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浮灯劫
本书标签: 古代  双女主  古风 

卷二(23)

浮灯劫

朔州城的春天来得迟。庭院里的桃树刚刚冒出嫩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杨婧坐在石桌旁,仔细研磨药材。三个月过去了,杨簪英的伤势已无大碍,但仍需每日换药。

"又在捣鼓你的药?"杨簪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杨婧回头,看到师父一身素白练功服,手持银枪站在廊下。阳光透过新发的嫩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支曾令敌军闻风丧胆的银枪,如今成了她练功的辅助——箭伤初愈,右臂还不能完全发力。

"师父怎么起来了?"杨婧连忙起身相迎。

"躺久了骨头都酥了。"杨簪英走到石桌旁,拿起一株药材闻了闻,"这味道...不是军医给的方子?"

"嗯。"杨婧点头,"我加了几味药,能促进伤口愈合。"她没有说这些知识来自六百年后的现代医学。

杨簪英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你的医术...总是与众不同。"

自从那场生死之战后,两人的关系微妙地改变了。杨簪英不再自称"本将",言谈间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温和。而杨婧则更加自然地表达关心,不再时刻谨守师徒之礼。

"今天感觉怎么样?"杨婧轻轻碰了碰杨簪英的右肩。

"好多了。"杨簪英活动了下手臂,"来,陪我练练。"

她走向庭院中央,银枪在手中转了个漂亮的枪花。杨婧跟上去,手持木剑站到对面。这是她们近期的日常——通过温和的对练帮助杨簪英恢复臂力。

"第一式,青龙探爪。"

杨簪英起手,枪尖如游龙般探出。杨婧侧身避让,木剑斜挑。两人你来我往,动作如行云流水。三个月的朝夕相处,让她们的招式几乎心意相通。

"你的剑法更精进了。"练完一套,杨簪英微微喘息着评价。

"是师父教得好。"杨婧笑着递上汗巾。

杨簪英接过汗巾,突然说:"朝廷来旨,召我回京。"

杨婧的手顿在半空:"什么时候?"

"三日后。"杨簪英望向远方,"赵明德通敌的证据已经呈递朝廷,皇上下旨恢复我的官职,并召你一同进京受赏。"

杨婧沉默片刻:"师父...我可能等不到那天了。"

"什么意思?"杨簪英猛地转头。

"这段时间,我时常感到一种奇怪的拉扯感。"杨婧轻声解释,"就像有什么力量在召唤我回去。最近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杨簪英的瞳孔微微收缩:"你要...回到未来了?"

"我不确定。"杨婧摇头,"但我觉得,分别的时刻快到了。"

一阵风吹过,桃花纷纷扬扬落下。两人站在花雨中,一时无言。

"进屋吧,我给你看样东西。"杨簪英最终打破沉默。

内室里,杨簪英从箱底取出一个檀木匣子。打开后,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纸张,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配有精细的人形图示。

"这是..."杨婧小心地拿起一页。

"'杨氏十二式'的完整图谱。"杨簪英声音柔和,"我花了三个月时间整理完成。从起手式到变化招,都记录在这里。"

杨婧一页页翻阅,发现其中不仅包含原始版本,还融入了她带来的后世改良。每一式旁边都有详细注解,有些地方甚至用红笔标出了"婧注"二字。

"这是我们共同的心血。"杨簪英注视着她,"我希望你能带回去,让六百年后的武者也能学到真正的'杨氏十二式'。"

杨婧眼眶发热:"我会的。我保证。"

"还有这个。"杨簪英从颈间取下一枚玉佩,"杨家祖传的玉佩,一共两枚。这一枚给你。"

玉佩温润如水,正面雕着精致的凤纹,背面刻着一个小小的"杨"字。杨婧小心地接过,感受到上面残留的体温。

"太贵重了,我不能..."

"收下。"杨簪英打断她,语气不容拒绝,"就当是...师徒信物。"

杨婧不再推辞,将玉佩贴身收好。两人目光相接,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法言说的情绪。

上一章 卷二(22) 浮灯劫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卷二(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