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在“甜日子铺”的招牌上,木牌上的“甜”字被打磨得发亮,边角还沾着点没擦净的糖霜。#Lili正站在操作台前,给三个年轻学徒演示如何熬麦芽糖——铜锅架在炭火上,蓝幽幽的火苗舔着锅底,糖浆在锅里慢慢翻涌,从浑浊的乳白变成透亮的琥珀色,她的手腕轻轻转动,木铲在锅底划出规整的弧线,带起的糖丝像金丝线似的,垂落时还冒着热气。
学徒甲(手里的木铲歪歪扭扭,糖浆溅在锅沿上,有的已经结了硬壳):“Lili姐,这糖怎么总粘锅底?我搅得手都酸了,它还是不听话。”
Lili(走过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引导着画圈):“别急,像哄小孩似的,得顺着它的性子来。你看,手腕带点劲,但别硬来,糖熬到这会儿正是娇气的时候,你越急,它越跟你较劲。”她指着锅边的糖渍,“这些粘住的也别扔,待会儿用温水泡,能融成糖水,拌在芝麻糊里正好,一点不浪费——做糖和做人一样,得懂得惜物,哪怕是点糖渣子,也有它的用处。”
学徒乙(举着颗试做的芝麻糖,糖块边缘还带着裂纹):“Lili姐,我这糖太脆,一咬就碎,是不是火候不够?刚才我总怕糊了,火开得特别小。”
宇轩(从花店那边走进来,围裙上沾着玫瑰花瓣,有的还带着晨露,手里捧着束刚修剪的洋桔梗,紫色的花瓣上还挂着水珠):“我来看看。”他捏起糖块,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头轻轻动了动,“芝麻炒得有点生,香味没透出来,糖就少了股韧劲。你得等芝麻炒到冒白烟,闻着带点焦香再拌进去,糖才会跟着有嚼头。”他转头对学徒们笑,眼角的细纹里都带着暖意,“当年我第一次给Lili做芝麻糖,把芝麻炒糊了,黑乎乎的像炭块,她也没扔,说‘焦香味也特别,像日子里的小惊喜’,结果那罐糖被我们拌着粥吃了三天。”
Lili(笑着拍了下他的胳膊,指尖蹭到他围裙上的花瓣):“别教坏他们,初学就得按规矩来。”她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个牛皮本,封面都磨出了毛边,纸页泛黄,上面的字迹有的稚嫩有的沉稳,“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糖谱,上面记着每种糖的火候、配料,还有天气对糖的影响——阴雨天做硬糖要多放两分糖,不然容易返潮;晴天做软糖要少放一分水,太阳一晒才不会化得太快。你们拿去抄,记熟了,糖就不会骗你们,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甜。”
学徒丙(伸手摸了摸糖谱的封面,指尖划过上面的糖渍印):“Lili姐,这上面的字,有的歪歪扭扭的,是您小时候写的吗?”
