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塘关的盛夏,在蝉鸣与海浪声中走向尾声。空气里依旧残留着灼热的气息,但早晚的风已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清爽。那份因酷暑而起的、被龙息抚平的躁动,似乎也随着季节的更迭,沉淀成了某种更熨帖、更恒常的东西。
哪吒不再需要刻意寻找清凉。敖丙的存在本身,仿佛就自带一片无形的绿荫。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默契。
有时是演武场边,当哪吒练枪练得浑身热气蒸腾时,敖丙会“恰好”路过,带来一阵带着水汽的微风。
有时是哪吒在海边追捕作乱的小妖,脚下滚烫的礁石会“恰好”覆盖上一层薄霜,助他轻松擒敌。
更多的时候,是在李府那棵巨大的老槐树下。
那里仿佛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据点。哪吒会拎着一壶从厨房顺来的冰镇酸梅汤(有时里面还会偷偷撒一把敖丙送的冰晶藻碎),大大咧咧地往树下一坐。敖丙则常常带着一卷书,或是几枚蕴含水灵之气的深海灵贝,安静地坐在几步开外。
没有刻意的寒暄,也无需过多的言语。哪吒有时会絮絮叨叨地抱怨李靖的唠叨,或是炫耀今天又揍服了哪个不长眼的小妖。敖丙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听着,偶尔在他说得眉飞色舞时,唇角会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或是淡淡地应一声“嗯”或“知道了”。当哪吒说得口干舌燥,猛灌酸梅汤时,敖丙会自然地抬手,让周围的空气变得更加温润清凉。
有时,敖丙会讲起深海那些奇异的生灵,讲起古老沉船上的秘闻,讲起龙宫深处连阳光都照不到的、却孕育着璀璨明珠的幽谷。他的声音清冽平缓,如同静静流淌的溪水。哪吒就枕着手臂躺在树荫下,嘴里叼着一根草茎,眯着眼听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脸上,留下斑驳的光影。他不再像最初那样觉得这些“深海知识”枯燥乏味,反而觉得像听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故事,能暂时忘却陈塘关的琐碎烦扰。
有一次,哪吒看着敖丙专注讲解一枚古老贝壳纹路的侧脸,阳光在他银色的睫毛上跳跃。他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喂,冰块脸,你整天对着那些冷冰冰的贝壳石头,不觉得闷吗?”
敖丙抬眸,冰蓝色的眼眸看向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道:“那你整天对着那些吵闹的孩童,不觉得烦吗?”
哪吒一愣,随即嗤笑:“烦?当然烦!烦死了!可谁让他们……”他顿住了,后面那句“谁让他们那么弱小又那么依赖我”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敖丙看着他有些窘迫的样子,眼底的笑意清晰了些许,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贝壳,低声道:“深海之物,看似冰冷沉寂,其内亦有亿万载光阴的故事与生命的脉动。静心倾听,亦有无穷趣味。”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如同某些看似聒噪的莲藕,相处久了,也能发现……独特之处。”
“喂!你说谁聒噪!”哪吒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毛,作势要扑过去。敖丙只是微微侧身,指尖一点,一缕清凉的水汽精准地弹在哪吒的鼻尖上,惹得他一个激灵,攻势瞬间瓦解。
“死长虫!你又耍阴招!”哪吒揉着鼻子,气呼呼地瞪着他。
敖丙却不再看他,只是低头,重新专注地看着手中的贝壳,只是那微微上扬的唇角,泄露了他此刻并非如表面那般平静。
哪吒看着他这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心中的火气莫名地就散了,反而涌上一股自己也说不清的、带着点暖意的别扭感。他哼了一声,重新躺下,嘴里嘟囔着:“……算你还有点眼光,知道小爷我独一无二。”
树影摇晃,蝉鸣声声。那份无需言说的清凉与陪伴,成为了这个夏天最珍贵的底色。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