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唐逢歌身上。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轰然压顶。
唐逢歌的手指冰凉,甚至有些僵硬。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慌!王薇姐说了,基础部分做得很好!就汇报基础部分!那些“探索性建议”……先不提!她颤抖着手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投影仪。
“好…好的,宋总,陈总,各位组长。”她的声音依旧有些发紧,但努力维持着清晰度,“我是唐逢歌。根据陈总的安排,我主要负责了‘星核’项目相关外围视觉设计资源的初步梳理工作,包括内置图标库、预设主题风格、以及个性化设置模块的现有方案……”
她点开报告的前半部分,屏幕上清晰地展示着她整理好的分类目录、风格统一性分析图表、现有资源的问题点归纳。她尽量让自己的语速平稳,条理清晰,专注于陈述客观事实和发现的问题。
“……综上,通过梳理,我们目前的外围视觉资源库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风格多样性有余但缺乏统一的核心语言支撑‘星核’高端智能中枢的定位;预设主题大多停留在视觉层面,与‘情感共鸣’、‘场景融入’的目标关联较弱;个性化设置选项相对浅层,未能有效支撑用户塑造‘伙伴感’的需求……”
她一边汇报,一边偷偷观察宋闻的反应。宋闻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叠放在腿上,目光落在投影幕布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赞许,也没有不悦,平静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水。只有那偶尔轻轻敲击桌面的指尖,显示着他并非心不在焉。
这种深不可测的平静,反而让唐逢歌更加紧张。她汇报完基础梳理部分,停顿了一下,准备结束:“……以上,是资源库梳理的初步结果和主要问题汇总。我的汇报完了,谢谢。”
她暗自松了口气,准备关掉投影。
“等等。”宋闻的声音毫无预兆地响起,不高,却像一道冰凌,瞬间划破了会议室里刚刚松弛了一点的气氛。
唐逢歌的动作僵住,心脏猛地一沉。
宋闻的目光终于从幕布上移开,再次落在她脸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和不容置疑的审视:“报告后面,还有内容。关于优化方向的‘探索性建议’。”他精准地报出了唐逢歌修改后的章节标题,“这部分,为什么不讲?”
唐逢歌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了!他……他看到了!而且他注意到了!她下意识地看向陈锦和王薇,陈锦的眉头皱得更紧,王薇则给了她一个“稳住”的眼神。
“宋总……那…那部分只是我个人的一些非常初步的、不成熟的想法,是基于梳理过程中对项目核心目标的理解产生的一些……探索性思考,”唐逢歌艰难地组织着语言,感觉喉咙发干,“考虑到技术实现难度和潜在风险,觉得在现阶段汇报基础成果更合适……”
“探索性思考?”宋闻重复了一遍这个词,语气里听不出情绪,但他微微前倾的身体和那双骤然变得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却带来了更强的压迫感,“既然写进了项目报告,就是工作成果的一部分。打开,讲清楚你的‘探索性思考’。”
命令的口吻,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在宋闻和唐逢歌之间来回逡巡。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唐逢歌感觉自己的指尖都在颤抖。她避无可避。她深吸一口气,抱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心情,点开了报告的后半部分——那些关于“情感化动态图标”、“主题氛围模式”、“深度个性化塑造伙伴感”的大胆构想。
“……基于项目‘情感共鸣’和‘颠覆认知’的目标,我…我尝试思考了一些可能的优化方向,”唐逢歌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紧张,语速也不自觉地加快,“比如,在图标设计上,是否可以引入极细微的动态效果,使其能根据用户的使用状态或环境光线的变化,产生一些微妙的视觉反馈,赋予其一定的‘生命感’和‘情绪表达’能力,打破传统静态图标的冰冷……”
她一边讲,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宋闻的表情。宋闻依旧面无表情,只是眼神更加专注地盯着幕布上的文字和示意图。
“……在主题风格上,是否可以超越单纯的视觉变化,整合微妙的动态效果和情景化的音效设计,形成不同的‘氛围模式’。例如‘专注模式’,不仅仅是深色界面,可能伴随舒缓的线性动效和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的环境音;‘放松模式’则可能是温暖柔和的色彩过渡和自然白噪音……让主题真正服务于用户当下的场景和情绪需求……”
“……在个性化设置层面,是否可以探索更深层次的选项,让用户感觉是在‘塑造’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伙伴。比如,允许用户设定‘星核’在某些情境下的‘反应偏好’,或者提供一些‘成长性’的外观或交互元素,随着使用时间和习惯积累而发生变化,增强情感连接……”
唐逢歌越讲,声音反而渐渐稳定了下来。这些想法是她投入了巨大热情构思的,一旦开始阐述,那份最初的兴奋感和信念感似乎又回来了一些。她甚至开始结合一些简单的示意图和案例,试图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虽然紧张依旧,但她的眼睛因为谈论自己热爱的东西而重新焕发出光彩。
“……当然,这些构想目前还非常初步,存在很多挑战,”她不忘王薇的提醒,开始列举风险,“比如动态效果的技术实现复杂度和系统资源消耗;用户对复杂变化的接受度和潜在干扰;深度个性化带来的系统复杂度和用户学习成本;以及缺乏足够的用户研究数据支撑这些设计的实际价值……”
她终于讲完了,感觉后背已经完全湿透,喉咙干得发疼。会议室里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看向主位上的宋闻。
宋闻沉默着。他身体后靠,重新倚回椅背,手指再次轻轻敲击着桌面。嗒…嗒…嗒…那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像无形的鼓点,敲打在每个人的神经末梢。
他的目光从幕布上移开,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脸色微微发白、眼神却带着一丝倔强期待的唐逢歌脸上。
那目光,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冰冷,锐利,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和毫不掩饰的……失望?
