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本书标签: 古代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第十七章)书册如山

我坐在青石板上,月白锦袍的裙摆铺散开来,沾了草屑的布料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白,倒真像朵被风揉乱了花瓣的白梅。脸上瞧着平静无波,指尖却在悄悄掐着掌心——方才那声“鬼呀”喊得太丢人,此刻心里正翻江倒海,把虎哥和赵括的祖宗十八代裹着糖葫芦串骂了百八十遍:你奶奶个三角篓子!大清早装什么凶神恶煞,甜的齁人也就罢了,这吓破胆的酸劲儿,倒把我十五岁的脆生生嗓音给逼了出来!

偏这嗓音还带着几分没睡醒的软糯,混着平日读书养出的文气,竟把心里的嘀咕漏了半截在空气里。

“你奶奶个……三角篓子?”虎哥摸着络腮胡,瞪圆了铜铃眼,一脸茫然。赵括也愣住了,手还停在下巴上,方才那点戏谑全变成了诧异——他们还是头回听见我说话,这声音清凌凌的,像山涧泉水撞在玉石上,和我平日闷葫芦的样子实在对不上号。

“原儿!”屈由慌忙蹲下身,大手“啪”地捂住我的嘴,指腹蹭着我发烫的脸颊,急得额头冒汗,“哥知道错了,你可别吓哥!摔傻了咋整?回去爹非扒了我的皮不可!”

我猛地从地上弹起来,甩开他的手时带了点气劲儿,袍角扫过地面,带起一阵尘土。“你胡说什么呢!”话刚出口,就听见“哗啦——”一阵乱响,袖子里藏着的书册像下饺子似的往外掉,线装的纸页在石板上叠叠层层,转眼堆成了座小山。

那些都是我熬夜写的册子。最顶上那本蓝布封皮的,赫然写着“诈骗手册”四个小楷——我早从史书上读透了,楚王日后会栽在诈骗小计上,这册子原是想偷偷给军中相熟的老将,里头每页都记着民间听来的骗术故事,附了破解的法子。昨儿宫宴上闹了那出,倒把这桩事忘得一干二净。

再往下翻,还有米黄封皮的“反小人手册”,朱红封皮的“别做小人指南”,最厚的那本墨绿封皮上,“止内讧策”四个字格外醒目——是写给朝堂上那些整日勾心斗角的大臣的。

李信最先回过神,看着那堆书册,忍不住撇了撇嘴:“果然是书呆子,出门都带着这么多书,真是……奇葩。”

虎哥蹲下去,粗粝的手指戳了戳最上面的册子,抬头问:“这白面馒头……哦不,原弟,带这么多纸疙瘩干啥?能吃吗?”

赵括也凑过来,指尖捏起一本“诈骗手册”,翻了两页,眼里闪着好奇:“这字写得倒秀气,是你自己写的?”

屈由早惊得说不出话,半晌才指着那座“书山”,声音发颤:“原儿……这些……都是你写的?”

我没应声,弯腰开始拾掇。他们四个见状,也慌忙蹲下来帮忙,手指碰着纸页时都带着点小心翼翼。我从中抽了四本牛皮封皮的册子,递过去时,李信吓了一跳,指着自己的鼻子:“我……我也有份?”

我点头,把册子塞进他手里。封面上“兵书手册”四个字旁边,还小楷批注着“三十六计”。虎哥、赵括和屈由手里的,也是一模一样的版本。

他们捧着册子的手都在抖。要知道,这《三十六计》的真本藏在君王内库,寻常人连见都见不到,他们哪里想到,我这看似文弱的书生手里,竟有这样的宝贝。

只有我自己清楚,这些不过是现代图书馆里随处可见的典籍,我不过是过目不忘,凭着记忆誊写下来罢了。

“原儿,这书……真给我们了?”屈由摩挲着封皮,眼里满是不敢置信。

我“嗯”了一声,转身对着还在发愣的虎哥和赵括,故意板起脸,声音却还有点发飘:“不过嘛——”

两人齐刷刷抬头看我。

“下次别这么吓人了。”我撇撇嘴,想起方才那两张大脸,还是有点发怵,“我当真是……见鬼了呢。”

虎哥挠挠头,嘿嘿笑起来,络腮胡都跟着抖:“成成成!下次我离远点看!”赵括也跟着笑,眼里的戏谑变成了真切的热络——这堆书册,倒像座桥,把我们之间那点尴尬和生分,轻轻巧巧地拆了去。

上一章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