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的最后通牒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桑颖的心头。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剧本,一筹莫展。改,意味着背叛自己的创作理念;不改,意味着失去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就在她陷入两难之际,马嘉祺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在一次项目进度汇报会上,周总再次提出了商业化修改的要求,并且语气比上次更加严厉。他甚至带来了一份由公司团队草拟的“修改大纲”,扔在会议桌上,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马嘉祺身上。
“嘉祺啊,你是主演,也是这个项目的流量担当,你说说看,是不是应该按照市场需求来调整一下?”周总的语气带着一丝暗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马嘉祺身上。经纪人徐莹在一旁暗暗给他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得罪投资人。
马嘉祺沉默了几秒,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周总:“周总,我认为桑颖编剧的原剧本很好,不需要大改。”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周总的脸色沉了下来:“嘉祺,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市场数据摆在那里,甜宠、流量才是王道!”
“我知道市场需要什么,”马嘉祺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但我更知道,我们作为创作者,应该坚持什么。《未拆的信》的核心是真实和真诚,如果为了迎合市场而丢掉这些,那这个故事就失去了灵魂。我不想演一个没有灵魂的角色。”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桑颖,看到她眼中闪烁的惊讶和感动,继续说道:“而且,我相信桑颖的才华,也相信观众的审美。好的故事,永远不会缺少共鸣。”
马嘉祺的这番话,无疑是在公开场合,坚定地站在了桑颖这边。这不仅违背了公司的意愿,也得罪了手握资金的投资人。
徐莹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却又不好在会上发作。周总气得脸色铁青,拂袖而去:“好,你们等着!”
会议不欢而散。走出会议室,桑颖看着马嘉祺的背影,眼眶微微发热。她快步追上去,在无人的走廊里叫住他:“马嘉祺,谢谢你。”
马嘉祺停下脚步,转过身,对她笑了笑,那笑容不再是公式化的,而是带着一丝轻松和真诚:“不用谢,我只是说了我想说的话。”
这一刻,两人之间那层无形的墙,似乎被马嘉祺的勇气悄然击碎。他们的关系,也因此更近了一步。
为了让马嘉祺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桑颖邀请他一起去体验生活。这一次,他们去了城郊的一家敬老院。
敬老院里很安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老人们或坐着晒太阳,或三三两两地聊天。马嘉祺和桑颖陪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说话。
老奶奶很健谈,拉着桑颖的手,絮絮叨叨地讲着自己年轻时的事情。当她说到自己的儿子因为工作忙很少来看她时,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落寞。
“人老了,就像落了枝的叶子,盼着孩子们能多来看看,可他们都忙啊……”老奶奶叹了口气。
桑颖听着,心里有些发酸。她转头看向马嘉祺,却发现他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轮椅的扶手,肩膀微微颤抖。
那天离开敬老院后,马嘉祺一直很沉默。直到坐在回程的车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我奶奶……以前也住在这样的地方。”
桑颖惊讶地看着他。
“我爸妈忙,我从小是奶奶带大的。”马嘉祺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眼神悠远,“我刚出道那会,奶奶生病了,我忙着巡演、赶通告,很少有时间回去看她。有一次她住院,我答应了要去看她,结果因为一个临时的活动,又没去成……”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深深的自责和遗憾:“后来奶奶走了,我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我给她买了很多东西,钱也寄了不少,可我知道,她最想要的,只是我能多陪陪她……”
说到这里,马嘉祺的眼眶红了,一滴眼泪毫无预兆地滑落,砸在手背上。这是桑颖第一次看到他在自己面前落泪,不是舞台上为了渲染气氛的“深情”,而是真正的、不加掩饰的悲伤和愧疚。
桑颖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对不起,”马嘉祺擦了擦眼泪,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好久没跟人说这些了。”
“没关系,”桑颖轻声说,“谢谢你愿意告诉我。”
这次的经历,让桑颖更加理解了马嘉祺。他不仅仅是那个光芒万丈的顶流偶像,更是一个内心藏着遗憾和伤痛的普通人。而马嘉祺也因为这次坦诚的分享,觉得和桑颖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许多。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马嘉祺前经纪人(此处设定为张铭,非真实人物,仅为剧情需要)不知从哪里得知了马嘉祺和桑颖的事情,竟然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故意提及:“嘉祺现在啊,好像有了新的灵感来源,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听说和一位女编剧走得很近呢。”
这番看似无意的话,立刻在媒体和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马嘉祺 女编剧 关系特殊”的话题迅速发酵,各种猜测和报道铺天盖地而来。第一波舆论风暴,正式向他们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