唐逢歌的心猛地往下一沉,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藤蔓瞬间缠紧了心脏。
终于,宋闻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语速平缓,却字字如冰锥,带着穿透骨髓的寒意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唐逢歌。”
他直接点了她的名字。
“你的基础梳理工作,做得还算清晰。”这算是唯一的、勉强的肯定,紧接着便是疾风骤雨般的否定,“但是——”
他微微停顿,目光如同实质的冰刃,直刺唐逢歌:
“你后面提出的这些所谓的‘探索性构想’……”
他的语气陡然加重,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嘲讽和严厉的斥责:
“华而不实!异想天开!完全脱离了现实基础!”
每一个词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唐逢歌的心上。她的脸色瞬间褪尽血色,变得一片惨白,手指紧紧抠住了桌沿,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空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令人窒息的寒意。
“动态图标?”宋闻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一丝温度,只有浓浓的否定,“为了那点微不足道的、用户可能根本感知不到的‘生命感’和‘情绪’,增加系统渲染负担,消耗宝贵的运算资源和电量?在‘星核’追求极致流畅和低功耗的核心目标面前,这是本末倒置!是彻头彻尾的炫技!是设计上的重大方向性错误!”
“主题氛围模式?”他继续,语气越发冷厉,“整合动效和音效?谁给你的权力去臆测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情绪需求’?用户需要的是高效、稳定、无感的工具!不是被强加的、可能造成干扰的‘氛围’!你把用户体验当成了什么?一场沉浸式的舞台剧吗?这种主观臆断、脱离用户真实场景和核心需求的‘创新’,是最大的浪费!是设计资源的严重错配!”
“深度个性化塑造伙伴感?”宋闻的声音已经冷得像冰,“让用户设定‘反应偏好’?‘成长性’外观?唐逢歌,你是不是对‘智能伙伴’有什么误解?‘星核’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强大的智能内核和精准的服务能力!不是靠这些花里胡哨的表面文章去取悦用户!过度追求所谓的‘个性’和‘情感’,只会让产品变得臃肿、复杂、难以掌控!这与我们追求的‘直觉交互’、‘无感连接’背道而驰!这是在堆砌无用的功能,制造用户负担!”
他每说一句,唐逢歌的身体就僵硬一分。那些她熬夜构思、倾注了热情和梦想的想法,在他冰冷而精准的剖析下,变得如此幼稚、可笑、甚至……愚蠢。她感觉自己像个在大人面前炫耀拙劣手工的孩子,被无情地揭穿了所有的不自量力。巨大的屈辱感和自我怀疑瞬间淹没了她,眼眶控制不住地发热,视线变得模糊。
宋闻的目光扫过她苍白的脸和微微颤抖的肩膀,没有丝毫动容。他最后总结道,声音如同最终的审判:
“你的这些想法,充满了学生气的理想主义和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它们没有根基,没有经过严谨的推敲和用户验证,完全忽略了技术实现的边界、产品的核心定位以及用户最本质的需求。它们不是在为‘星火’添柴,而是在泼冷水,在把设计引入歧途!”
他看向陈锦,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和强烈的不满:
“陈总,设计部的方向需要立刻纠偏!资源库整合,聚焦在统一性、简洁性和高效性上!立刻剔除报告中这些不切实际的、方向性错误的内容!‘星火计划’不需要这种空中楼阁式的构想!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能落地的、真正服务于核心目标的解决方案!”
说完,宋闻不再看任何人,拿起桌上的平板电脑和文件,霍然起身。那高大挺拔的身影带着凛冽的寒意,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会议室。沉重的关门声“砰”地响起,如同一个休止符,宣告着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暂时结束。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唐逢歌呆呆地坐在那里,像一尊被抽走了灵魂的雕像。电脑屏幕上,那些她引以为傲的构想文字,此刻仿佛变成了最刺眼的嘲笑。宋闻那些冰冷刻薄的话语,如同魔音灌耳,一遍遍在她脑海中回响。
“华而不实…异想天开…方向性错误…泼冷水…引入歧途…”
每一个词,都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狠狠扎进她的自尊和热情里。她感觉浑身冰冷,从指尖一直凉到心底。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只有无边的难堪和铺天盖地的自我怀疑。
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汹涌而出。她死死咬住下唇,不让自己哭出声,但肩膀无法抑制地剧烈颤抖起来。她从未受过如此严厉、如此彻底的否定。那份初入职场的热情和雄心,仿佛在这一刻,被宋闻那冷酷无情的冰雹,砸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