Lili(指尖点了点其中一行歪扭的小字,那行字旁边还画了个哭脸):“是啊,这是我八岁时记的,那天熬糖忘了看火,一锅糖全糊了,我边哭边写‘今日糖糊,明日再试’,爷爷在旁边给我画了个笑脸,说‘哭解决不了问题,记下来才是正经事’。”
场景花店的柜台前,玻璃柜台擦得锃亮,倒映着头顶的吊灯,像撒了层碎糖。#宇轩正和花艺师小陈商量新方案,玻璃花瓶里插着用糖纸包裹的花束,糖纸是柠檬味的,透着淡淡的黄,阳光透过糖纸,在柜台上投下片暖融融的光斑。
小陈(指着设计图上的花束,笔尖在纸上来回点):“宇轩哥,你说的‘糖花礼盒’,是把棒棒糖插在花束里吗?我昨天试了下,棒棒糖的塑料棍太硬,总把花瓣戳破,好好的玫瑰,边上都蔫了。”
宇轩(从工具箱里拿出根麦芽糖做的花杆,有手指那么粗,表面还缠着细细的糖丝,像裹了层蛛网):“用这个,我昨晚熬到后半夜才成的,硬度够,又带着点韧劲,不会伤花。”他把糖杆插进花泥,动作轻得像拈羽毛,“你看,糖杆会慢慢析出甜味,混着花香散出来,放三天都不散,客人拿回家,哪怕花谢了,这糖杆还能泡水喝,甜丝丝的。”
小陈(眼睛一亮,手指在糖杆上划了划,指尖沾了点黏黏的糖渍):“这主意妙!昨天有个顾客打电话来,说想给女朋友送‘又甜又香’的礼物,这不就正好?又能看花又能吃糖,还能留着糖杆泡水,一点不浪费。”
宇轩(指着墙上的日历,指尖点在情人节那个红圈上):“下个月情人节,咱们推出‘糖心玫瑰’——玫瑰得选半开的,花瓣上喷点蜂蜜水,再沾层细糖霜,看着像落了场甜雪。再配颗心形的夹心糖,糖心得用草莓酱做,熬的时候多加两瓣玫瑰,和玫瑰味最搭。”他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柜子里翻出包糖粉,“对了,糖霜别用白糖,用咱们店的麦芽糖熬成粉,不容易化,哪怕天热点,糖霜也不会塌下来,还带着点焦糖香。”
场景午休时,学徒们围坐在操作台前,台面上摆着刚蒸好的糯米,热气腾腾的,混着桂花的香味。#Lili给每人分了块新做的薄荷糖,糖纸是用花店的废包装纸改的,印着小碎花,舔一下,纸角还带着点玫瑰香。
学徒丙(含着糖,腮帮子鼓鼓的,眼睛亮晶晶的像含着糖粒):“Lili姐,您当年为啥想做糖果店啊?我妈总说‘做糖又累又不挣钱,不如去工厂打工稳当’。”
Lili(指尖捻着片玫瑰花瓣,是宇轩刚从花店送来的,花瓣边缘还卷着,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小时候我爷爷开着个小糖铺,就搁现在老街口那位置。有次我在铺子里跑,摔破了膝盖,哭得惊天动地,他不哄我,转身就去熬麦芽糖,熬得稠稠的,捏成朵歪歪扭扭的花,塞我手里说‘吃了甜的,疼就跑了’。”她低头笑了笑,花瓣在指尖转了个圈,“后来真就不疼了,好像甜味把疼劲都盖住了。”她转头看了眼花店方向,宇轩正弯腰给盆栽浇水,阳光落在他背上,把衬衫染成了金红色,“后来遇见宇轩,发现两个人一起做糖,甜能翻倍。他插的花里,我总能闻见糖味;我熬的糖里,他总说有花香。”
学徒甲(手指抠着糖纸,小声问):“那……我们以后能像您一样,独当一面吗?我总觉得自己笨手笨脚的,做的糖不是太甜就是太淡。”
宇轩(端着花茶走进来,茶杯垫是用糖纸拼的,红的绿的黄的,拼成朵向日葵的模样):“当然能。下个月开始,你们每人负责一种糖,从选料到销售全自己管,我们只在旁边看着。做错了不怕,糖坏了能重熬,信心没了,才熬不出好味道。”他把茶杯放在学徒面前,水汽氤氲着,“就像这茶,第一遍泡的可能有点涩,但多泡两次,香味就出来了。你们也一样,多练练就顺了。”
