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的闹钟还没响起,林高远就醒了。他轻手轻脚地挪开许知念搭在他腰间的手臂,借着窗帘缝隙透进的微光,注视着她熟睡的侧脸。三十三岁的许知念眼角已经有了细小的纹路,但在他眼里,这些纹路比任何奖杯上的雕刻都更美。
厨房里,林高远系上围裙——这是女儿林小念去年父亲节送的礼物,上面印着"世界最佳乒乓爸爸"的字样和歪歪扭扭的拍子涂鸦。他熟练地打蛋、切火腿,平底锅里的油滋滋作响。许知念今天要飞往伦敦参加ESPN国际体育纪录片峰会,他记得她昨晚念叨着想在出差前吃顿像样的早餐。
"又偷偷早起。"许知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刚睡醒的沙哑。一双温暖的手臂环住他的腰,鼻尖蹭着他的背脊,"不是说好我来做早餐吗?"
林高远关小火,转身在她额头亲了一下:"你收拾行李够忙了。"他指了指料理台上摆好的三明治材料,"帮我切番茄?像当年在科隆医院那样。"
许知念笑着拍他一下,拿起菜刀。五年过去,科隆那场惊心动魄的手术和随后发现的怀孕,早已成为他们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小念还在睡?"林高远翻着煎蛋问。
"嗯,抱着你送她的那个奥运吉祥物。"许知念把番茄片摆成花朵形状,"昨晚又缠着我讲你里约夺冠的故事,讲到第三遍才睡。"
早餐刚上桌,儿童房的闹钟响了。五秒钟后,穿着粉色运动服的林小念旋风般冲进餐厅,小辫子翘得乱七八糟。
"爸爸!说好今天教我发球的!"她扑到林高远腿上,眼睛亮得像两颗黑葡萄。
林高远把女儿举到空中转了个圈:"先吃早饭,小怪兽。妈妈要赶飞机,我们得——"
"我知道!"林小念挣扎着下地,一本正经地掰着手指数,"送妈妈去机场,然后去训练馆,下午三点英语课,晚上给妈妈视频!"
许知念蹲下来整理女儿歪掉的衣领:"真棒。记得提醒爸爸吃药,他膝盖——"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爸爸的膝盖就是闹钟!"林小念骄傲地宣布,这是她从奶奶那儿学来的比喻。
送走许知念后,父女俩手牵手走向省队训练馆。初夏的阳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林小念蹦蹦跳跳地踩父亲的影子,林高远则故意摆动身体让影子"抓"不到。
"爸爸,"林小念突然停下,仰起小脸,"我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球拍?不要玩具的,像你那样的。"
林高远蹲下身,视线与女儿齐平:"等你连续接住爸爸十个球,就给你买真正的球拍。"
"那现在就开始!"林小念拽着他的手往训练馆跑,林高远笑着跟上,左膝隐隐作痛——三年前的手术和多年征战留下的纪念,每到阴雨天就提醒他不再年轻。
训练馆空无一人,周末的清晨只有值班大爷在门口打盹。林高远打开侧灯,金色的光线洒在墨绿色的球台上。他拿出给女儿特制的海绵球拍和轻量训练球。
"今天教你正手发球。"林高远把球放在女儿掌心,"像这样,抛起来,然后——"
"我知道!"林小念迫不及待地模仿父亲的动作,球歪歪斜斜地飞出去,撞在球网上。
林高远耐心地一次次示范,看着女儿认真的小脸,恍惚看到三十年前的自己——那个在破旧县体育馆里,对着裂缝墙壁独自练球的小男孩。
"爸爸看!"林小念突然成功发出一个像样的球,虽然力道不足,但旋转相当漂亮。
"好球!"林高远惊喜地鼓掌,"再来一次!"
父女俩沉浸在乒乓球的快乐中,直到林高远的手机响起。许知念发来消息:「登机了。有件事忘了告诉你...」后面跟着个神秘的表情符号。
林高远正要回复,又一条消息跳出来:「算了,回来再说。给小念的睡前故事在iPad里,别又讲你那套'反手拧拉战术'糊弄她。」
他笑着锁屏,转身接住女儿打来的球。这个动作牵动了左膝,一阵尖锐的疼痛让他皱眉。林小念立刻丢下球拍跑过来:"爸爸膝盖痛?要吃药了!"
林高远揉揉她的小脑袋:"没事,再来一局。"
中午回家路上,林小念趴在父亲背上睡着了,小手里还紧握着那个海绵球拍。林高远小心翼翼地调整姿势,不让女儿的重量全压在左腿上。手机又震动起来,是队医发来的检查报告——他的膝盖软骨磨损比想象中严重,建议减少剧烈运动。
客厅茶几上摆着许知念临走前整理的药盒,每个格子都标注了时间和剂量。林高远轻轻把女儿放在沙发上,吞下两片白色药丸。窗外开始下雨,他揉了揉隐隐作痛的膝盖,想起许知念总笑说这是他的"私人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