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宴间匣启风波起
大君折返玉花厅时,席上大臣们已喝得半酣,不少人脸颊泛红,说话都带了些酒气。皇后正端坐在侧,见他回来,便亲手沏了杯碧螺春递过去,青瓷茶盏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大君接过抿了一口,眉尖忽然微蹙——茶温略烫了些,他随手将茶盏搁在案上,目光扫过席间时,落在了那只装着屈原贺礼的红漆木匣上。
那匣子小巧精致,边角镶着细银纹,先前被马公公呈上来后还没开封,此刻在满桌杯盘间倒显得格外惹眼。大君指尖敲了敲案沿,转头对皇后笑道:“皇后,屈家二公子送来的这匣子,你就不好奇里头藏着什么?”
皇后执起茶筅轻轻搅动着碗中残茶,眼尾弯出一抹浅笑:“大君若好奇,打开瞧瞧便是。”
大君听得乐了,依言伸手拿起木匣,指尖拨开搭扣时“咔哒”一声轻响,在喧闹的席间竟也清晰。众人的目光本就随着大君动静飘着,此刻见他开匣,连带着那些醉意浓的大臣都稍稍直了直腰——方才屈原怼子兰那出还没消化完,谁不好奇这闷葫芦公子会送什么贺礼?
匣盖掀开的瞬间,里头并非金玉古玩,只静静躺着本线装册子,封面是素净的米白宣纸,上头用蝇头小楷写着四个大字:《诈骗手册》。字迹清隽挺秀,笔锋带着少年人的劲峭,却又端端正正,竟比朝中几位大儒的手迹还要耐看,通篇瞧下来,连个墨团错字都寻不出。
大君随手翻开一页,只见每页上半段是小故事,讲的竟是些“以虚张声势哄骗商贩让利”“借旁人争执浑水摸鱼换好物”的门道,下半段还配着几笔简笔画:或是个小吏眯着眼揣着算盘,或是个货郎叉着腰跺脚,线条虽简,却把情态画得活灵活现。
斜对面的子兰本就因先前被怼憋着气,此刻见了册子名,又瞥见大君翻页时带笑的眼,红着脸嗤道:“什么玩意儿?黄口小儿弄些上不得台面的伎俩,也敢拿来当贺礼,分明是糊弄大君!”
他话音未落,皇后已凑过去看了两页,又随意翻了翻后几页,指尖在“借刀杀人进阶——借力打力赚差价”那页停了停,抬眼对大君道:“大君,这手册虽瞧着‘贱’,却处处是机灵心思,臣妾瞧着甚是喜爱。可否允臣妾抄录一本,带回宫去细细看?”
“要抄便快些。”大君把册子往她那边推了推,眼尾还沾着笑意,“仔细着些,别折了页角,抄完了还得给孤留着看呢。”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静了静。方才还醉醺醺的大臣们酒意醒了大半,一个个伸长脖子往主位那边凑,连呼吸都轻了些——能让大君和皇后这般上心的册子,到底写了些什么?
武将席那边,罗将军忽然“嘿”了一声,粗着嗓子开口:“这小书算什么?老夫家里也有一本类似的!”
子兰当即嗤笑:“罗将军怕不是喝多了胡言乱语?方才屈二公子才把这册子拿出来,你转头就说家里有,当谁信?”旁边几位文臣也跟着附和:“是呀罗将军,莫不是醉糊涂了?”
罗将军被激得脖子一梗,拍着桌子道:“你们不信?黑!老夫这就拿给你们看!”说着便往怀里掏,不多时摸出本牛皮封皮的小册子来——正是前几日屈原去罗府时,塞给虎哥的那本《三十六计》兵书手册,说是“见面礼,闲时瞧瞧”。虎哥年纪小还没瞧明白,昨夜罗将军见儿子睡得沉,便偷偷拿过来翻了翻,今日进宫赴宴竟顺手揣在了怀里。
他把册子往桌上一放,武将们顿时炸开了锅。赵将军先凑过去,拍着罗将军肩膀嬉笑道:“罗兄,让兄弟瞧瞧呗?我前几日在大军书房翻遍了兵书,也没见过这般小巧的册子!”李将军也跟着凑上前:“是呀罗兄,咱们可是过命的兄弟,你还能藏着不成?”
罗将军被众人围着,嘴角压不住地往上翘,却故意板着脸道:“你们当就我家虎哥有?赵兄、李兄,你们问问自家小子去!前几日我回府时,正见赵公子、李信都在我府里呢,他们手里也各有一本——许是你们家小兔崽子藏着没说罢!”
他顿了顿,想起前日的事又补了句:“我初见虎哥拿这册子时,还当是这臭小子胆大包天,偷了大君书房的孤本兵书呢,当场就把他训了一顿,后来才知是屈二公子送的……”
武将席上闹哄哄地抢着看册子,文臣们却都愣在原地——谁能想到,那个平日里闷得像块玉的屈家二公子,竟悄不声地给小辈们送了这些“宝贝”?连子兰都哑了声,先前那点讥讽早被惊得没了影,只怔怔望着武将们手里的册子,半晌说不出话来。烛火在席间跳着,方才还只论生辰贺寿的宴,倒因两本小册子,生出了满席的风波与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