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风归雁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  短篇   

卷六(31)

风归雁

冬至宫宴的鎏金穹顶下,暗流已化为惊涛。雍帝那句“靖王妃需留京为质”如冰锥悬顶,而萧景珩握紧她的手,眼底是破釜沉舟的决绝。三更鼓响,靖王府寝殿内红烛高燃,沈清漪为他卸下冠冕,铜镜映出后背崩裂的伤口。她以银刀剜去腐肉,药粉洒下时,他肩胛肌肉猛然绷紧。

“殿下若信妾身,”她忽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三日内必有转机。”

萧景珩转身凝视她,烛火在瞳孔深处跳跃:“你要做什么?”

“偷天换日。”她解开发髻,青丝泻满他膝头,“妾身幼时随外祖研习易容术。明日殿下出征,妾身扮作医官随行。府中‘王妃’自有替身假扮。”

他猛地攥住她手腕:“欺君是死罪!”

“所以殿下需活着回来。”她仰头,泪痣在灯下盈盈欲坠,“否则妾身只能黄泉谢罪。”

更漏滴尽时,她为他系上护心镜。镜面映出两人交叠的身影,像一幅褪色的古画。萧景珩突然塞来一枚温热的和田玉:“母妃遗物,可辟百毒。”

雪夜潜行

子时雪急,铁骑踏碎琼瑶。沈清漪望断官道,转身变作眉目平庸的军医。而在千里之外的北境,真正的杀机才刚拉开序幕。替身“王妃”在靖王府深居简出,而她混入辎重车队,粗布麻衣难掩周身药香。萧景珩刻意冷淡,却总在深夜巡营时,将一包桂花糖搁在她药箱上。

北境风寒如刀,抵达凉州那日,烽火台狼烟冲天。探马急报:戎族五万精锐夜渡沧澜江,先锋已破黑水关!萧景珩即刻升帐点将,沈清漪在伤兵营熬煮金疮药,忽见周明德遗书中提及的“玉簪花根茎”在热水里浮沉——遇热竟渗出诡谲蓝汁!她心下一凛,将此物混入解毒汤剂,喂给重伤的斥候。半刻钟后,斥候呕出黑血,胸口箭伤却停止溃烂。

“以毒攻毒?”萧景珩不知何时立在帐外,玄甲覆霜。

沈清漪递过药碗:“戎族箭镞淬了‘相思引’变种。此毒遇热则狂,但玉簪花汁反能克制。”她指尖点向地图上戎族大营方位,“下毒者知北地苦寒,特将毒方改良。若妾身所料不差,太子妃母族经营的药材商队,今春曾大量采购玉簪花根。”

萧景珩眸色骤深。他召来心腹,耳语片刻。当夜,三名暗卫潜入敌后,三日后带回戎族军师与东宫往来的密信——赫然盖着太子私印!

金殿血夜

腊月初八,宫变猝然而至。太子趁雍帝病重,矫诏包围乾清宫。靖王“重伤垂危”的假讯传回京师,沈清漪的替身被东宫侍卫“请”入宫中。真正的沈清漪却随萧景珩轻骑简从,抄密道直抵皇陵。

苏太妃在此清修十载,见到二人毫不意外。她取出先帝密匣,内藏废太子诏书与调兵虎符:“陛下早知太子勾结戎族,隐忍至今只为引蛇出洞。”苍老指尖抚过萧景珩眉骨,“你眉眼像极你母亲……她当年并非病逝,而是为护这份诏书,被德妃鸩杀。”

风雪夜,皇陵钟鸣九响。萧景珩持虎符调集京畿大营,沈清漪则凭太医署令牌直入宫闱。乾清殿内烛影摇红,太子正逼雍帝写传位诏。沈清漪假意献上“靖王首级”,在太子俯身查验时,银针直刺其风池穴!

“逆子!”雍帝猛然掀被坐起,哪还有病弱之态?殿外杀声震天,萧景珩率玄甲军破门而入。太子瘫软在地,狂笑不止:“父皇可知……七弟的真实身世?他根本不是苏太妃所出,而是北戎公主之子!”

朱墙日暖

真相如惊雷炸响。三十年前,北戎公主和亲途中被德妃设计堕胎,偷换婴孩。萧景珩生母实为戎族圣女,而苏太妃为保皇室颜面,忍痛将他认作亲子。这场持续两代的阴谋,终在血泊中落幕。

新帝登基那日,雪后初霁。萧景珩册封沈清漪为后,却将凤印与她时低叹:“朕要你执掌的不仅是后宫。”他指向朱墙外万里山河,“太医院、织造局、漕运司……凡涉民生处,皆需你耳目。”

柳如烟毒解后执意离宫,临行前将一枚绣囊塞给沈清漪:“姐姐可知,周明德是我生父。他受太子胁迫下毒,临终前让我将此物交你。”绣囊里褪色的香囊,正是当年灯会少年遗落的玉佩配饰!原来看似阴差阳错的姻缘,早有命定丝线牵连。

暮春三月,沈清漪在御花园教小皇子辨药。萧景珩下朝归来,从背后环住她,下颌轻抵她发顶:“今早廷议,老臣们又催选秀。”

她捻碎薄荷叶,清冽香气漫开:“陛下准了便是。”

他低笑,吻她耳尖:“朕已驳回。此生有医仙圣手为伴,足矣。”

斜阳将双人身影拉长,覆满朱墙深影。最高处的寒凉,终被相携的暖意融化。

〔第六卷完〕

上一章 卷六(30) 风归雁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卷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