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清晨的阳光把糖果店后院的桂花瓣镀成金色,#Lili坐在藤椅上,晓妍正帮她系婚纱裙摆的糖纸花——那些用玻璃糖纸折的玫瑰,在光下泛着彩虹色的光。
晓妍(指尖捏着糖纸花的细铁丝):“Lili姐,你看这花瓣颤巍巍的,像刚从枝头摘下来的!小宇说要在花瓣上喷点蜂蜜水,沾点金粉,风一吹就闪。”
Lili(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婚纱领口别着颗麦芽糖做的珍珠,是宇轩前晚熬到半夜做的):“他昨晚是不是又没睡?今早我看见他眼下的黑眼圈,比熬糖时的焦糊底还重。”
张奶奶(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捧着个红漆木盒):“别心疼他,新郎官都这样。”木盒打开,里面是双红绣鞋,鞋面上用金线绣着糖罐图案,“这是我让老街绣坊赶的,鞋底纳了‘囍’字,踩在红毯上步步甜。”
Lili(穿上绣鞋,鞋跟轻碰地面,发出“笃笃”声):“奶奶,这鞋跟里是不是塞了糖?踩着软绵绵的。”
张奶奶(笑得眼角堆起皱纹):“塞了棉花,怕你站久了脚疼。当年我结婚时,你爷爷也在我鞋里塞了棉花,说‘不能让我的姑娘受委屈’。”
场景前院的空地上,#宇轩正站在糖塔旁,小宇踮脚往塔尖插最后一朵糖牡丹——花瓣是用草莓味硬糖做的,花心嵌着颗芝麻糖,像撒了把星星。
小宇(拍掉手上的糖渣):“宇轩哥,你看这塔稳不稳?我在底层用麦芽糖粘了,比水泥还牢!”
宇轩(扯了扯西装领口,领带是用条纹糖纸卷的,晓妍说“比丝绸还滑”):“稳得很。”他忽然摸出个锡纸包,里面是颗柠檬糖,“给,含着,别紧张得说话打结。”
小宇(剥开糖纸,酸得眯起眼睛):“宇轩哥,你等下要说的誓词,是不是写在糖纸上了?我看见你口袋里露着点彩边。”
宇轩(往口袋里按了按,耳尖发红):“是……怕忘了词,就写在你折的星星糖纸上了,摸着软乎乎的,像你的小手。”
场景街坊们陆续走进院子,王婶挎着篮子送来刚蒸的喜糕,上面用糖霜画着两个小人搅糖的模样;修鞋铺的老张扛来个木牌,上面刻着“甜日子铺”,说“以后你们的店就叫这名,比‘糖果店’更像样”。
王婶(把喜糕放在甜品台,和芝麻糖塔挨在一起):“Lili这孩子,第一次来我家借红糖熬糖时,脸红得像颗山楂糖,现在要当新娘子了,真是快。”
老张(摸着木牌上的刻痕):“宇轩上次帮我修熬糖的炉子,说‘张叔你放心,保准比新买的还好用’,这小伙子实在,Lili没选错。”
场景阳光爬到墙头时,音乐响了——是用糖果店的铜锅、木铲、糖罐敲出的节奏,晓妍说“这是属于你们的婚礼进行曲”。
Lili(挽着张爷爷的胳膊,慢慢走过红毯,红毯两旁的玻璃罐里插满玫瑰,每个罐口都系着糖纸气球,气球下面的糖纸上写着街坊的祝福):“张爷爷,您的手怎么在抖?”
张爷爷(掌心沁出细汗,紧紧攥着她的手腕):“当年你奶奶嫁我时,我也这样。”他把她的手交给宇轩,声音有点哑,“这孩子我看着长大的,熬糖的手艺好,疼人的手艺更好,你俩好好过。”
宇轩(握住Lili的手,她的指尖冰凉,他用掌心焐着):“张爷爷放心,我会像熬最珍贵的糖那样,把她放在心尖上焐着。”
场景司仪站在缀满糖纸灯笼的花架下,手里的话筒缠了圈橘子糖纸,说话时带着淡淡的果香。
司仪(笑着看两人):“听说新郎官为了今天,熬了三个月的糖,从聘礼到喜糖,全是自己动手?”
宇轩(点头,目光没离开Lili):“第一次给她熬糖时,把柠檬放成了醋,她没嫌酸,还说‘有股特别的味’。从那天起我就想,这辈子的糖,都要给她一个人熬。”
司仪(转向Lili):“新娘呢?你说过最打动你的,是新郎官做的哪样东西?”
