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邃海
本书标签: 幻想  原创  双男主   

旧楼秘档

邃海

市立医院旧住院楼的储藏间里,周清于蹲在那排贴着“1998”标签的金属柜前,指尖拂过柜门上的锈迹时,突然触到一处与周围质感不同的凹陷——不是自然锈蚀,而是人为敲击后留下的痕迹,凹陷组成的纹路,与陈默父亲维修记录上的“管道节点图”标记完全吻合。她用强光手电贴近柜门,凹陷处渗出极细的淡蓝色粉末,与林薇特制的“显影粉”成分一致,撒上胸腺嘧啶溶液后,粉末迅速显形,拼出“档案-19-7”三个字符,指向档案室第19排第7个档案柜。

“陈叔当年肯定在档案柜里藏了东西,”白朴之拨开档案柜上的灰尘,柜门的锁孔是碱基形状,与从挂钟里找到的铜钥匙完全契合。打开柜门,最底层的档案盒上贴着“绝密”标签,封条上有林母的签名和陈默父亲的指印——两人当年竟是共同保管这份档案。档案盒里没有菌株数据,只有本黑色封皮的“项目异常日志”,扉页写着:“1998年疫苗项目结束后,发现3例菌株变异案例,追踪至旧楼地下实验室”。

日志的第19页,贴着张泛黄的照片:旧楼地下实验室的门口,林母与陈默父亲正对着镜头点头,两人中间的实验台上,放着个贴着“变异株-01”的玻璃罐,罐身的碱基编码与之前发现的抗药性菌株完全不同——是更危险的“环境适应性变异株”,能在土壤、水源、空气三种介质中存活,日志里标注着“此株需‘双因子’抑制,因子藏于‘薇’‘陈’旧物”。

“‘薇’是林薇,‘陈’是陈默父亲,”周清于翻到日志最后一页,贴着林薇的手绘地图,标注着“双因子”的位置:“薇之因子藏于校图书馆3楼靠窗书架,陈之因子藏于陈家老宅地窖”。两人兵分两路,周清于赶往图书馆时,发现3楼靠窗的书架第7层,正好放着本林薇当年常借的《微生物变异学》,书脊处有被刀划开的暗层,里面藏着支淡蓝色的玻璃管,标签写着“抑制因子A”,管壁刻着“C-T-A-G”,与变异株的碱基序列互补。

而白朴之赶到陈家老宅时,陈默正带着陈峰清理地窖,地窖的墙角处,有块松动的石板,掀开后露出个铁盒,里面是支深绿色的玻璃管,标签写着“抑制因子B”,管壁的刻痕与陈默父亲的扳手缺口完全吻合——是他当年特意凿刻的标记,防止他人误拿。铁盒底部,还压着张陈默父亲的手写便签:“因子需在15℃(管道水温)下混合,方可抑制变异株,若我出事,交由林薇或陈默启用”。

实验室里,两人将“抑制因子A”与“抑制因子B”按1:1混合,在15℃恒温环境下激活,溶液瞬间变成透明色,与变异株样本混合后,样本的活性从85%骤降至0%——双因子的抑制效果完全生效。而日志里夹着的“变异株追踪记录”显示,当年的3例变异案例患者,均为旧楼施工工人,其中1人正是张恒的远房亲戚,张恒正是通过他,才拿到了第一份变异株样本,进而开展非法研究。

警方根据日志线索,突袭旧楼地下实验室时,发现实验室的门虚掩着,里面的实验台上,放着台正在运行的“变异株扩增仪”,显示屏上的菌株浓度已达90%,旁边的操作台上,散落着张“扩散计划”:利用旧楼改造工程,将扩增后的变异株混入施工用的水泥,通过建筑材料渗透到新住院楼,再随着空气流通扩散至全市——策划者正是张恒在境外勾结的生物公司人员,他们想借改造工程的掩护,完成张恒未竟的阴谋。

扩增仪的旁边,放着个便携式“温度控制器”,设定温度为15℃,与双因子激活温度一致——他们想模仿双因子的激活环境,让变异株适应低温,却不知道林薇在变异株里加了“温度依赖抑制基因”,15℃正是抑制基因的触发温度,只要达到这个温度,变异株就会失去扩增能力。“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周清于看着显示屏上逐渐下降的浓度,“林薇早就给变异株设了‘温度枷锁’,他们的温度设定,反而触发了抑制机制。”

实验室的通风管道里,传来细微的脚步声,警方立刻隐蔽,只见个穿白色防护服的男人,正拿着试剂瓶走向扩增仪,试图添加“抗抑制试剂”。当他拧开试剂瓶时,周清于突然出声:“你手里的试剂,是林薇当年故意留在张恒实验室的‘假抗剂’,不仅没用,还会加速菌株裂解。”男人脸色一变,想将试剂倒入扩增仪,却被警方当场控制,防护服的兜帽滑落,竟是境外生物公司派来的研究员,代号“K”。

