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脉理藏真
梅雨季渐歇,暑气开始在江南的街巷间蒸腾。周闵月坐在医馆角落,翻看着手中的安神茶包说明书,眉头越皱越紧。她对照着《本草纲目》,逐字核对上面的药材成分,目光突然定在“远志”二字上——按古籍记载,此药需用甘草水炮制方能去毒,而同仁堂的包装上并未注明炮制方法。
张凌赫在研究什么?
张凌赫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手中端着两杯 freshly brewed 药茶,热气袅袅升腾间,薄荷与陈皮的清香四溢。
周闵月下意识将笔记本藏在身后,耳尖微微发烫
周闵月没什么,随便看看
张凌赫挑眉,轻笑一声,将其中一杯茶推到她面前
张凌赫这是用荷叶、决明子泡的,消暑又明目。不过,我看周大记者似乎对我们的安神茶包更感兴趣?
被说中心事,周闵月索性拿出笔记本
周闵月张大夫,你们的安神茶包里的远志,标注中没有提及炮制方法。但《本草蒙筌》记载,远志‘去心用之,否则令人闷’,生品刺激性强,必须用甘草水制。
张凌赫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起身引她到药房深处
张凌赫周记者,看来你这几天跟我学的药材知识,都没白记。
他打开贴满标签的陶罐
张凌赫看,这就是炮制过的远志。每味药材从净制、切制到炮炙,我们都遵循古法
他捻起一片泛着淡淡甘草色的远志,递到周闵月面前
张凌赫闻闻看,炮制过的远志,气味更柔和。
见周闵月凑近轻嗅,他又取来清水,将生远志与炮制过的药材分别投入
张凌赫仔细观察
只见生远志投入水中后,水面立刻浮起白沫,而炮制过的药材入水,却澄澈如常。
张凌赫看到了吗?
张凌赫解释道
张凌赫这白沫就是生远志中的刺激性成分,未经炮制直接入药,确实可能引起不适。而我们的安神茶包,用的都是严格炮制后的药材
周闵月咬着唇,有些不好意思
周闵月是我误会了
张凌赫做记者,保持质疑是好事
张凌赫笑着说,眼中满是温柔
张凌赫但中医用药,讲究‘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每一个环节都有其道理。就像这安神茶包,看似简单的几味药材,实则是根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安神定志丸改良而来,君臣佐使,缺一不可。
两人正说着,前厅突然传来喧哗声。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哭闹着要退药,称孩子服用止咳散后上吐下泻。张凌赫脸色骤变,快步上前
张凌赫孩子什么症状?服用了多少?最近饮食如何?
妇人抽泣着说
病患从昨天开始就吐,药吃了大半包。这两天就吃了些西瓜、冰淇淋。
张凌赫仔细查看孩子舌苔,又询问饮食细节,突然转向药童
张凌赫今早抓药时,是不是用了新到的川贝?
药童慌张点头。张凌赫立刻翻出药材,拈起少许粉末置于舌尖,脸色瞬间阴沉
张凌赫这是浙贝母冒充的川贝!
他转头向妇人解释
张凌赫川贝润肺止咳,浙贝母清热散结,药性寒凉。孩子本就脾胃虚寒,又吃了生冷食物,误用浙贝母,自然会呕吐腹泻。
说着,他重新写下了药方
张凌赫用党参、白术、茯苓健脾止泻,再加上紫苏叶、生姜解表散寒。记住,孩子脾胃娇嫩,用药一定要谨慎。
他又特意叮嘱药童
张凌赫去厨房煮些山药粥,给孩子调理脾胃。
等妇人千恩万谢地离开,张凌赫对着那批假药长叹
张凌赫如今药材市场鱼龙混杂,桔梗染色、柴胡掺草屡见不鲜。有些人为了利益,连孩子的药都敢造假
他转头对视上周闵月的视线
张凌赫周记者,我想让你报道的,不是某个茶包的真假,而是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困境。我们需要更多人关注,守护这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
周闵月望着他眼中的坚定,用力点头
周闵月我会的。这次,我要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中医。
————————————

作者本章结束,下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