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夜,寒风凛冽。
训练局食堂早已熄灯,高强度训练后的饥饿感像小兽般在胃里抓挠。
樊振东裹紧了羽绒服,帽子压得很低,只露出一双因为疲惫而略显惺忪的眼睛
他熟门熟路地拐出总局大门,目标明确——街角那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
热腾腾的关东煮和饭团,是深夜加练后最朴实的慰藉
推开便利店的门,温暖的光线和食物的香气扑面而来。
店里没什么人,只有店员在柜台后昏昏欲睡。
樊振东径直走向热食区,目光扫过冒着热气的格子,盘算着是选昆布还是萝卜。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了冷藏柜前一个清瘦挺拔的身影。
那人背对着他,穿着修身的黑色长款羽绒服
帽子同样拉得很低,露出一截白皙的后颈和几缕柔顺的黑发。
她正微微弯着腰,专注地看着冷藏柜里的东西,手指在几排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的无糖酸奶和电解质饮料之间犹豫。
樊振东的脚步顿住了。
那个身影,那份即使在便利店挑选酸奶也透出的、近乎苛刻的专注和一丝清冷疏离的气质……太熟悉了。
林疏墨。
上次是在康复理疗中心。他因为肩部肌肉紧张去做放松,刚巧碰到林疏墨在隔壁床做膝盖的理疗
隔着帘子,他听到她清冷平静的声音回答着理疗师的问题,偶尔因为某个按压点而发出一丝极轻的吸气声
却听不出多少抱怨。
他做完离开时,正好帘子拉开,她正扶着治疗床慢慢起身
脸色有些苍白,额角带着细汗,墨玉般的眸子却依旧沉静
看到他时,只是极轻微地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
那份在伤痛面前也维持的坚韧和清冷,让他印象颇深。
而此刻,在这深夜寂静的便利店里,第三次相遇。
樊振东没有立刻上前打招呼。
他站在原地,像一头在雪地里发现独特足迹的熊,带着点好奇和不易察觉的观察。
他看着她纤细的手指最终选定了一瓶无糖高蛋白的希腊酸奶和一小盒蓝莓,又拿了一瓶常温的矿泉水。
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犹豫或流连。
。自律,已经刻进了骨子里,连深夜加餐都精准得像在完成训练计划
她转身,准备去柜台结账。帽檐的阴影下,墨玉般的眸子抬起,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店内
正好与樊振东还没来得及移开的视线撞个正着。
林疏墨的脚步也顿了一下。显然,她也认出了他。
墨玉般的眸子里飞快地掠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了平静。她微微颔首
算是打过招呼,声音在安静的便利店里显得格外清晰:“东哥。”
“疏墨。” 樊振东也点了下头,声音带着刚结束训练的沙哑,还有一丝被抓包的、不易察觉的局促。
他指了指热食区,“刚练完,来补充点能量?”
问完他就觉得自己有点废话,这不明摆着吗。
“嗯。” 林疏墨应了一声,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
樊振东穿着厚实的国家队羽绒服,但拉链没拉严实,露出里面被汗水浸湿又半干的训练服领口
脸颊还带着剧烈运动后的潮红,头发被帽子压得有些乱,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刚从战场上下来、热气腾腾的疲惫感。
她墨玉般的眸子深处,似乎极快地闪过一丝理解她墨玉般的眸子深处,似乎极快地闪过一丝理解
——那是同为顶尖运动员,对这份高强度消耗后身体迫切需求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