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望中楼中没有片刻的安逸,只是稍微歇息了两天,便再度提起正事。
核心干部们早就带着这些日子搜集到的情报候在门前,只等两位主子出现。
这几天时懿欢并不只是单纯地派人去搜查莲火教总部的踪迹,还让望中楼的人将最近江湖中的动向都整理出来,寻找线索。
莲火教这样毅然决然地龟缩回去,或许并不是单纯被时懿欢逼的,而是另有所图。
反而说不定受时懿欢逼迫退出朝堂,只是他们顺水推舟,实则在江湖中暗藏了玄机,与莲火教作对那么长时间,双方对彼此都有所了解,时懿欢知道莲火教必不会打没有准备的仗,因此早在出发先,时懿欢便让人对这方面的情报做了整理。
望中楼的效率一向不会让人失望,几位干部的汇报,确实给了时懿欢一个方向。
“禀主子,最近江湖中暗地流传着一段秘闻,说天降灾厄,大盛百年基业即将因为动乱毁于一旦,四王去其二,是灾厄前兆,天下纷争再起,唯有一名脸上带着红色莲花的公子,能够救天下江湖于水火之中。”
这样的流言早在三个月前,沈王临近倒台,周宏刚刚失踪不久的时候,便在江湖中悄然流传了起来。
起初大家都不以为意,这样神神叨叨的传闻一看就是为了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准备的,手段之拙劣,众人只当是看个戏法。
这样的传言便被些好事者,像是说笑话一般,口口相传,在南方的各大势力门派中,流传了一遍。
因为过于荒诞,大家都只当个笑话,望中楼的人尽管第一时间便收到了消息,却也没有多加重视,这些年类似的传闻层出不穷,光是望中楼亲自处理的,便有八十条之多。
其中自然全都是假的,不是虚张声势,就是某个小门派为了给自己造势而编造的谎言。
类似流言见得多了,自然没有人放在心上。
直到一个月前,沈王斩首,无意间与那流言对上,众人这才有些心慌,四处搜寻起那面上生莲的公子来。
只是那流言已经应验了一半,那传闻中的公子在众人苦寻一个月后都没有出现,不少小门派因此人心惶惶,这件事在江湖中闹得沸沸扬扬,望中楼的人才重新重视起这件事来。
他们知道 沈王倒台的内幕,自然不会因此慌张,但是放出谣言的人,却在沈王还没有倒台的时候便预料到了结果,若不是身处其中的幕后推手,便只能真的是天降的神算了。
后者存在的可能无限接近于零,出于谨慎,望中楼的管事们这才调集人手,开始着手调查。
那位干部退下之后,另外一位干部便走上前,将自己探查到的消息也一一上报。
“几日前,一位公子倒在武林盟主府邸大门前,神志不清,额间赫然有一朵红色的莲花,那人醒后对江湖朝堂势力说得头头是道,似乎胸有成竹,为盟主献上的计策都一一奏效,为江湖做了不少好事,如今已经被盟主奉为座上宾,在盟主宅邸中好生休养着。”
这件事没多久便在江湖中传开了,不少本来嗤之以鼻的人,在那位公子的建言献策下真正得到了好处,如今纷纷对这位公子的话奉为圭臬。
此人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便已经成为了江湖中人人称道的新星,狂热崇拜者们还为他起了一个外号,人称“红莲公子”。
时懿欢看着那流言传出的时间,不由得感叹莲火教比她预想的还要周全。
周宏才落网,他们便已经又为他准备了一条后路,说不定明穗的暴露,也是他们的布置。
又或者往深处想,这个流言或许早就在莲火教的计划之中。
莲火教所图非小,在蚕食朝廷势力的同时,必定不会放过江湖门派这把好用的刀。
但是江湖门派不像朝廷官员那般遵守上下尊卑,门派之间各有主见,要整合这样的势力,最好用的办法,便是虚空营造以为救世主,在他们陷入恐慌的时候出手相助。
至于那红莲公子的身份,简直太好猜了。
与莲火教对抗这么久,二人早就对他们的帽子戏法了如指掌,这人除了消失的郑亦栎,不做第二人选。
毕竟若是这位救世主恰好又是前朝遗孤,那这流言所代表的的含义,可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往大了说,便是大盛皇帝得国不正,惨遭天谴,前朝皇室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往小了说,那所谓“红莲公子”只要威望在大一些,便可一呼百应,即便他想要复国,众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稍微犹豫一阵之后,也会欣然加入。
两人对视一眼,夜清宴轻轻摸了摸时懿欢的头,脸上的神情十分轻松,显然已经想到了相对应的办法。
“无妨,他们想要装神弄鬼,我们便帮他们一把。”
时懿欢思考了一下,便知道他话中的意思,便也轻轻笑了起来。
在那红莲公子正得志意满的时候,丝毫不知道一道细密的网,已然朝他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