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星算无双
本书标签: 古代  古言权谋  天象预言 

番外篇:归墟之约

星算无双

星算五年春,东海渔民捞起青铜匣。

匣中无宝,只有一张浸泡千年却不腐的羊皮,其上星图与当年洛水决战时的归妹卦分毫不差。更奇的是,星图角落题着两行小字——

“其血玄黄,其约归墟。”

落款是景泰三年的年号,笔迹却与萧云湛批阅奏折时的朱批一模一样。

***

萧云湛在深夜独自打开青铜匣。

指尖刚触及星图,额间算珠痣突然灼如烙铁。匣底传来机括轻响,夹层中滑出一枚玉棋子——黑玉为底,白玉为纹,正反两面分别刻着“景”与“谢”。

棋子入掌的刹那,东海方向传来沉闷雷鸣。潮声里夹杂着某种规律性的叩击,像是……

青铜手骨敲打船板的节奏。

***

钦天监地窖,谢清徽正在整理父亲遗留的手稿。

油灯突然爆出星火,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影子竟自行活动起来,以指为笔,在砖石上画出一道她从未见过的算题——

“今有归墟之水,每日潮涨三刻,问何时可见星灯?”

当她用鎏金簪尖描摹算式时,簪头突然脱落,露出中空的管腔。管内藏着的不是毒针,而是一缕胎发——发丝上缠着星算密文编码的丝线。

***

东海之滨,萧云湛的白马在焦岩前驻足不前。

岩壁上布满人工开凿的孔洞,每个孔中都嵌着景泰年间的铜钱。潮水退去时,孔洞发出风笛般的啸叫,组合成《九章算术》第七章的诵读声。

“陛下!”水军都督跪呈渔民供词,“他们说月圆之夜,能在海底看见……看见一座青铜城。”

供词末尾画着城廓轮廓——那分明是放大万倍的浑仪核心结构。

***

谢清徽的胎发在火中化为青烟。

烟雾凝成婴孩手掌的形状,指向地窖最潮湿的角落。掘地三尺后,铁锹撞上了青铜板——板上用星尘嵌着归妹卦第六爻的爻辞:“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当她将玉棋子按在“无血”二字上时,整块青铜板突然透明化。板下是万丈深渊,悬浮着数百盏星灯,照亮了底部若隐若现的……

另一座钦天监。

***

萧云湛的玉棋子沉入海中。

入水瞬间,东海突然分开一条丈宽水道。海底青铜城的城门缓缓开启,门缝中伸出无数青铜手臂——每只手的指节都挂着“景”字铜钱,正以算筹排列的节奏叩击门板。

亲兵们惊惶后退时,萧云湛却解下玄铁面具掷入水中。面具沉底的轨迹,恰是归妹卦动爻的走向。

城门轰然洞开。

***

谢清徽的铜镜映出海底奇景。

镜中萧云湛正走过青铜长街,两侧屋舍的门窗全是浑仪形状。当他停在一口青铜井前时,井水突然倒流,浮出一盏琉璃宫灯——灯罩上赫然是谢清徽的眉眼。

更骇人的是灯下悬着的木牌:“永昌元年,谢氏七七寄存于此。”

地窖突然剧烈震动。谢清徽脚下一空,坠向青铜板下的深渊——

却在半空中被星灯托起。

***

海底青铜城的中央祭坛上,萧云湛发现了一局未下完的棋。

黑子是玄铁打造的微型面具,白子则是鎏金算筹。棋盘中央的“天元”位,凹陷处正好能放入他额间的算珠痣。

当他取出算珠嵌入棋盘时,整座青铜城开始诵经般重复:

“归墟之约,双主同归。”

祭坛裂开,升起水晶棺。棺中躺着个与萧云湛容貌相同的男子,身着景泰年间的帝王冕服,心口插着半截鎏金簪——

正是谢清徽此刻发间所戴的另一半。

***

谢清徽在星灯环绕中下坠。

深渊底部竟是镜像世界:这里的钦天监完好无损,浑仪旁站着年轻的谢珩——他正将婴儿放入青铜匣,而匣子另一头……

伸向现世的地窖。

“终于来了。”镜像谢珩对她微笑,“星算双主,本该在归墟重逢。”

他脚边的青铜井突然喷涌,井水在空中组成谢清徽刚见过的算题:【今有归墟之水……】

这一次,题目下方浮现出答案:【当星灯照海时】。

***

萧云湛折断水晶棺中的鎏金簪。

簪断瞬间,海底与深渊的景象在镜面重叠。他看见谢清徽向镜像谢珩举起铜镜,而镜中反射的,竟是当年东宫大火里——

谢氏长女将双生子之一递给侍卫长,另一个却放进了……青铜井。

棺中帝王突然睁眼,抓住萧云湛的手腕:“你以为重置星轨后,真能逃脱归墟之约?”

冕旒之下,那张与萧云湛一模一样的脸上,额间算珠痣正渗出幽蓝液体。

***

深渊里的谢清徽突然明悟。

她摘下铜镜扔向镜像谢珩,在对方接镜的刹那,纵身跃入青铜井——

同一时刻,海底的萧云湛将半截断簪刺入棺中人心口。

“星轨已正。”他碾碎额间算珠,“其约当毁。”

***

天旋地转中,谢清徽坠入海底青铜城。

当她与满手是血的萧云湛四目相对时,整座城池开始崩塌。数百盏星灯升上海面,在黎明前的夜空中炸开,化作一场覆盖整个东海郡的——

星尘雨。

雨滴触及地面的瞬间,所有“景”字铜钱同时自燃。火焰中浮现出最后的星算密文:

“其约已解,其踪可追。”

***

雨停时,新任钦天监正发现浑仪多出一道新刻痕。

那既非星图也非算题,而是一幅简笔画:

两条鱼相忘于江湖。

上一章 番外篇:星辰棋局 星算无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