场景下午的阳光把花店的玻璃窗染成粉色,风一吹,挂在窗边的风铃就“叮铃”响,那风铃是用空糖罐串的,罐口还粘着点糖渣。#宇轩正给糖花礼盒系丝带,丝带上串着颗小糖珠,是小宇帮忙做的,圆滚滚的,上面刻着个歪歪扭扭的“甜”字。
顾客甲(穿着件米色风衣,手里还提着刚买的菜,指着糖花礼盒):“这花束真特别,外面裹着的是糖纸吧?这里面的糖能吃吗?我家小姑娘最馋糖,上次给她买的花束,她盯着绑花的缎带问能不能吃。”
宇轩(笑着点头,拿起个礼盒拆开给她看,里面的玫瑰茎上缠着圈糖丝,像给花系了条水晶项链):“能,您看这花杆,是麦芽糖做的,直接能啃,有点像硬糖;玫瑰花瓣上的糖霜,是用蜂蜜调的,舔着甜丝丝的还不齁。您要是喜欢,还能选口味,有桂花的、柠檬的、草莓的,每种口味配的花也不一样,草莓味配粉玫瑰,柠檬味配黄玫瑰。”
顾客甲(拿起个草莓味的礼盒,手指轻轻碰了碰花瓣上的糖霜,指尖立刻沾了点黏):“就这个,给我来两盒。我女儿生日,她最爱吃糖,也爱花——这礼物,她肯定抱着睡觉都舍不得放。”
宇轩(递过礼盒时,附带了张糖纸卡片,卡片上的字是#Lili写的,娟秀的字迹周围画着小糖粒):“这是Lili写的‘吃糖小贴士’,说‘每天吃一颗,甜而不腻,像幸福一样,得慢慢品’。”
顾客甲(笑着接过来,塞进包里):“你们这店啊,连小贴士都这么甜。”
场景傍晚,糖果店的学徒们在收拾操作台,#Lili检查着她们记的糖谱,本子是新的,但已经写得满满当当,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批注:“今日阴,硬糖多加5g糖”“芝麻炒至微黄时最香,再炒10秒就过了”“搅拌速度要匀,像给糖讲故事似的,不能忽快忽慢”。
学徒乙(指着自己的糖谱,上面还画了个小木铲):“Lili姐,我把您说的‘搅糖要像哄小孩’记下来了,每次搅就想起这话,手真的不抖了,刚才熬的那锅软糖,您尝尝,是不是顺多了?”
Lili(拿起块软糖,放在舌尖抿了抿,百香果味的酸甜在嘴里散开):“嗯,有进步,糖里的果香都跑出来了。”她笑着在她的本子上画了颗糖,糖心还画了个笑脸,“这才是最好的配方——用心比啥都强。”她转头喊,“宇轩,把明天要用的玫瑰花瓣拿过来,让她们学学怎么给糖调香,别总觉得香就是往死里加香精。”
宇轩(抱着个竹篮走进来,篮子里铺着层棉纱布,上面是刚摘的玫瑰花瓣,撒着层薄糖霜,像落了层雪):“来了。”他把花瓣分给学徒们,“这些是用麦芽糖腌过的,加在软糖里,花香能留得更久。你们闻闻,和生花瓣的味不一样吧?生花瓣冲,这腌过的,香得更软和,像裹了层糖被。”
学徒丙(凑近闻了闻,眼睛瞪得圆圆的,鼻尖还沾了点糖霜):“香得更软了!像Lili姐说话的声音,听着就暖和。”
Lili(被逗笑了,伸手替她擦掉鼻尖的糖霜):“这丫头,嘴比抹了蜜还甜。”
场景打烊前,#宇轩把新做的“糖花日历”挂在墙上,日历是用木板做的,每个日期旁边都画着对应的花和糖:1月是腊梅配姜糖,旁边画着个小炭炉;2月是玫瑰配草莓糖,画着颗跳心;3月是桃花配薄荷糖,画着片叶子上还挂着露珠。
宇轩(指着3月的图案,指尖在桃花上敲了敲):“下个月桃花开,咱们做桃花酥糖,我让小陈提前留着桃花瓣,得用刚开的,带着露水的,摘下来直接拌进糖里,香得能让人想起春天。”
Lili(从糖罐里拿出颗双色糖,一半是芝麻的,黑亮亮的,一半是玫瑰的,粉嘟嘟的,两种颜色在中间拧成个麻花):“我还想教她们做‘鸳鸯糖’,两种口味缠在一起,像咱们俩。”她把糖放进宇轩嘴里,指尖还蹭到他的嘴唇,“甜吗?”
