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在完成滨海小镇的拍摄后,全体转场至海拔三千多米的云岭雪山,拍摄《寻》中最为关键的几场戏——林晚在漫长的寻找后,终于在高山深处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找到了疑似苏雨踪迹的转折点。
飞机换汽车,汽车最后换乘当地简陋的中巴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近十个小时,才抵达位于半山腰的拍摄基地。空气明显变得稀薄而清冷,远处是连绵的雪山峰顶,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银光。
沈清许虽然拍戏多年,去过不少艰苦的地方,但如此高海拔的环境还是第一次。她一下车就感到微微的耳鸣和心悸,助理赶紧给她递上氧气瓶和小瓶装的抗高原反应药物。
“大家注意,动作放缓,不要剧烈运动。感觉不适立刻报告。”陆知遥拿着扩音器,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但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她似乎完全不受高反影响,指挥着工作人员卸载器材,安排住宿,条理清晰。
沈清许在临时安排的民宿房间里整理行李时,陆知遥敲门进来,递给她一个保温杯。“红景天和当地草药熬的茶,对缓解高反有帮助。”她言简意赅。
“谢谢陆导。”沈清许接过,杯壁传来的温热让她因寒冷和高反而有些不适的身体舒服了些。她看着陆知遥,对方的脸颊也被高山紫外线照得有些发红,但眼神依旧清亮有神。“你好像一点事都没有。”
“以前拍纪录片的时候,在藏区待过几个月,习惯了。”陆知遥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句,然后切入正题,“明天第一场戏,是林晚历经千辛万苦,打听到苏雨可能在这个村子教书的线索,长途跋涉后,在村口看到孩子们放学的情景。我要的那种……希望和渺茫交织的感觉,你调整好状态。”
“我明白。”沈清许点头。她知道这场戏的重要性,这是林晚整个寻找旅程的转折点,情绪极为复杂。
**
然而,拍摄并不顺利。高海拔和低温极大地消耗着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体力。沈清许在拍摄林晚跋涉的镜头时,需要表现出疲惫不堪但眼神执着的状态,这几乎不需要太多表演,她的身体已经真实地感受到了那种极度的疲累。
但问题出在情绪的表达上。连续几条,陆知遥都不满意。
“停!沈清许,你的眼神里只有生理性的疲惫,没有那种……即将触碰到希望时的脆弱和恐惧!”陆知遥从监视器后站起身,走到沈清许面前。高山的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的表情在逆光中有些模糊,但声音很清晰,“林晚找了这么久,她快要接近答案了,但她反而怕了,你明白吗?她怕找到的不是苏雨,怕面对一个她无法承受的真相,更怕这又是一场空欢喜。这种脆弱感,比你表现出来的要更深层!”
沈清许喘着气,氧气面罩刚取下没多久,头脑还有些昏沉。她知道陆知遥要什么,但身体的极度不适让她难以精准地调动那些细微复杂的情绪。一种罕见的无力感和烦躁涌上心头。“陆导,我可能需要……再多一点时间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