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如意清冷的声音在山缝中回荡,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刚刚稍缓的紧张气氛瞬间再次绷紧。
所有人的目光——宁远舟的审视、于十三的好奇、甚至那名受伤护卫茫然的眼神——都聚焦在了苏小碗(杨盈)身上。
提前缩头?
躲开流矢?
苏小碗自己都愣住了。
刚才生死一线,她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跟上任如意和拼命逃跑上,根本无暇留意细节。
躲开箭矢?
那完全是身体下意识的反应,是人在极度危险下的本能闪避?
还是……她真的“看见”或者“预感”到了什么?
她自己都无法确定。
迎着任如意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苏小碗的心脏再次狂跳起来。
否认?
说自己没躲?
在场可能不止一个人看到了。
承认?
怎么解释?
又一个“直觉”?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血液似乎都冲到了头顶,让她脸颊发烫,但身体却因为后怕和寒冷而微微发抖。
她深吸了一口冰冷潮湿的空气,强迫自己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劫后余生的惊恐和一丝被质疑的委屈,声音有些不稳:
“我……我不知道……”
她先是下意识地否认,随即又像是努力回忆般,语无伦次地解释,
“当时太乱了……我只听到很尖的声音……好像有什么东西飞过来……我、我吓坏了,就……就缩了一下……是……是巧合吧?不然呢?”
她将一切归咎于恐惧下的本能反应,这是最直接也最难被驳斥的理由。
她的表情惊恐未定,带着恰到好处的茫然和脆弱,看上去完全就是一个被吓坏了的小姑娘。
任如意静静地看了她几秒,那双锐利的眼睛似乎想从她脸上每一丝细微的表情里找出破绽。
但苏小碗的表演(或者说,一半是表演,一半是真实的反应)天衣无缝。
半晌,任如意才缓缓收回目光,淡淡“嗯”了一声,不再追问。
但她眼底那丝疑虑,并未完全消散。
巧合太多,就不再是巧合了。
宁远舟的目光也从苏小碗身上移开,转而看向山缝外。
雨似乎小了一些,但夜色依旧浓重。
他沉声道:
“此地不宜久留。他们虽然暂时被引开,但很快会反应过来进行搜山。”
于十三凑到缝隙口小心观察了一下,接口道:
“头儿说的是。这帮人不像会轻易放弃的主。咱们得赶紧挪窝。”
他顿了顿,语气轻松了些,试图缓和气氛,
“不过话说回来,殿下您这运气可真不错,瞎躲都能躲开冷箭,说不定真有老天爷保佑呢?”
苏小碗勉强扯了扯嘴角,没说话。
宁远舟沉吟片刻,做出决定:
“我们不能回之前的窝棚方向,也不能往钱昭他们撤离的方向去。十三,你还能找到其他隐蔽的落脚点吗?”
于十三摸了摸下巴:
“往东南方向走,我记得有个地方,山崖下似乎有几个浅洞,或许能暂避一时,就是路程有点远,而且不好走。”
“就走那边。”
宁远舟果断道,
“抓紧时间休息一刻钟,处理伤势,然后立刻出发。”
那名受伤的护卫咬着牙,自己拔出了肩头的箭矢,幸好伤口不深。
于十三熟练地帮他撒上金疮药,进行简单包扎。
任如意则拿出水囊,递给苏小碗。
苏小碗接过,小口喝着冰冷的水,感觉稍微镇定了一些。她偷偷看向宁远舟,他正闭目养神,但紧蹙的眉头显示他仍在飞速思考。
她又看向任如意,对方正擦拭着短刃,侧脸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冷硬而疏离。
裂痕已经产生。
她之前种种不合常理的举动,加上今晚这“巧合”的闪避,已经让这两位最核心的人物对她产生了深深的疑虑。
信任如同脆弱的琉璃,出现了细微却难以弥合的裂纹。
但同时,她也看到了一丝微弱的火种。
宁远舟和于十三在关键时刻的救援,任如意即便怀疑依旧尽职的保护,还有那个受伤护卫毫不犹豫挡在她身前的举动……他们依然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守护着“礼王”的安全。
一刻钟很快过去。
“走。”
宁远舟睁开眼,率先起身。
一行人再次悄无声息地没入雨夜之中,朝着于十三所说的东南方向艰难行去。
前路未知,后有追兵,内部疑云丛生。
苏小碗沉默地跟在后面,心中的念头却愈发清晰:仅仅依靠小聪明和“直觉”是远远不够的。
她必须尽快获得他们真正的信任,或者……至少展现出足以让他们重视的价值。
否则,下一次危机来临,这脆弱的联盟可能不堪一击。
而此刻,她最担心的,还是被钱昭带走的元禄。
他的病情,能稳住吗?
他们,又是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