“你们不可能知道这么多!”K挣扎着嘶吼,口袋里掉出张加密U盘,破解后发现,里面存着张“全球变异株交易名单”,涉及多个国家的非法生物实验室,而张恒只是他们在国内的“代理人”。U盘的隐藏分区里,还有段林薇的录音:“若听到这段录音,说明变异株已被控制,此U盘里的交易名单,是我潜伏在境外公司时收集的证据,望转交警方,彻底摧毁这个网络”——原来林薇的“失踪”,不仅是为了躲避追杀,更是为了潜入境外公司,收集他们的犯罪证据。

实验室的角落,有个被伪装成电源插座的微型摄像头,内存卡里存着K的操作录像,其中一段显示,他曾试图打开墙壁上的暗格,里面藏着当年3例变异患者的完整病历,病历上的“治疗记录”被篡改过,原始记录显示,林母当年已用双因子成功治愈患者,张恒却故意隐瞒,将患者转移至私人诊所,以此骗取研究经费。“你们的阴谋早在1998年就该结束了,”陈默拿着病历本,对着K怒吼,“是你们的贪婪,让这场噩梦延续了十年!”

警方在实验室的暗格里,还找到份“终极计划”:K想将变异株与流感病毒结合,制造“新型变异流感”,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速度是普通菌株的10倍,而计划的核心技术,正是偷取林母当年的“菌株-病毒结合抑制专利”——这份专利一直被林薇藏在图书馆的《微生物变异学》里,书的内页夹层中,果然有份专利证书,上面的发明人是林母和林薇,专利号与计划里的完全一致。

“林薇早就把专利藏好了,你们永远拿不到,”白朴之将专利证书放在展示柜里,“她知道你们的目标是这份专利,特意留在书里,就是为了让我们找到证据,彻底揭穿你们的阴谋。”K看着专利证书上的签名,突然瘫坐在地上,他终于明白,从他踏入旧楼实验室的那一刻起,就楼遗证”展区旁,新增了“变异株防线”展区,展示柜里陈列着双抑制因子、扩增仪、K的交易名单,旁边的屏幕循环播放着林薇的录音和专利证书。陈默将父亲的铁盒和林薇的《微生物变异学》放在展区中心,下方用红字写着:“每一份旧档,都是真相的拼图;每一次潜伏,都是守护的决心”。陈峰站在展区前,给参观的人们讲述着林薇潜伏境外的故事,声音里满是敬佩:“她一个人在国外,顶着那么大的危险收集证据,这份勇气,值得我们所有人记住。”

市立医院新住院楼的大厅里,挂起了巨大的“科学守护”主题海报,上面印着林母、林薇、陈默父亲的照片,配着一行字:“跨越十年的守护,终让真相大白”。患者们围着海报,听护士讲解双因子抑制变异株的原理,孩子们手里拿着“科学守护”徽章,徽章上刻着“C-T-A-G”的碱基序列,是周清于和白朴之特意设计的纪念标志。

周清于和白朴之站在海报前,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手里拿着林薇从境外寄回的最后一封信,信上只有一句话:“真相或许会迟到,但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守护的接力,就交给你们了。”白朴之突然碰了碰周清于的胳膊,指向海报下方的留言区,那里贴着张稚嫩的纸条,是陈默表妹的字迹:“林薇学姐,你放心,我们会一直守护这座城市,像你和林奶奶、陈叔叔一样。”

旧住院楼的地下实验室里,警方正在拆除最后的设备,墙上林薇留下的“温度依赖抑制基因”计算公式,在灯光下依旧清晰,像一道不会消失的守护符。而老化学楼的图书馆3楼,那本《微生物变异学》被重新放回书架,书脊处的暗层已被小心封好,旁边贴着张纸条:“此处藏着勇气与正义,请勿触碰”。

市立中学的“科学伦理”课上,老教授拿着那份“变异株抑制专利证书”,给学生们讲述“科学与良知”的关系。黑板上的变异株结构图旁,画着个小小的双因子符号,旁边写着:“真正的科学,从来不是制造危险的工具,而是化解危机的勇气,是守护生命的决心,是跨越国界的正义”。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学生们的课本上,书页里关于“生物伦理”的章节,被无数只稚嫩的手轻轻勾画,像在触摸那些藏在旧楼秘档背后的,关于勇气、潜伏与正义的秘密。

远处的市立医院旧楼改造工程现场,施工队正在有序作业,陈峰穿着新的工装,在工地的显眼位置挂起块牌子,上面写着:“此处曾藏真相,今以守护为名”。风从旧楼的窗户吹过,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拂过工地的牌子,掠过新住院楼的海报,像林薇的轻声回应,又像陈默父亲的温柔注视,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诉说着这场跨越十年的守护与正义的故事。

上一章 旧管遗证 邃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