运前的训练强度显然已经逼近极限。她想伸手抚平他眉间的皱褶,却只能公事公办地跟随队伍走向会议室。
郑毅故意落后两步,在她耳边低语:"装得挺像那么回事。"
会议室里,许知念坐在媒体区,认真记录教练的奥运备战计划。当林高远回答技术问题时,她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移动,捕捉每一个专业细节。没人知道,那些看似普通的符号里,藏着只有他们才懂的暗号——一个三角形代表"注意休息",波浪线是"我相信你"。
采访结束后,许知念故意最后一个离开。在走廊转角,一只手突然将她拉进器材室。黑暗中,她闻到熟悉的松木沐浴露味道。
"想你了。"林高远的声音带着疲惫,额头抵在她肩上。
许知念抬手抚摸他汗湿的后背:"昨晚又加练了?"
"郑毅在队内赛赢了我两局。"他的呼吸喷在她颈间,"教练组在考虑让他打单打。"
许知念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奥运单打金牌是林高远职业生涯的终极梦想。她捧起他的脸:"你比他强,你知道的。"
林高远的眼睛在昏暗中有种奇异的光亮:"他找了新的心理教练,针对我的反手..."话音未落,外面传来脚步声,两人迅速分开。
"明天见。"林高远迅速在她唇上轻啄一下,闪身出门。
许知念整理好衣服和表情,五分钟后才走出去。回到报社,她开始撰写报道,将林高远的技术分析与郑毅的战术特点并列对比,客观而深入。编辑部主任看完稿子,难得地点头赞许:"这才是专业体育报道。"
然而第二天,网上突然流传一段视频,标题赫然写着《林高远女友记者私下接触国家队》。视频里模糊拍到器材室外林高远闪身而出的画面。评论区再次炸锅:
"公私不分!"
"这种关系还怎么客观报道?"
"建议奥组委调查!"
许知念盯着屏幕,胃部绞痛。手机震动,是林高远发来的消息:「别回应。专心备战,相信我。」
她深吸一口气,回复:「我也有我的战斗。」
当天下午,许知念主动约见总编,递上一份详尽的奥运报道计划:"我会全程回避对林高远的直接采访,改由同事负责。我的重点放在技术分析和运动员心理状态探讨上。"她顿了顿,"同时,我申请开设'奥运幕后'专栏,报道各国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团队支持。"
总编翻看计划书,眉头渐渐舒展:"这个角度很新颖。"他抬眼,"你知道,社里不是要打压你,只是..."
"我明白。"许知念直视他的眼睛,"专业第一。"
离开总编办公室,许知念接到一个陌生来电。电话那头是个低沉男声:"许记者,有兴趣聊聊郑毅的兴奋剂问题吗?"
许知念的手指瞬间收紧:"你是谁?"
"一个知情者。今晚八点,工人体育馆西门。"电话挂断了。
许知念站在窗前,阳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作为记者,她不能放过任何新闻线索;但作为林高远的女友,这通电话又太过巧合。她想起录音泄露事件,想起郑毅意味深长的笑容...
晚上七点五十,许知念提前到达约定地点,却看到林高远的教练匆匆从西门离开。她躲在树后,拍下照片,心中疑云密布。
回到家,她将照片导入电脑放大查看,发现教练手中文件上隐约可见"郑毅"和"血检"字样。正当她思索时,门铃响了。透过猫眼,她看到林高远站在门外,脸色凝重。
"你怎么来了?队里不是封闭训练吗?"许知念开门问道。
林高远径直走进来,看到电脑屏幕上的照片,眉头紧锁:"你也接到那个电话了?"
许知念心跳加速:"你早知道这事?"
"是个陷阱。"林高远疲惫地坐下,"有人想利用你制造舆论风波,影响奥运备战。"
"郑毅?"
林高远摇头:"他背后的赞助商。他们想借媒体施压,让教练组改名单。"他握住许知念的手,"别碰这事,太危险。"
许知念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内心挣扎。最终,她轻声说:"好,我暂时放下。但你得答应我好好休息。"
林高远勉强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本来想奥运后给你的。"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银质戒指,内圈刻着"XZN&LGY"和一个小乒乓球图案。
许知念眼眶发热,却听到手机突然响起——总编来电:"知念,网上爆出你三年前批评林高远的旧文,现在舆论又炸了!立刻回社里处理!"
