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城港的冷库和东区肉联厂的“储备”水位线,这两个月降得比退潮还快。埃弗里那本硬壳笔记本上,损耗数字写得密密麻麻,冷冰冰地记录着“S标”和“海鲜”如何流水般填进了东区地下三层的“造梦工厂”,还有角落里那片愈发幽蓝、愈发活跃的“小朋友”的胃口。都是为了它。为了把这图纸上张牙舞爪的幻想,砸进现实,变成能烧穿公路的金属狂潮。
“小朋友”的最终安家点,选在了打了风孔的前盖下面,原本该放备胎或者杂物的前备箱空间。这地方宽敞,通风好,离后面那个双对置V12的熔炉核心够远。必要时候,它还能分泌点滑溜溜的粘液,给车头加点下压力,像给狂奔的野兽额头抹了层冰。
这小东西,用处比我想的还多。
“深呼吸”:车前盖那些精心设计的孔洞,侧裙上能当刀片使的风刃厚度,车尾扩散器的角度,还有那嚣张的三层大尾翼的开合……全交给它了。空气在它感知里像水流一样清晰,怎么切,怎么导,它比罗伯托那帮人算得快得多。
“腿脚灵活”:底盘升降?小意思。从贴地飞行的赛车模式,到中等高度的跑车姿态,再到应付烂路的日用高度,甚至那个能碾过土炸弹的高底盘模式——外观是有点不伦不类,但胜在实用。藤蔓的外壳包裹着液压和弹簧,调节起来比机械结构更柔韧,反应更快。
“降温大师”:前盖下探出的藤蔓纤维,能像活体散热鳍片一样延展成曲面散热膜,配合隔热循环,把引擎舱的滚滚热浪死死挡在驾驶舱后面。热量被引导到车尾,迅速散掉。更妙的是,引擎和油箱表面那层生物分泌的涂层,像抹了层冰油,极大减少了金属零件高速摩擦产生的无谓热量和疲劳,能量都拿去推背了,而不是烤屁股。
“钢筋铁骨”:AB柱和底盘的关键部位,缠绕着集束的藤蔓枝干,外面再覆盖碳纤维-陶瓷复合装甲。防滚架?隐藏式的。底盘防磕碰?防土炸弹冲击波?都包在里面了。
“救命藤”:高速过弯感觉要失控侧滑?或者有傻逼开车撞过来?念头一动,底盘和轮子下方瞬间就能探出坚韧的藤蔓,像无数根钢钉狠狠扎进路面,强行稳住车身。真要翻车了,一侧车身能瞬间“长”出强韧的支撑藤蔓,把车硬生生顶回来。
“变色龙战甲”:覆盖在碳纤维车壳表面的那层薄藤蔓,完美复刻了我要求的霓虹渐变——海蓝沉入靛青,电镀粉在日落黄边缘炸裂,毒药绿缠绕迷幻紫。哑光质感,致命诱惑。更绝的是,这层“车衣”能随着环境光线微妙变幻,尤其是……随着我的情绪波动流淌不同的光泽。高速冲击的G力?小口径穿甲弹?它都能缓冲吸收。当然,碰上毒刺或者连发火箭筒,该跑还得跑。大灯平时被藤蔓温柔覆盖,需要时藤蔓像眼皮一样退开,露出凶悍的“>”形卤素灯,比老式的跳灯更摄人心魄。
“风刀”:全车空气动力学套件的锐利边缘,在它控制下,高速掠过时就是切割一切的隐形刀刃。别车?从此可以跟这个词说永别了。
“‘永续狂怒’”:这才是真正的杀招。车衣藤蔓里变异的“叶绿体”,在罪城毒辣的阳光下,疯狂收集排气管喷出的低温CO、NO等废气。光合作用?它玩得更狠。废气被转化,产生大量助燃的氧气和降温的氮气,直接回注进引擎舱和NOS系统!缸体表面那层生物涂层隔绝了超高温和磨损,让这狂暴的助燃模式不再是五到十秒的烟火秀,而变成了……只要油箱有油,就能持续爆发的“永续狂怒”!马力瞬间从1986匹飙升到3025匹!开启时,“小朋友”还会在车头额外形成一个小型前尾翼,分泌更多粘液,死死压住车头。提速?不是推背,是感觉被攻城锤从后面抡了一锤子。
“自我愈合”:引擎内部、油箱、所有运动部件表面那层生物涂层,不仅能润滑抗磨损,改善压力紊流,更能缓慢自我修复细微损伤。只要不是瞬间炸成碎片,它就能慢慢“长”好。
真正的核心,点火,操控,全在我手里。“小朋友”只负责这些“轻松”的外围辅助,外加防盗——不对的人,连车门把手都看不见,坐进去了,没有我手里那把散发着霓虹蓝光的定制钥匙,引擎连哼都不会哼一声。
为了把它训练成车上这个随叫随到的“贴心小助手”,肉联厂最优的“S标”储备几乎见了底。上百条鲜活的生命能量,最终换来的是它一套固定的光合作用供能系统。现在,它晒着罪城毒辣的太阳就能养活自己,基本不需要再吞噬活体蛋白质了(当然,引擎烧的油还是得加)。代价是,为了容纳它的藤蔓核心和新增的两个生物材质涡轮(变成四涡轮增压),引擎舱空间被撑大了,车身最终定格在骇人的三米宽。前盖下除了风洞,依然给它留了宽敞舒适的“休息区”。整车并不臃肿,更像图纸上的猛兽被按比例完美放大。驾驶舱极其宽阔舒适,充满了实用主义的冰冷美感。埃弗里倒是提醒我系好全防式安全带。
“安全气囊?”我当时嗤笑一声,弹了弹雪茄灰,“埃弗里,你觉得这车的性能,加上‘小朋友’的反应,会有需要那玩意儿的一天?”
他推了推眼镜,脸上那道鲜红的十字纹丝不动:“教父,概率学上,非零事件总是存在的。”语气平板得像念说明书。
行吧。反正那玩意儿也塞不进这被藤蔓和装甲填满的方向柱。
车子静静趴在星岛府邸地下车库的中央,像一头蛰伏的、披着霓虹鳞甲的史前巨兽。哑光的车漆在冷白的灯光下流淌着海蓝与靛青交融的迷幻色彩,前盖上那两个巨大的“>”形风孔,如同猛兽的鼻孔。宽得离谱的车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我走过去,手指拂过冰凉光滑、却又带着奇异生命弹性的藤蔓-碳纤维复合车顶。那层覆盖的藤蔓仿佛感应到我的触碰,表面流淌的霓虹蓝光微微亮起,如同沉睡巨兽的脉搏。
“维里阿苏德(Veliazzurro)。”我念出这个名字,意大利语里“南来者”的音译,带着海风咸腥和征服的气息。暗金的瞳孔里,倒映着这头由钢铁、藤蔓和疯狂意志铸就的造物。
车库里一片死寂。只有埃弗里的钢笔在硬壳笔记本上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记录着这一刻。梅赛德斯站在阴影里,血钻十字下的眼睛死死盯着维里阿苏德,红唇微张,里面是毫不掩饰的、混合着欲望与战栗的迷恋。扳手抱着他的管钳,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没了那种处理废物的不耐烦,只剩下面对未知巨兽的、原始的警惕。
角落里,那片原本安静待着的蓝色霓虹藤蔓母体,光芒剧烈地闪烁起来,几根藤蔓甚至激动地向上探伸,仿佛想触摸它的“孩子”。而在车库高高的通风管道阴影深处,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硫磺味的灼热气息,悄然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