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废柴超能班,专治各种不服
本书标签: 校园 

第三十章:善后部的诞生与“精准”的关怀

废柴超能班,专治各种不服

教师节茶话会的“实况解说”风波,如同投入校园池塘的一颗深水炸弹,余波久久未平。震耳欲聋的笑声似乎还在礼堂穹顶回荡,而教导主任张德海,在经历了“眼前一黑”的强烈眩晕感后,被几位强忍笑意的体育老师半扶半架地送去了医务室——这次是真的需要躺平了。

“废柴超能班”五人组,如同霜打的茄子,蔫头耷脑地站在空荡荡的礼堂中央。点心山还散发着“重量达标”的诱惑,但无人敢动。被沈疏影精心校准过的桌椅,此刻像在无声地嘲讽着他们的失控。林晚晚抱着那本惹祸的稿子,眼圈红红的,像只受惊的兔子。凌晓寒感觉手里那杯严格按照“黄金公式”泡出来的龙井,温度已经流失到了尴尬的60.3摄氏度,如同她此刻拔凉拔凉的心。

“完了…”石磊看着地上那块被他失手掉落的、32.7克的完美泡芙,声音带着哭腔,“张主任这次是真要拆了我们了…”

唐思哲的眼镜片一片灰暗,屏幕上复杂的“口感熵值”曲线图早已熄灭,只剩下一个冰冷的大字在脑海中循环闪烁:**FAILURE**。

沈疏影默默目测着医务室的方向——直线距离287.6米,中间需经过两段楼梯和一个拐角。她甚至能“感觉”到张主任此刻躺在校医床上散发出的、代表“怒火中烧”的异常体温辐射。

就在绝望的空气即将凝固时,礼堂侧门被推开。周校长笑眯眯地踱步进来,手里还拿着那块“效果持续超出预期”的牌子,只是下面又用马克笔加了一行小字:**“及后续处理”。**

“哎呀呀,场面很…热闹嘛。”周校长环顾一片狼藉又寂静的礼堂,笑容不变,“林晚晚同学的现场解说,别开生面,极大地活跃了气氛,虽然方式…稍微独特了一点。”他看向林晚晚,后者把头埋得更低了。

“至于张主任,”周校长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为学校操劳过度,需要静养。这善后的工作嘛…”他目光扫过五人组,“自然还得落在始作俑者,哦不,是‘特殊才能实践班’的肩上。”

凌晓寒心里咯噔一下。善后?打扫礼堂?写十万字检讨?

“鉴于本次事件的‘特殊性’,”周校长仿佛看穿了她的想法,晃了晃手中的牌子,“常规的打扫和检讨,不足以体现你们能力的‘深度应用’和…‘将功折罪’的诚意。”他走到凌晓寒面前,拿起那杯温度尴尬的龙井,轻轻嗅了嗅,“嗯,唐思哲同学的‘黄金公式’?可惜了,温度流失太快,最佳风味窗口已过。”

他放下茶杯,笑容变得高深莫测:“张主任身心受创,需要细致的关怀。而关怀,恰恰需要‘精准’和‘专业’。你们的能力,正是为此而生的。”

“关怀…张主任?”石磊一脸懵,“给他送点心?我保证挑重量最完美的!”

“不止点心。”周校长摇头,“张主任现在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基于精准数据的…康复关怀计划!这正是你们‘特殊才能班’成立的意义——将看似无用的‘废柴能力’,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精准工具’!”

他大手一挥,仿佛在描绘宏伟蓝图:

* **凌晓寒:** 担任“首席温度调控官”。负责精确监控张主任病房环境温度(最佳康复区间22-24℃)、饮水温度(入口舒适区间55-60℃)、甚至…探视人员带来的点心温度(确保石磊的完美点心送达时仍处于最佳口感温度区间)!你的感知,是舒适度的基石!

* **石磊:** 担任“营养与重量平衡师”。负责张主任每日餐食的重量精确分配(确保营养均衡又不加重肠胃负担),探视礼品重量筛查(防止过重物品造成安全隐患),甚至…监控点滴瓶的重量变化,精确计算输液速度是否达标!你的重量感知,是安全与健康的秤砣!

* **沈疏影:** 担任“环境安全与空间优化顾问”。负责规划探视人员进出病房的最优路径(避免拥堵碰撞),精确摆放慰问品位置(确保空间整洁且不阻碍紧急通道),甚至…目测评估张主任翻身、坐起的角度是否在安全舒适范围内!你的空间感,是秩序与安全的标尺!

* **唐思哲:** 担任“康复数据建模分析师”。负责收集张主任的体温、血压(护士测量后提供)、进食量(石磊提供重量数据)、活动量(沈疏影提供空间移动数据)等,建立个人康复进度模型,预测最佳康复时间点,并优化“关怀方案”!你的计算,是科学康复的灯塔!

* **林晚晚:** 担任“医患沟通与流程记录专员”。负责一字不差地记录医嘱、张主任的需求(无论语气多暴躁)、以及整个“精准关怀计划”的执行日志。你的复述,是信息零损耗的桥梁!

“这个临时成立的部门,就叫…嗯,‘张德海主任身心康复精准关怀特别行动组’,简称‘善后部’!”周校长一锤定音,“你们的任务,就是用你们最‘废柴’的能力,给张主任提供最‘顶级’的关怀!直到他康复出院,并且…对你们的印象有所改观为止。”

五人组目瞪口呆。给最讨厌他们的张主任当“精准保姆”?这比写十万字检查还恐怖!而且,用“目测重量”监控点滴瓶?“空间感”指导翻身角度?“复述”记录暴躁需求?这听起来比泡茶和茶话会更像是通往地狱的单程票!

“校长,”凌晓寒艰难开口,“这个‘精准关怀’…张主任他…会接受吗?”她都能想象张德海看到他们几个出现在病房门口时,那血压飙升的画面。

“放心,”周校长笑容狡黠,“张主任现在需要静养,医嘱是…‘避免情绪剧烈波动’。所以,他就算有意见,也得…憋着。”他晃了晃手指,“况且,这是学校对‘特殊才能班’实践成果的重视,也是你们‘赎罪’的唯一途径。王美娜同学和学生会,会‘协助’监督你们的工作。”

果然!礼堂入口处,王美娜带着几个学生会骨干出现了,脸上挂着“和善”的微笑,手里拿着小本本,显然准备随时记录“善后部”的任何纰漏。

“好了!”周校长无视了五人组如丧考妣的表情,拍拍手,“‘善后部’第一次行动会议,现在开始!首要任务:凌晓寒,立刻去校医室,精确测量当前病房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张主任床头那杯水的实时温度!石磊,去食堂,精确称量张主任的‘病号营养粥’重量是否符合标准!行动!”

任务如山倒。五人组在王美娜“和善”目光的注视下,如同奔赴刑场般,开始了他们“精准关怀”张德海主任的荒诞征程。

凌晓寒拿着借来的精密温湿度计(唐思哲友情提供),站在校医室门口,深吸一口气。她仿佛已经“感觉”到门内张主任那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般的体温辐射。

“精准关怀…”她喃喃自语,手指搭在门把手上,感觉那金属的温度正稳定地传递着门后压抑的怒火,“这善后,真是‘温度’与‘怒火’的双重考验啊…”

上一章 第二十九章:感恩茶话会与失控的“心意” 废柴超能班,专治各种不服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病房里的“精准”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