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风归雁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  短篇   

卷六(5)

风归雁

宫中夜宴,向来是权势与情感的角力场。

三日后,华灯初上,乾清宫张灯结彩,丝竹悠扬。新晋的十位妃嫔盛装出席,个个明艳照人,宛如御花园中争奇斗艳的牡丹。

沈倾城穿着一袭水蓝色宫装,发间依旧只簪着那支白玉簪,在珠光宝气的妃嫔中显得格外清雅。她安静地坐在德妃下首,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宴席,只见燕容恒坐在皇子席首位,正与身旁的二皇子低声交谈。

“沈良媛今日好生素净。”德妃轻声笑道,“不过这般打扮,反倒更显眼了。”

沈倾城谦逊低头:“娘娘过奖了,妾身不敢与诸位姐妹争艳。”

正说着,忽听内侍高唱:“皇上、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忙起身跪迎。永和帝今日面色稍霁,但眉宇间仍带着边关战事的忧色。皇后苏氏凤冠霞帔,仪态万方。

宴席开始,歌舞升平。酒过三巡,气氛渐热。李玉茹经禁足后今日特准出席,她坐在沈倾城对面,眼中隐有恨意。

“听闻沈良媛琴艺超群,何不献艺一曲,为陛下助兴?”李玉茹忽然扬声提议。

众妃嫔纷纷附和。沈倾城心知这是李玉茹设的局——若她拒绝,便是不敬;若她答应,又显得太过张扬。

永和帝似乎也来了兴致:“朕亦听闻沈太傅之女精通音律,今日便奏一曲吧。”

沈倾城只得领命,内侍抬上七弦琴。她静坐琴前,略一思索,指尖轻拨,一曲《平沙落雁》流淌而出。琴音清越,时而如雁鸣长空,时而如沙沙风响,将边塞苍凉与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曲终了,满座寂然。永和帝眼中闪过惊艳,叹道:“此曲只应天上有!沈良媛琴艺,果然名不虚传。”

皇后微笑点头,目光却若有所思地扫过燕容恒。只见燕王目不转睛地望着沈倾城,眼中满是欣赏。

李玉茹见状,嫉恨交加,又道:“沈良媛琴艺虽佳,却不知舞技如何?妾身愿献舞一支,请沈良媛伴奏。”

这分明是故意刁难。即兴伴奏,最是考验乐者的功底。

沈倾城尚未回答,燕容恒忽然起身:“父皇,儿臣近日得一古谱,名为《江山如画》,愿与沈良媛合奏,为宴助兴。”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皇子与妃嫔合奏,于礼不合。永和帝蹙眉,皇后却笑道:“皇上,今日是家宴,不必太过拘礼。臣妾也想听听这《江山如画》呢。”

永和帝这才点头准许。

燕容恒取过玉箫,与沈倾城对视一眼,二人心有灵犀般同时起音。琴箫合鸣,如流水遇知音,将一幅锦绣江山画卷徐徐展开。琴声厚重如山川,箫音清越似流水,配合得天衣无缝。

席间,二皇子燕容铭冷眼旁观,手中的酒杯越握越紧。他是贵妃所出,一直视燕容恒为最大竞争对手。如今见燕容恒明显对沈倾城有意,而沈倾城又是太傅之女,若得沈家支持,燕容恒的储君之位更是稳固。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永和帝大悦,赏了沈倾城一对翡翠玉镯,燕容恒一柄玉骨扇。

宴至中场,沈倾城更衣离席,行至御花园透气。月华如水,洒在亭台楼阁上,恍若仙境。她站在九曲桥边,望着水中明月倒影,不禁想起陆明轩。不知此刻,他是否也在边关望着同一轮明月?

“沈良媛好雅兴。”一个温和的男声自身后响起。

沈倾城转身,见是二皇子燕容铭,忙行礼:“参见二殿下。”

燕容铭虚扶一把,笑道:“不必多礼。方才良媛与三弟合奏,真是珠联璧合。”

“殿下过奖了。”沈倾城谨慎应答。

“良媛可知,三弟为何对你如此特别?”燕容铭忽然压低声音,“因为他需要沈太傅的支持。我们这些皇子,婚姻大事从来不由己,皆是政治筹码罢了。”

沈倾城心中一凛:“妾身愚钝,不知殿下何意。”

燕容铭轻笑:“良媛是聪明人,应当明白。三弟能给你的,我同样能给,甚至更多。”他意味深长地看她一眼,转身离去。

沈倾城呆立原地,心中波澜起伏。燕容铭的话虽直白,却不无道理。在这深宫之中,真情几分,利用几分,谁能说得清?

“他与你说了什么?”燕容恒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急切。

沈倾城转身,见燕容恒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身后,忙道:“二殿下只是称赞方才的合奏。”

燕容恒面色稍缓,沉默片刻,忽然道:“我向父皇请旨了。”

沈倾城心中一紧:“请什么旨?”

“求他赐婚,许你为燕王妃。”燕容恒目光灼灼,“父皇没有立即答应,说要问过你的意思。”

上一章 卷六(4) 风归雁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卷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