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年过去,宫中再无半点孕信。
太后日日请安都要催生。念着琅嬅丧子,她又不好敲打,便只能对下头的妃嫔施加压力。
叫陈婉茵说,弘历有三个阿哥不少了。
先帝不也就三个阿哥?甚至还出继了一个。
可惜,那朱砂没彻底断了弘历的生育能力,毕竟也才下了小半年。
如懿便又关起来了。
她也没找到其他好下料的对象,便只能搁置了。
真要是有一日,少不得,还是要靠她的香料了……
回到宫里,永珲坐在屋内的秋千上。冬日不放他出去荡秋千,他便主意大地叫长宁去内务府,叫造办处给他在自己的寝殿内装了秋千。
这秋千还有靠背,弧形的椅子吊在上头,后头放了填充棉花的靠枕还有垫子。
他小小一个人儿,穿的圆滚滚地窝在上头,要么是拆着九连环,要么是躺在上头叫长宁给他读史记。
其实就是给他讲故事。
一个三岁大的小娃娃,能认全字都是天资聪慧,更何况要通解其意。
听到额娘回来了,他一骨碌从吊椅上爬起来,再灵活地滑下地。
速度快地长宁来不及反应。
一溜烟穿上鞋跑去和亲妈贴贴。
“额娘!”
陈婉茵刚将暖手递给月琉,小厨房端来几样点心并甜汤。
甜汤里头是夏日水果旺季便存在冰室内的果子,就是防着冬日没了鲜果,主子要吃没有,那底下人就要遭了。
今日里头搁着桂圆、岭南那里送来的余下的荔枝,夏日里头加了冰块另外送来的,算是弘历贴补的。
岭南、蜀地的荔枝送来一趟,实在难以保存。
统共保存完好的一篓子,还是今年永珲在一旁童言童语,叫地方上用冰保存一部分、带树一块送来一部分,这才有一篓子。
弘历自己留下大半,一小碟子送去了慈宁宫、一小碟子给了长春宫,其他人另外得了三五个。
余下的都在陈婉茵这里了。
这东西说是火气重,可其实不过是送一次珍贵,所以,大家都不舍得一下子吃完。
陈婉茵倒是吃了些,只是她嫌弃剥壳麻烦,又不爱别人给她剥的,嫌埋汰。
剥壳的东西,只要是入口的,陈婉茵都不爱别人沾手。
哪怕洗了手。
永珲倒是很喜欢,还叫小厨房的人将荔枝剥了壳、去了子之后,在里面挤上酸奶放到冰窖里头冰上,他一日能吃四五个,这还是被管着。
这么小,再是夏日,也不肯给他多用冰,怕坏了肠胃。
不过永珲新鲜几日就丢开了。
翊坤宫里什么好得没有?小厨房的珍馐、御膳房的山珍海味,他没事还会被陈婉茵带去御前用膳,夏日的水果少了谁的,都不会少了他的。
这余下的荔枝便留在冷窖中了,最近想了起来,便叫小厨房的给她炖了汤。
只要不是去皮直接上手吃,陈婉茵又可以接受了。
永珲远远一个球一样的滚到陈婉茵腿边,叫月琉抱着坐到了凳子上。
“今日小厨房有什么好吃的?”
他就是好玩、好吃、好颜色!
“荔枝桂圆红枣汤。你要的奶糕、酥油泡螺、还有炸鸡块。”
陈婉茵也好奇,她生下来的儿子,怎么整日一提起吃喝变这样精神?
“对了,给皇上的点心、汤水备好了便拿去养心殿。”
弘历来不来是一回事,她送不送又是一回事了。
不过,如今才两个多月,弘历还在伤心没了一个儿子,也就几个皇嗣会被叫去御前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