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的日子,像被按下了慢放键,又像被抽走了主心骨。骤然卸下千斤重担的轻松感,很快被一种巨大的、无所适从的空虚和隐隐的焦虑所取代。答案在网上陆续公布,班级群里开始有人小心翼翼地讨论,对答案的帖子铺天盖地。陈暮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像只鸵鸟,拒绝去看任何标准答案,也拒绝加入任何讨论。她只想好好睡一觉,把过去几个月透支的精力狠狠补回来,让那颗被反复煎熬的心彻底放空。
然而,放空谈何容易?那些做过的题,考过的卷子,尤其是数学考场上最后那道大题她验算时的忐忑,总会不请自来地闯入梦中。她有时会梦见自己忘了涂答题卡,有时会梦见数学卷子上的题目全变成了看不懂的天书,醒来时一身冷汗,心跳如鼓。
家里的气氛也变得有些微妙。父母绝口不提考试,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的情绪,饭菜做得格外丰盛,说话都轻声细语,仿佛她是个一碰就碎的瓷娃娃。这种刻意的轻松反而让陈暮感觉更加无所适从。她知道他们在等,在期待,也在担忧。那份沉甸甸的期望,像一层无形的薄纱,笼罩在看似平静的日常之上。
周晓晓的电话成了陈暮唯一的情绪出口。
“暮暮!你看了没?网上说数学最后那道大题有争议!步骤写对一部分好像也给分!”周晓晓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咋咋呼呼,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没看……不想看。”陈暮抱着膝盖坐在飘窗上,下巴搁在膝盖上,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声音闷闷的。
“哎呀,别这样嘛!我觉得我考得还行!美术史背的都用上了!你呢?数学最后那道题……”
“晓晓,”陈暮打断她,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等成绩吧。现在猜来猜去,都是自己吓自己。”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周晓晓夸张的叹气:“唉,好吧好吧!真拿你没办法!那……出来玩?陆子航说新开了一家电玩城……”
“再说吧。”陈暮兴趣缺缺。
就在这种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等待中,林筱的存在感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回归。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陈暮正百无聊赖地在网上刷着毫无营养的搞笑视频,试图麻痹自己。手机屏幕顶端突然弹出一条微信消息提示,发信人赫然是那个沉寂了许久的名字——林筱
她的心猛地一跳,手指像被烫到般缩了一下。点开。
消息内容异常简洁,没有寒暄,没有表情,只有一行冰冷的、格式工整的文字:
【A大音乐学院钢琴系历年文化课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分析(附近三年对比)】
下面是一个PDF文件的链接。
陈暮愣住了。她盯着那条消息,足足看了十几秒。高考结束快一周了,她几乎把这个沉默的“受托人”抛在了脑后。没想到,他会在这种时候,以这种方式出现。没有一句问候,没有一句关于她考得如何的试探,直接甩过来一份……报考指南?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涌上心头。有点意外,有点……被看穿的窘迫?他是不是也和其他人一样,在等着看她的成绩?这份资料,是笃定她能上线,还是……仅仅是出于“受托人”职责的惯性延续?
她犹豫了一下,手指悬在屏幕上方,最终还是点了下载。文件很大,下载进度条缓慢地移动着。
等待的时间里,她的思绪有些飘忽。想起那些在书房里度过的夜晚,他冷静的讲解,偶尔被她奇怪比喻噎住时的细微表情,还有他递过来那支如今静静躺在书桌上的备用笔……他就像一个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任务结束,便自动进入待机状态,只在需要时精准地输出指令和信息。
文件终于下载完成。陈暮点开。
里面是极其详尽的数据分析表格和折线图。A大音乐学院钢琴系近三年的文化课最低录取分数线、最高分、平均分,对应全省排名位次,甚至还有不同分数段录取人数的饼状图。数据清晰,对比鲜明,重点部分还用红框标出。旁边还有几行简洁的注释,指出了分数线的波动趋势和关键的安全区间。
冰冷的数据,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它像一盏探照灯,穿透了等待成绩的迷雾,清晰地勾勒出了目标的具体轮廓。陈暮看着那些图表,尤其是那个被红框标出的、她二模85分稳稳落入的“安全区间”,心底那份一直悬着的不安,似乎真的被抚平了一些。
原来他不是在窥探,也不是在施加压力。他只是……提供了一份工具。一份让她能更清晰地定位自己、规划未来的工具。这很“林筱”,冷静,高效,不带多余的情绪,却切中要害。
她看着屏幕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清晰的图表,沉默了很久。然后,拿起手机,手指在键盘上敲打,删删改改,最终也只发出了一句同样简洁的话:
【收到了。谢谢。】
没有多余的表情,没有客套的寒暄。就像他发来的文件一样,只有最核心的信息传递。
消息发送出去,如同石沉大海。林筱那边再无回应。
陈暮放下手机,走到书桌前,拿起那支林筱给的笔。笔身光滑温润,被她握得久了,似乎也沾染了她的体温。她看着窗外炽烈的阳光,蝉鸣声依旧喧嚣,但心底那份因等待而滋生的焦灼和空虚,似乎被那份冰冷精准的数据表格填满了一些,也踏实了一些。
尘埃尚未落定,成绩依然未知。但那份曾让她夜不能寐的恐惧,已经被另一种更具体、更可控的等待所取代。她知道自己努力过,拼尽全力跨过了那道坎。而那个沉默的“受托人”,似乎也在用一种他独有的方式,在终点线前,为她点亮了一盏指向未来的、冷静而清晰的灯。
未来的轮廓,在数据的支撑下,似乎不再那么缥缈。她握紧了手中的笔,仿佛握住了那份沉甸甸的、属于她自己的答卷和选择权。只待那最终的宣判,为这段充满汗水、泪水、叛逆与救赎的青春,画上一个确定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