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有什么话说?”
“这…谁知道,你是不是提前知道了考题?”
“今年科举,义父未曾出面,义父乃是翰林院内阁首辅,也是当朝太傅,名下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这么说难道是在质疑翰林院内阁首辅的人品。”
“江大人可是好人啊,他不仅资助贫困的孩子读书习字,以往旱灾的时候还会搭棚施粥。”
谢鸾等人不再理会身后的纷扰。
“真没想到今日还会有如此一遭。”
陆瑞文附和着:“是啊是啊,不过真的没想到,谢小兄弟的文章才略如此高超,在下着实佩服。”
谢鸾转过头,对着两人笑了一下: “承让,日后还请两位多多关照。”
………
一年后。
谢鸾已经是正三品大理寺寺卿,从从五品官员变为正三品只用了一年时间。
皇帝元稹则靠坐在床边,看着下方的重臣。
“咳咳,朕只怕是时日无多,今日召众爱卿来此,也是为了商讨之后之事。”
“陛下,龙体康健,必然不会有损。”
“咳咳,众爱卿不必再劝,朕心意已决,太子得才兼备,早已是未来储君不二人选,只是太子年幼,朕总是放心不下,还望各爱卿能够尽力辅佐太子登基。
江爱卿已经教导太子两年,太子的成长也离不开江太傅的悉心指导,现封江太傅为帝师,有教导鞭策之责。”
江远贤跪下行礼 :“臣惶恐。”
“江爱卿的才学能力是众所周知的,你能当此大任。”
江远贤行礼: “臣谢陛下赏识。”
“大理寺寺卿谢鸾。”
谢鸾连忙上前行礼:“臣在。”
“在14年前,国师就曾预言将会有天降能人拯救于景朝于危难,你是国师亲自选定的人,朕本不相信这些虚假之事,可你的能力着实出众,又救朕于危难之中。
朕特封你为本朝第一位正一品丞相,有执掌六部之责,管教太子,在太子有足够的治理之能前,辅佐太子登基,稳固帝位,为太子先生,教导治国理政。”
几名老臣听到这话,震惊的张大了眼睛,刚刚的封帝师不足为奇,可如今的丞相,况且谢鸾今年才14岁:“陛下,这不可,我朝历代未曾设置丞相一职。”
“朕心意已决,谢爱卿这一年里的功绩数不胜数,朕实在想不到,更适合的人选。”
元稹则拿出一块黑色令牌,这上面刻着繁琐的图案,通体呈墨色,一看就是块不可多得的好玉:“朕特赐玄铭令,可号召五千大军。”
在场的众人听到这话,不禁惊恐地看向元稹则: “陛下,这有违王法。”
“朕乏了,众位退下吧,谢爱卿留下。”
众大臣只能无奈退下:“是。”
独留谢鸾跪在原地。
元稹则神色不明的看着谢鸾:“起来吧,坐。”
这时宫女端进来一杯茶,放在谢鸾旁边的小桌子上。
谢鸾看向床上靠着脸色苍白的陛下:“陛下,臣无法接此大任。”
“爱卿,无人能比你更完美的接受这个责任,你的才能无人能够媲美,朕相信你能够肩负大任。”
“臣愚钝,不知治国之道,无法教导太子,无法兼任六部。”
“朕的旨意已下。”
谢鸾看着元稹则一脸坚定的样子,喝了口旁边的茶,起身行礼跪下:“谢陛下赏识,臣领旨谢恩。”
元稹则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