宇轩(含着糖点头,糖渣沾在嘴角,他拉过她的手,指尖划过她无名指的戒指,戒指上的小钻石闪着光):“甜。对了,张奶奶刚才来说,她认识个老木匠,能给咱们做新的糖模,刻上学徒们的名字,以后她们做糖,就用自己名字的模子,让她们觉得这店也是自己的家。”
Lili(眼睛亮起来,像落了两颗糖粒):“太好了!让每个学徒都有自己的专属糖模,做出的糖就带着她们的印记——这样,咱们的手艺就不是锁在糖谱里的字,是活在人手里的劲,能跟着她们走,走到更远的地方去。”
场景街坊们路过店门口,路灯已经亮了,暖黄的光把玻璃照得像块麦芽糖。大家看见玻璃窗上贴着学徒们的作品:歪歪扭扭的糖人,胳膊长一条短一条;带着裂纹的糖花,花瓣都没捏齐;颜色不均的硬糖,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旁边用红笔写着“成长中的甜”,下面还画了个大大的笑脸。
王婶(提着菜篮子,隔着玻璃对Lili喊,声音穿过玻璃有点闷):“Lili,这些孩子做的糖,我尝了,有股子认真劲,比机器做的强!我家老头子不爱吃糖的,刚才还抓了颗芝麻糖揣兜里,说‘这味实在’。”
老张(扛着修鞋工具路过,手里还捏着颗学徒做的芝麻糖,牙口不好,慢慢嚼着):“我这老牙,就爱嚼这带点糙劲的,像当年你爷爷做的味道,实在。机器做的太光溜,嚼着像嚼蜡。”
Lili(笑着挥手,围裙上还沾着点面粉):“明天让她们给您做无糖的,专门适合您!用麦芽糖醇做,甜劲轻,还不粘牙。”
场景路灯亮起来时,学徒们已经走了,#Lili和宇轩坐在藤椅上,藤椅晃悠悠的,带着点吱呀声。操作台上晾着的糖——有学徒们做的,也有他们俩新试的“茉莉软糖”,糖纸上印着小小的“甜日子铺”字样,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宇轩(剥开颗茉莉软糖,递到Lili嘴边,糖香混着花香飘过来):“你说,等这些孩子能独当一面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开家分店?就开在学校旁边,让学生们放学能来学做糖,知道糖不是只有机器做的一种味。”
Lili(含着糖,靠在他肩上,头发蹭着他的脖颈,有点痒):“不止分店,我还想办个小课堂,教街坊们做糖。你想啊,孩子们放学后过来学做糖花,老人们过来学熬姜糖,年轻人过来学做糖礼盒送朋友,这店就不只是卖糖的,是攒甜日子的地方。”
宇轩(低头吻她的发顶,闻到淡淡的茉莉香混着麦芽糖的甜):“那花店也开个插花课,教大家用糖纸包花,让甜和香缠在一起。等以后啊,咱们的学徒能开自己的店,咱们的糖谱能传到更远的地方,说不定有人拿着咱们的糖谱,在别的城市也开家‘甜日子铺’,那才叫真的把日子过甜了。”
旁白晚风掀起窗帘,带着桂花香和麦芽糖的甜,拂过墙上的糖谱、桌上的糖模、窗上的作品。原来传承从不是把手艺锁进盒子,是让它像糖浆一样,缠在更多人手里,融在更多日子里,熬出一整个世界的甜。
场景临睡前,#Lili把学徒们的糖谱收进柜子,最上面放着爷爷的旧糖谱,纸页都脆了,还夹着片干枯的桂花;旁边是她和宇轩新写的,里面夹着张两人的合照,照片上的他们正对着锅铲笑;再下面是学徒们的——一本本叠在一起,像层层叠叠的糖纸,裹着满满的甜,从过去,到将来,还要缠缠绵绵,走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