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美术馆灯火通明,巨大的玻璃幕墙在夜色中熠熠生辉。江南新锐艺术邀请展开幕式现场,衣香鬓影,名流云集。镁光灯闪烁,记者们扛着长枪短炮,记录着这场艺术盛事。
林溪穿着一条简单的米白色及膝连衣裙,样式大方,是她用半个月工资买的。她站在属于自己作品的那片展区前,看着墙上悬挂的五幅《雨巷》系列水彩,心脏在胸腔里兴奋而紧张地跳动着。
她的作品被安排在了一个相对不错的位置。柔和的灯光下,湿润的青石板、斑驳的老墙、滴水的屋檐、生机盎然的苔藓和蜗牛……她笔下苏城雨后的静谧与生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低声赞叹。
“林溪小姐?”一位穿着得体西装、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士走了过来,微笑着伸出手,“我是这次展览的策展人,李明远。久仰大名,陈教授可是对你赞不绝口啊!这组《雨巷》画得太有味道了!把我们苏城的神韵都画活了!”
“李老师您好!谢谢您的肯定!”林溪连忙伸出手,脸上露出了真诚而略带腼腆的笑容。
“别客气!”李明远热情地说,“你的作品反响非常好!刚才还有几位藏家特意问起你。来,我给你介绍几位圈内的朋友和老师认识一下!”
林溪被李明远带着,穿梭在衣香鬓影的人群中。她有些拘谨,但努力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认真地听着李明远介绍各位艺术家、评论家和藏家。大家对她这个“独立艺术家”都很友善,对她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林小姐的画,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在年轻一代里很难得。”一位知名的老画家赞赏道。
“色彩运用非常舒服,意境营造得特别好!”一位画廊主点头。
“林小姐,我对你这幅《檐下蜗行》很感兴趣,不知道是否有意出售?”一位藏家询价。
林溪的心被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填满。这一刻,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挣扎、所有的伤痛,仿佛都得到了回报。她不再是依附于谁、被谁定义的“某某事件女主角”,她是艺术家林溪,她的价值,由她的作品定义!
闪光灯再次聚焦在她身上,记者们围过来采访。林溪深吸一口气,面对着镜头,用清晰而自信的声音,讲述着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对苏城的情感。她眼神明亮,笑容恬淡而坚定,散发着一种历经风雨后沉淀下来的从容光芒。
她成功了。靠她自己。
而在展厅二楼一个不起眼的、可以俯瞰整个开幕盛况的观景廊道里,顾深静静地倚着栏杆。
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身形挺拔,只是右手依旧习惯性地微微蜷着,似乎在忍耐着康复训练带来的不适。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目光却穿透楼下喧闹的人群,精准地、长久地锁定在那个穿着米白色连衣裙、正在接受采访的清丽身影上。
看着她脸上自信的笑容,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芒,看着她被众人认可和赞赏的样子……顾深的心口,涌动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骄傲,有酸楚,还有一种深沉的、难以言喻的落寞。
他知道,此刻站在光芒下的她,已经不再需要他的守护,甚至不再需要他的存在。她的翅膀已经足够坚硬,可以独自翱翔于这片属于她的天空。
他看着她从容地回答记者提问,看着她与藏家谈笑风生,看着她一步步走向她应得的荣耀和未来……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抹极淡、极苦涩的弧度。
这样,就很好。
看着她光芒万丈,而他,永远退守在阴影的角落。
这是他能为她做的,最后的、也是最好的成全。
他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个光芒四射的身影,仿佛要将这一刻的她,永远刻进心底。然后,他转过身,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身后昏暗的廊道,如同从未出现过。
楼下的喧嚣与光芒,与他无关。他的世界,只剩下手臂上那道狰狞的疤痕,和心口那片永恒的、为她保留的寂静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