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梨树枝桠,在青石小径上洒下斑驳光影。镇北将军府的后花园里,一树树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朵映着朱红的廊柱,为这场春日宴添了几分喜庆。
"听说今日宁远侯世子也会来呢。"一个穿着鹅黄襦裙的少女掩唇轻笑,眼睛不时瞟向花园入口。
"可不是,楚家那位嫡小姐今日怕是要好好表现一番了。"旁边绿衣少女低声附和,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
她们口中的楚家嫡小姐楚清韵,此刻正独自坐在花园深处的凉亭中。她身着淡青色罗裙,衣襟上绣着银线暗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一双素手轻抚琴弦,清越的琴音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却又在最高处戛然而止。
"这曲《高山流水》终究是弹不出伯牙子期的意境。"楚清韵轻叹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琴弦上的一道细微裂痕。
"姑娘的琴艺已臻化境,何必自谦如此。"
一道清亮的女声从亭外传来,楚清韵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月白色衣裙的少女站在台阶下,正含笑望着她。阳光穿过她发间的玉簪,在她精致的脸庞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楚清韵微微一怔,随即起身行礼:"这位小姐是..."
"礼部尚书之女沈清梧,冒昧打扰姑娘雅兴了。"少女回礼,声音如山间清泉般悦耳。
"原来是沈小姐。"楚清韵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早闻沈小姐才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沈清梧唇角微扬:"楚小姐谬赞了。方才被琴音吸引而来,不知可否有幸听完整曲?"
楚清韵正要回答,花园那头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两人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华服少女簇拥着一位锦衣公子向这边走来。
"姐姐原来躲在这里。"为首的红衣少女笑吟吟地开口,眼中却无半点笑意,"母亲正四处寻你呢,宁远侯世子到了,你还不快去见礼?"
楚清韵面色不变,只是指尖微微收紧:"多谢明柔提醒,我这就去。"
她转身向沈清梧歉意一笑:"沈小姐,失陪了。"
沈清梧微微颔首,目光却落在楚清韵方才抚琴时衣袖滑落露出的手腕上——那里有一道浅浅的红痕,像是被什么抽打过一般。
宴会正厅内,宾客云集。楚清韵刚踏入厅门,脚下突然一滑,整个人向前栽去。电光火石间,一双手稳稳扶住了她的手臂。
"楚小姐小心。"沈清梧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温热的气息拂过耳际。
楚清韵站稳身形,发现地上不知何时洒了一片油渍。她抬眼看向站在不远处的楚明柔,后者正假装若无其事地与旁人说话,眼中却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
"多谢沈小姐。"楚清韵低声道谢,心跳不知为何加快了几分。
沈清梧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方绣着青竹的帕子,弯腰擦拭楚清韵裙摆上沾到的污渍:"举手之劳罢了。这地上怎会有油渍,倒是奇怪。"
她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让周围几位夫人听见。几位夫人交换了个眼神,其中一位低声道:"楚家这位庶女,手段未免太拙劣了些。"
宴会结束后,楚清韵避开众人,独自来到后院的荷花池边。春日的池水尚有些凉意,几尾锦鲤在水中悠闲游动。
"楚小姐可是在躲我?"
沈清梧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楚清韵转身,见她手持一盏琉璃灯,暖黄的光映在她脸上,衬得那双眸子如星辰般明亮。
"沈小姐说笑了。"楚清韵轻声道,"只是今日多谢你解围,不知该如何道谢才好。"
沈清梧走到她身旁,将琉璃灯放在池边石栏上:"举手之劳罢了。倒是楚小姐的琴艺实在令人惊艳。"
"沈小姐过奖了。"楚清韵望着池中倒映的月光,"不过是闲来消遣罢了。"
"我听说楚小姐不仅精通琴艺,诗才也是极好的。"沈清梧从袖中取出一卷诗集,"这是新出的《玉台新咏》,不知楚小姐可曾读过?"
楚清韵眼睛一亮,接过诗集轻轻翻阅:"这可是难得的珍本,沈小姐也喜欢诗词?"
"甚是喜爱。"沈清梧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尤其爱那些不囿于闺阁之思的作品。"
两人就这样站在池边,从诗词谈到音律,又从音律聊到时事,竟有说不完的话题。月光洒在两人身上,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最终交融在一起。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沈清梧看了看天色,有些不舍地说道。
楚清韵点点头:"今日能与沈小姐畅谈,实在愉快。"
沈清梧走了几步,突然转身:"三日后墨香阁有新书到店,楚小姐可愿同往?"
楚清韵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黯淡下来:"恐怕..."
"若不方便,我可派人来接你。"沈清梧似乎看出她的顾虑,"就说邀你同去上香。"
楚清韵展颜一笑:"那三日后见。"
沈清梧离开后,楚清韵仍站在池边,手中紧握着那方绣着青竹的帕子。她不知道的是,不远处的树丛后,楚明柔正冷冷注视着这一切,眼中满是嫉恨。
"姐姐倒是好手段,这么快就攀上了尚书家的千金。"楚明柔低声自语,"不过,你以为这样就能逃出我的手掌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