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世间,无人能不为甄宓的倾世容颜而心动。那令人瞩目的美貌,于她而言,既是让她名扬天下的利器,亦是将她紧紧束缚、难以挣脱的沉重枷锁。
甄宓(洛神)“先生,我来隆中之前曾听到一段传闻,心中甚是疑惑,不知先生可否为我解惑?”
诸葛亮(孔明)“哦?有何疑惑?”
孔明轻笑问道。
甄宓(洛神)“听闻,似乎荆州牧大人请先生出仕而先生却回绝了,却是为何?”
“嗯………”孔明沉吟片刻,知道小姑娘心性直接并无恶意,再者他对她也颇有好感,便打算诚恳相待。遂正色道:
诸葛亮(孔明)“刘表此人,虽有好贤之名,却无用人之能,早年叔父携在下等兄弟去投奔于他,他并未起用叔父。如今三番四次延请,也非因识在下之才,不过因亮那几分虚名罢了,实是沽名钓誉之举。”
甄宓(洛神)“先生,恕宓儿直言。即便如先生所说,刘表也还是有可取之处,至少这荆州在他的治理下,甚为安定吧。”
甄宓道。
诸葛亮(孔明)“不错,他是有几分治理之才。但在这乱世之中,攻伐不断,他所持的‘保江汉间,观天下变’的策略,只能维持一时的太平。一旦战乱降临,便会土崩瓦解。北有强曹,南有悍孙,直待两者之一矛头相向,便是荆州易主之时。”
甄宓听到此处,似乎了明白一些。刘表只求自保不思进取,在这乱世之中迟早是要灭亡的,而此刻的太平,不过因强敌尚在他顾,不暇来取而已。孔明拒绝刘表,便理所当然了。
甄宓(洛神).“先生拒绝刘表,是因其无能,但先生何以不往江东?听尊友之言,尊兄似乎就在江东。”
甄宓又问道。
诸葛亮(孔明)“江东人才济济,岂独缺亮一人?”
孔明自嘲地笑笑,摆了摆手,似乎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
甄宓似懂非懂,说到底,她对世事并不了十分清楚,所好奇的不过是孔明此人。见孔明如此,便也不再缠问此事。想了想,又道:
甄宓(洛神).“先生,听说先生通晓兵法,宓儿跟着祖父也曾学了点皮毛,不知可否指点一二?”
诸葛亮(孔明)“我也不过是看了几本兵法著述,谈不上通晓,姑娘若真有意于此,需先熟读兵书,不知姑娘都读过哪些兵书?”
甄宓(洛神).“祖父曾为我详解《孙子兵法》、《六韬》,其它兵书尚未有缘拜读。”
诸葛亮(孔明)“舍下尚有另几本兵书,姑娘若有兴趣,可在舍下小住几日,抄录了去自行研读。”
言下之意,竟是愿“多留”甄宓在家中暂住。
甄宓心中自是一阵欢喜,脑袋如同啄米般轻快地点着,随即漾起一抹甜甜的笑容,娇声道:
甄宓(洛神).“先生对宓儿真好!”
说不出哪里不对,但嘴甜一点总是好的
诸葛亮怔愣了一瞬,随即无奈地笑了笑
*
阿三推门引甄宓进去之前,指着那后厅的一处处房间介绍道:“对面那间是东厢房,先生居住。这间小隔间是我住的。那间是先生的书房,大部分时间先生都在书房里头。而这西厢房惯常无人居住,只是先生的兄长和从弟偶尔会来暂住一两日。先生已吩咐我将这里打扫干净,姑娘可以放心住下,有什么吩咐再唤我便是。”
甄宓轻轻“嗯”了一声,笑着对阿三温和
道
甄宓(洛神).“你有什么事就先去忙吧,我自己看看。”
见阿口口下了,甄宓笑着摇了摇头,小小年纪,这不疾不徐的性子,怎么看着都像是染了孔明的性子一般。
听到对面的东厢房是孔明住的,再扫了一眼那宽大的书房,甄宓收回目光,当先一步踏进了西厢房的门槛,室内干净整洁,不大不小,墙角摆放着一架火炉,上面可以架暖炉,冬天用来暖手暖身最合适不过了。
第二日一早,甄宓便在一阵融融暖意之中清醒过来,她向来睡眠轻浅,所以醒得也还算早。
穿上衣服鞋子,下榻打开房门,让房间里透些新鲜的空气。眯起眼睛抬头看,晨曦之光暖洋洋地洒在院落里,心中一阵舒适。
一番梳洗之后,见阿三提着一件披风过来,还有几件女儿家的朴素衣裳,“甄姑娘.先生今晨交代让阿三在姑娘醒之后将这些交给姑娘。”
“有劳了。”甄宓证了片刻,接过衣裳,看了眼对面那紧闭的房门,疑惑问,“先生他……不在?”
阿三“先生他一早就出去了,约莫傍晚时分才会回来。”
这么久?会去哪儿?
甄宓没有再多问,只道了声谢,接着又笑说
甄宓(洛神).“你叫阿三是吗?从此以后不必那么生分,若是肯唤我一声洛神阿姊,也是可以的。”
阿三歪了歪脑袋,露出了笑容,语气活泼了不少
阿三“好呀好呀,草庐里多了一个洛神阿姊,这个隆冬就不会太清冷了。”
甄宓刮了刮阿三的鼻头,又笑
甄宓(洛神).“早看出你是个调皮的性子,左右也不过十岁左右,偏与我装沉稳,在我面前不比在你家先生面前,只管由着自己性子便好,可别沾了他的一丝不苟,那我每日面对的岂不是两座大佛?”
谁知阿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颇为赞同地点头
阿三“我家先生的确是清冷的性子,不过在他面前我还不至于太过拘束,洛神阿姊以后相处久了便会知道,我家先生可好相处了,哪怕是一尊大佛,也是一尊慈眉善目的大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