Lili(指尖抚过无名指的戒指,戒托内侧刻着个小小的“糖”字):“是他捡的糖纸。每次我试新糖扔掉的碎糖纸,他都捡回来,攒了满满一盒,说‘这是咱们日子的碎片,拼起来就是甜’。”
场景交换戒指时,小宇捧着托盘跑过来,托盘上铺着张老糖纸——是张奶奶当年结婚时的喜糖纸,边缘已经泛黄,上面印着“国营食品厂”的字样。
宇轩(打开丝绒盒,把戒指套在Lili指上,动作轻得像怕碰碎麦芽糖):“Lili,我没什么大本事,就会熬糖。但我保证,以后每天给你做一颗糖,甜的、酸的、带点姜味的,你想要的味,我都有。”
Lili(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戒圈上沾了点她的口红,像颗小小的胭脂糖):“宇轩,我不要你每天做糖,我要跟你一起做。咱们的日子,得两个人搅着才够味,像芝麻和糖,混在一起才香。”
旁白风掀起糖纸灯笼的边角,把两人的誓言吹得很远,落在每个宾客的笑脸上——那些话,像熬开的糖浆,稠稠的,甜甜的,缠在心头化不开。
场景宣誓结束后,小宇推着糖塔走到中间,塔身上插满了糖做的小动物:宇轩刻的糖兔子,Lili捏的糖猫咪,晓妍折的糖蝴蝶,张奶奶剪的糖喜鹊。
小宇(举着小锤子):“大家快来敲糖塔!宇轩哥说,敲下来的糖谁抢到,谁就沾到喜气,甜一整年!”
街坊甲(抢了块芝麻糖,塞进嘴里):“这糖比去年的香!是不是加了新芝麻?”
宇轩(笑着点头):“加了后山的新芝麻,Lili说‘街坊们帮了这么多忙,得用最好的料’。”
场景甜品台前,王婶正给孩子们分喜糖礼盒——盒子是用糖纸糊的,上面印着两人的合照,里面装着六种糖:芝麻的、柠檬的、姜味的、玫瑰的、话梅的、薄荷的。
王婶(给个小女孩递礼盒):“每种糖都尝尝,像过日子,啥味都有才叫全。”
小女孩(举着颗薄荷糖):“阿姨,这糖上的字是什么?”糖纸上印着“甜日子,慢慢熬”,是宇轩用糖霜写的。
Lili(蹲下来,帮她剥开糖纸):“就是说,甜日子像熬糖,得慢慢等,慢慢搅,急不得。”
场景张奶奶坐在藤椅上,看着宇轩和Lili给宾客敬酒——酒杯里装的不是酒,是宇轩用桂花和蜂蜜酿的甜水,杯口沾着圈糖霜。
张奶奶(对旁边的张爷爷说):“你看他俩碰杯的样子,胳膊肘都快碰到一起了,跟咱们当年一模一样。”
张爷爷(往她嘴里塞了颗糖):“比咱们当年强,咱们那时候就一盒水果糖,哪有这么多花样。”
张奶奶(含着糖笑):“糖多糖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俩人的心,像糖和芝麻,粘在一起分不开。”
场景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在红地毯上,#Lili和宇轩站在糖塔旁,接受大家的祝福。晓妍举着相机,镜头里的两人被糖纸灯笼的光斑围着,像浸在蜜里。
晓妍(喊着让他们靠近点):“Lili姐,把糖纸花举高点!宇轩哥,笑一个,别总盯着Lili看,镜头都装不下你的甜了!”
小宇(突然跑过来,往两人手里塞了颗巨大的糖球——是用各种糖渣融在一起做的,五颜六色像颗彩虹):“这是‘团圆糖’,得俩人一起吃才甜!”
宇轩(把糖球掰成两半,递给Lili一半):“你先尝,要是太甜,我这儿有柠檬糖中和。”
Lili(咬了口糖球,糖渣沾在嘴角):“不甜,正好。”她踮脚把糖渣蹭到他脸上,“你也沾点甜。”
场景宾客渐渐散去,王婶帮忙收拾喜糖盒,老张扛着木牌往糖果店门口挂,小宇蹲在地上捡散落的糖纸,说“要攒起来给他们做纪念册”。
张奶奶(把红盖头叠好,放进木盒):“盖头留着,等以后有了孩子,给孩子当小被子,沾沾喜气。”
Lili(摸着盖头边缘的流苏,上面还沾着点金粉):“奶奶,谢谢您的布鞋,站了这么久,脚真的不疼。”
张奶奶(拍了拍她的手):“傻孩子,疼也不说疼,这才是过日子。但记住,有人疼,就不用硬撑着。”
场景夕阳把后院的桂树影子拉得很长,#Lili和宇轩坐在藤椅上,手里捧着没吃完的“团圆糖”,糖纸被风卷着,落在脚边。
宇轩(看着墙上的“甜日子铺”木牌,阳光在“甜”字上晃):“以后这店,就叫这名了。”
Lili(靠在他肩上,婚纱裙摆的糖纸花蹭着他的西装裤):“以后每天开门,都要熬一锅新糖,写在糖纸上‘今日甜’,攒起来就是一辈子的甜。”
宇轩(低头吻她的额头,鼻尖沾到她发间的桂花):“还要在柜台最显眼的地方摆个糖罐,专门放咱们的‘日子糖’——吵架了就放颗姜糖,和好了就放颗玫瑰糖,等老了,就着糖回忆,肯定比蜜还甜。”
旁白风卷着桂花瓣落在糖塔的残骸上,那些没吃完的糖慢慢融化,在地上晕开小小的甜痕。原来最好的婚礼,不是有多华丽的装饰,而是有一群把你的甜放在心上的人,看着你把日子熬成糖,从青丝到白发,都带着化不开的香。
场景暮色渐浓时,#Lili和宇轩锁上后院的门,他的西装口袋里装着她的红绣鞋,她的婚纱口袋里装着他的糖纸誓词。路过糖果店时,“甜日子铺”的木牌在风里轻轻晃,像块巨大的糖,把整条老街都染成了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