林高远疑惑地看着她:"什么旧文?"
许知念脸色苍白:"那是我刚入行时写的...当时不懂事,评价得很片面..."
林高远拿起手机搜索,眉头越皱越紧。那篇文章里,年轻的许知念犀利批评林高远"技术单一""心理素质差",用词相当尖锐。
"我早就不那么想了..."许知念声音颤抖,"后来我深入了解你..."
林高远沉默地戴上帽子:"我先回队里。这事...等奥运后再说吧。"
门关上的声音像一记重锤砸在许知念心上。她机械地换鞋出门,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是谁挖出这篇早已删除的文章?为什么偏偏是现在?
报社会议室里,公关团队正在紧急商讨对策。总编脸色铁青:"现在网友质疑你是因为私情才对林高远转变态度,甚至怀疑你们早有勾结。"
许知念木然坐着,直到一句话突然闯入耳际:"爆料账号是新注册的,但IP追踪显示来自宏远集团..."
宏远——郑毅的主赞助商!
许知念猛地站起来:"总编,我需要两天时间。"
"你要干什么?"
"写一篇能终结所有质疑的报道。"
接下来48小时,许知念几乎没有合眼。她调出三年来所有关于林高远的报道,分析他每个技术改进的数据;她采访教练、队友、甚至对手,客观记录他们对林高远技术进化的评价;她甚至找到当年那篇批评文章中的被访者,请他评价林高远现在的技术。
奥运开幕前一天,《体育周刊》特别版上市,头版是许知念的长文《进化:一个运动员的三年技术蜕变》。文章用详尽的数据和对比视频截图,客观展示林高远如何一步步克服技术短板,成为全能型选手。结尾处,她写道:
"作为一名体育记者,我的职责是记录和解析。三年前我看到的是事实,今天记录的同样是事实。真正的专业,不在于立场的恒定,而在于敢于根据事实修正认知的勇气。"
文章引发巨大反响,连国家队总教练都在发布会上称赞其"专业透彻"。但许知念最在意的,是林高远是否看到了她的心意。
奥运开幕式当晚,许知念在媒体席远远望着中国队入场。林高远举着国旗一角,面容坚毅。突然,他转向媒体区,右手在胸口轻轻点了三下——他们的暗号,代表"我相信你"。
许知念的眼眶瞬间湿润,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小小的爱心。
第二天是乒乓球男单首轮比赛。许知念坐在记者席,专注记录每位选手的表现。轮到林高远出场时,她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客观的叙述。比赛进行到第三局,林高远突然看向媒体区,眼神寻找着什么。
许知念轻轻推了推眼镜,手指在镜框上敲击两下——"专注当下"。
林高远微不可察地点头,随即连得五分锁定胜局。赛后采访中,有记者尖锐提问:"如何看待女友记者此前对你的负面评价?"
林高远平静回应:"正是那些批评让我变得更好。专业运动员和记者都应该欢迎客观评价,这才是体育精神。"
当晚,许知念在奥运村外的长椅上等到深夜。林高远悄然出现,身上还带着比赛后的汗水气息。两人默默相拥,无需言语。
"戒指我重新刻了日期。"林高远低声说,"奥运闭幕那天。"
许知念靠在他肩头,望着奥运村璀璨的灯火:"我查到一些关于录音泄露的线索..."
"奥运后再说。"林高远打断她,"现在,我们各自专注于自己的比赛。"
许知念点头,突然注意到不远处的树丛有闪光灯亮起。她本能地想躲开,却被林高远牢牢搂住。
"让他们拍吧。"他说,声音坚定,"我们没什么好隐藏的。"
第二天,各大媒体刊登了两人相拥的照片。出乎意料的是,评论区风向大变:
"这才是健康的关系"
"互相成就的爱情真美好"
"期待许记者的专业报道和林选手的精彩比赛!"
许知念看着这些评论,嘴角微微上扬。真正的专业和真诚的感情,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她打开电脑,开始撰写下一场比赛的前瞻——这一次,她将用最专业的笔触,记录下爱人追逐梦想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