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本书标签: 古代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第三十四章)睡闯朝堂惊众臣,手札堆山解红潮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楚宫早朝的氛围便透着股不同寻常的滞涩。昨日宫宴上,屈原献上《诈骗手册》得大君青眼,连带着赵、罗、李三位将军家的稚子,也因那几本童趣盎然的《兵书手册》获了赏赐。此事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余下大臣瞧着别人手中有“稀罕物”,自己却两手空空,心底的落差顿时翻涌成不满。

头天散了宫宴,这群人便堵在殿外不肯走,围着大君软磨硬泡,非要讨个说法。谁知这股怨气竟攒到了早朝,张御史率先出列,捧着朝笏躬身奏请,直言屈原所献手册“(轻佻)”,恐坏了朝堂风气,要弹劾他“误导君上”。

这话刚落,武将堆里便炸了锅——支持屈原的几位将军当即反驳,说手册里藏着巧思,怎算轻佻?文臣与武将各执一词,吵得唾沫横飞,连殿外的晨光都似被这股火气烘得发烫。大君坐在龙椅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耐着性子听了半柱香,终于按捺不住,沉声道:“够了!传屈原生来!”

旨意传到屈府时,我正裹着锦被在床上呼呼大睡,梦里还在琢磨新一本手册的封面该画些什么。迷迷糊糊间,只觉胳膊被一股蛮力拽住,睁眼时已被两个身着玄甲的侍卫一左一右架了起来。他们动作利落得不容分说,连我蹬掉的绣鞋都没顾上捡,径直往门外拖。

“你们这是做什么!”母亲闻讯赶来,鬓发还沾着晨起梳理的碎发,见我被架着走,急得上前想拦,“我儿还没醒透,你们要带他去哪里?”

侍卫脚步没停,只回头丢下一句“大君急召,耽误不得”,便架着我穿过庭院。晨露打湿了我的白色拖地长袍,衣摆上绣的云水纹蹭过青石路,沾了些草屑也无人理会。我被晃得昏昏沉沉,还没理清头绪,已被推进了朝堂。

刚踏进门,架着我的侍卫忽然手一松——我重心不稳,“咚”地摔在冰凉的金砖地上,眼睛还闭着,只觉后脑勺一阵发麻。长袍散开,像片白云铺在地上,束发的玉簪也松了,青丝顺着肩头滑落,铺满了半片地砖。

“嘶……”我被摔得蒙了,下意识伸手撑地,指尖却触到了几个硬邦邦的东西。紧接着,“哗啦啦”一阵响,藏在宽大袖筒里的手札全滚了出来——有巴掌大的《别做小人手杖图谱》,线装的《别内耗心法手册》,还有封皮画着鬼脸的《沉默对付小人指南》、写着朱红大字的《吵架必赢话术》,连那本刚写好的《怎么获得小人信任秘录》也掉了出来。

十几本手札在地上堆成一座小山,纸页被穿堂风卷得轻轻颤动。我终于睁开眼,脑子一片空白,只揉着发疼的膝盖慢慢站起来。看着满地的手札,嘴角控制不住地抽了抽:我不过是在屋里睡了个觉,怎么一觉醒来就到了朝堂?难道睡觉也犯了楚律不成?

“原儿!摔疼了没有?”屈大司马(父亲)的声音率先传来,他快步走到我身边,伸手想扶我,目光扫过地上的手札时,眉头微微一皱。

我没说话,只站在原地,听着身后文臣们的窃窃私语渐渐变大。有个穿青袍的文臣指着地上的手札,声音尖细得像根针:“诸位请看!这就是屈二公子的‘大作’!我楚国臣子当以家国为重,他却整日琢磨这些旁门左道,还敢带到朝堂之上,简直是对礼法的亵渎!”

这话像把钥匙,忽然打开了我混沌的脑子。我转头看向说话的文臣,又扫了眼两边的官员——文臣们大多面带愠色,武将里除了赵、罗、李三家的人,其余也都眼神复杂。我心里忽然明了,轻嗤一声:“哦?我当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诸位没拿到手册,眼红病犯了啊。”

“你胡说什么!”张御史气得吹胡子瞪眼,“我等是为朝堂纲纪着想,怎会是……”

“不是吗?”我打断他,弯腰蹲下身,手指点着地上的手札数了数,“昨日大君和三位将军家的小公子各得一本,算下来,在座想讨说法的文臣武将,总共是六十三人吧?”

众人愣了愣,竟没人反驳。我笑着拿起两本手札,举在身前晃了晃,声音清亮地传遍大殿:“正好,我这里有六十五本手札,多出来的两本,就当是给诸位的‘赔罪礼’。想要的,自己来拿便是——吵了这半天,难道就为了跟几本手札置气?”

话音落下,朝堂上忽然静了下来,连方才吵得最凶的几位大臣,也盯着我手中的手札,眼神里多了几分迟疑。

上一章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我屈原在战国当领导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