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学校科技节的展厅里,玻璃展柜前围满了人,后排的同学踮着脚往前挤,有人举着手机录像,镜头对准展柜里的装置——半透明的底座上连着麦克风和光感器,二十颗彩色糖珠插在上面,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糖珠折射出细碎的光,像串会发光的葡萄。#小宇站在展柜后,白衬衫的领口被汗浸湿,手心里的汗差点蹭到展柜的玻璃上。
老师(举着扩音器,声音带着笑意):“大家安静下,下面请#小宇同学介绍他的‘声光电互动糖’!这可是咱们年级唯一入围创新奖的作品哦。”
小宇(深吸口气,手指攥着衣角):“这糖……这糖能听声音、看光。你对着麦克风说话,声音超过六十分贝,它就变红色,是草莓味;低于三十分贝,变蓝色,是薄荷味。”他指着底座侧面的光感器,指尖有点抖,“灯光亮度超过五百流明,糖珠会变甜,加了 extra 的蔗糖;低于两百流明,带点酸,混了点柠檬汁。”
穿红衣服的女生(举手,声音脆生生的):“能试试吗?我想对它说句话!”
小宇(点头,喉结动了动):“试试吧!随便说什么都行。”
女生(跑到麦克风前,清了清嗓子):“我喜欢糖果店的樱花糖!超——级——好——吃!”最后几个字拖得长长的,声音响亮。装置突然“嘀”地响了一声,二十颗糖珠“唰”地全变成了红色,底座侧面的小风扇转起来,吹得草莓香味飘满展厅。
众人(发出“哇”的惊呼,后排有人吹起了口哨)
戴眼镜的男生(挤到前面):“我来试试灯光!”他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照向光感器,糖珠的颜色慢慢变深,甜味好像更浓了些。“真的变甜了!这也太酷了吧!”
场景科技节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小宇蹲在展厅角落,正用胶带缠装置底座的线路。刚才演示时线路松了,有颗糖珠闪了下红光就灭了,他得赶紧修好,不然没法带回家。
Lili(手里拿着两瓶冰镇汽水,#宇轩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个装着芝麻糖的纸袋):“小宇!”
小宇(猛地抬头,看见他们,眼睛亮了亮,又赶紧低下头缠胶带):“Lili姐,宇轩哥。”
Lili(把汽水递给他,瓶身的水珠滴在他手背上):“做得真棒!刚才在后排看,心都跟着你紧张。是谁教你弄线路的?这手艺可不一般。”
小宇(拧开汽水瓶,泡沫“噗”地冒出来,溅在手背上):“是小区门口修电器的张爷爷!他看我总往他摊子前凑,就教我认电阻、接线路。他说‘糖是甜的,科技是酷的,甜加酷,能做出花来’。”他挠挠头,指了指糖珠,“就是糖珠太娇气,温度超过二十五度就化,刚才展柜里得一直开着小风扇,回家还得放冰箱。”
宇轩(蹲下来,拿起颗备用的糖珠看了看):“这想法比我当年强多了。我第一次做糖,把糖和水的比例搞反了,熬出来的东西黏糊糊的,像浆糊,#Lili还笑我做的是‘胶水糖’。”
小宇(眼睛瞪圆了):“真的吗?宇轩哥也会做错啊?”
宇轩(拍他的肩膀,笑了):“当然真的。谁刚开始做事没犯过傻?我们店里有个储藏室,明天带你去,想加什么设备,恒温箱、显微镜,咱们都能弄来,给你改造成专属实验室。”
小宇(突然站起来,汽水差点从手里滑出去):“真的?能……能加个温度传感器吗?我想让糖在冬天低于十度时变姜味,驱寒;夏天高于三十度时变橘子味,清爽。张爷爷说这原理不难,就是我缺个传感器。”
Lili(把纸袋递给他,里面的芝麻糖还热乎着):“当然能!别说温度传感器,你想要湿度传感器都行,让糖在下雨天变糯点,晴天变脆点,多有意思。”
小宇(捏着芝麻糖,糖渣掉在衬衫上也没察觉):“真的可以吗?那……那我还想加个录音模块,让糖能记住别人说的话,下次再对着它说话,它就重复一遍,像会聊天的糖。”
宇轩(点头):“没问题,明天就去电子市场给你淘零件,保证比张爷爷摊子上的还好用。”
场景一周后,糖果店最里面的储藏室改造成了“小宇实验室”。原来堆杂物的地方摆上了二手恒温箱,是#宇轩从旧货市场淘的,擦得锃亮;墙角放着台显微镜,#Lili托朋友从学校实验室借的,能看清楚糖晶体的形状;墙上贴满了#小宇画的设计图,有张用红笔写着“终极目标:做会讲故事的糖”,旁边画了个咧嘴笑的糖人。
小宇(戴着蓝色护目镜,站在操作台旁,往融化的糖液里加荧光粉):“书上说这种荧光粉是食用级的,在黑夜里会发光,像#晓妍姐做的星星糖,不过我这个能持续更久。”他用勺子搅了搅,糖液变成了淡淡的绿色。
晓妍(端着盘曲奇走进来,盘子里的曲奇做成了星星形状):“小心点,别洒手上,这粉沾到衣服上不好洗。”她凑过去闻了闻,“有点单调,加不加蓝莓酱?让发光糖里带点果粒,吃起来有嚼劲。”
小宇(眼睛亮了):“加!昨天试吃的时候,阿杰哥说‘光好看不行,得有料’,加蓝莓酱正好。”
阿杰(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个旧闹钟,表盘上的玻璃缺了个角):“我在仓库翻着个闹钟,拆开能取出计时器,给你的装置加个功能——吃糖超过三颗,它就响‘叮铃铃’,提醒‘别吃太多,会蛀牙’。”他把闹钟放在操作台上,“我试过了,铃声够响,保证能吓醒打瞌睡的人。”
小宇(接过闹钟,手指摸着表盘的缺口):“谢谢阿杰哥!我正好愁怎么控制食量呢,上次我表妹一口气吃了五颗,晚上牙疼哭了。”
晓妍(笑着说):“等做好了,先让你表妹试试,保证她不敢多吃。”
场景周末的午后,“小宇实验室”迎来了第一个客人——个戴黑框眼镜的工程师,背着黑色的工具包,是#宇轩托做电器维修的朋友请来的。#小宇把装置摆在桌上,紧张得手心又开始冒汗。
工程师(拿起装置,翻来覆去看了看,又用手指拨了拨线路):“想法不错,但线路太乱,像团毛线。”他从工具包里拿出块小小的集成板,“我教你用这个,体积能缩小一半,还不容易短路。你看,红线接正极,蓝线接负极,这样接……”
小宇(盯着他的手,眼睛都不眨):“原来如此!我之前把黄线和蓝线接反了,难怪总短路,烧了三个电阻。”
工程师(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我小时候也爱拆东西,拆坏了三个收音机、两个闹钟,才弄明白正负极不能接反。”他指着糖珠,“糖的成分也能改,加百分之三的琼脂,硬度会提高,夏天放外面两小时都不会化,比现在用的明胶好用。”
小宇(从抽屉里翻出笔记本,笔尖飞快地写着):“琼脂……像做果冻那样?要加热到多少度融化?”
工程师(从包里掏出本食谱):“这是我老婆做果冻的方子,里面写着呢。下次我带点食用级的电路板来,薄得像纸,能直接嵌在糖里,别人看不出线路,还以为糖自己会变魔术。”
小宇(笔记本上的字写得更急了):“真的吗?那太酷了!谢谢叔叔!”
场景两个月后,#小宇的升级版装置摆在了糖果店的橱窗里。底座变成了小巧的圆形,线路全藏在里面,糖珠换成了加了琼脂的硬糖,上面裹着层透明的糖衣,别说夏天,就算放在太阳底下晒半小时也没事。装置旁边贴了张粉色的告示:“免费体验,说出你的故事,糖会给你回应。”
外地来的阿姨(对着麦克风,声音轻轻的):“希望我家老头子的腿快点好起来,能陪我来吃糖。”装置“嘀”地响了,糖珠变成了暖黄色,底座吹出来的风带着蜂蜜味,甜甜的,暖暖的。
阿姨(惊讶地捂住嘴,眼圈红了):“它……它好像听懂了。这糖不光好吃,还懂人心呢!”
本地的老爷爷(牵着孙女的手,指着装置对她说):“这是#小宇做的,那孩子常来店里帮工,上次我买糖忘带钱,他说‘爷爷下次再给’,人可乖了。”
孙女(拉着#小宇的衣角,小辫子晃来晃去):“哥哥,你能教我做发光糖吗?我想做给奶奶,她总说晚上看不见糖在哪儿。”
小宇(蹲下来,和她平视):“等你学会熬糖浆,我就教你。熬糖浆要掌握火候,像你奶奶炖排骨汤那样,得慢慢熬才香。”
孙女(用力点头):“好!我现在就回家学熬糖浆!”
场景打烊后,#Lili站在橱窗外面,看着里面的装置。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糖珠泛着淡淡的光,像撒了一地的星星。#宇轩走过来,递给她块刚做的芝麻糖,还是当年那种带着点焦香的味道。
宇轩(指着街上的路灯,灯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你看,从咱们刚开店时,门口那盏忽明忽暗的路灯,到现在橱窗里会变色的糖装置,变了不少吧?”
Lili(咬了口糖,芝麻的香混着糖的甜):“但没变的是,都想把甜做得更有意思,更有人情味。”她转头看向实验室的方向,里面还亮着灯,“明天让#小宇带几个同学来,咱们搞个‘少年糖果工坊’,每周六开课,教孩子们做创意糖。”
宇轩(挑眉,笑着说):“你这是想把梦想分给更多人?”
Lili(点头,眼睛里闪着光):“嗯。当年我要是有这样的机会,说不定早就做出会发光的糖了。现在有机会,得让孩子们的想法早点发芽。”
宇轩(往实验室的方向努努嘴):“我看#小宇已经在发芽了,说不定以后能长成参天大树呢。”
场景临睡前,#Lili坐在桌前,翻着今天的留言本。有页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旁边写着:“我对糖说‘想妈妈’,它变了粉色,是草莓味,像妈妈抱我的时候一样甜。”字迹稚嫩,应该是个小孩子写的。#Lili拿起笔,在旁边画了颗小小的糖,心里暖暖的。
旁白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桌上的芝麻糖上,糖块的影子像个小小的逗号,好像在说:故事还没结束,甜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