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为了把着宫权,答应了琅嬅独身在养心殿照顾养子。
流言一出现,她便注意到了。
但是……她为何要帮如懿?
她还推了一波。
如懿装模作样好了些,捂着厚厚的帕子从养心殿偏殿出来去见弘历,得知里面只有一个琅嬅在陪伴他,心中不悦,也讥讽了一句皇后,但是进保一句此病会过人,又忙不迭地会了偏殿,对外界的流言一无所知。
弘历大好后,与琅嬅感情回温不少。
不过,进忠确实是个会办事的,该陈婉茵拿的好处,她都拿到了。
想必,是对她投桃报李吧。
毕竟,她一计搞走了李玉。
弘历这个人,糊涂是真糊涂,王钦与李玉办事太差,偏偏歪屁股,可他都能容忍。
上一次抬举李玉压制王钦,是因为王钦勾结后宫。
这次,李玉隐瞒御前皇帝病重的消息,而进忠却在请了齐汝之后,便去请了太后与皇后。
两人高下立判。
李玉坐冷凳了。
一起做冷板凳的是如懿。
先去咸福宫的是她;为高氏说情的,权他去咸福宫的是她;染病之前相处最多的也是她。
宫中的流言,进忠在他身子彻底好转之后便禀告给了他。
刀子落身上才疼。
他这样大病一场,才知道身子健壮时的珍贵。
陈婉茵入了养心殿,弘历正得了三王之一的《伯远帖》而高兴。
“婉茵,你来,瞧瞧,这是王元琳的《伯远帖》,朕终于是将三王之作尽收了。”
弘历人菜瘾大,自己的字在读书时被师傅锐评过,可惜自己还是自信满满,造了不知道多少前人大作,还乐于收集名人字画。
嗯,上面已经盖了好几个章了。
“臣妾一手字只能算是勉强入目罢了,听闻《伯远帖》其笔法瘦劲开张,结体疏朗飘逸,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如今一瞧,果然名不虚传。”
弘历被她一夸,仿佛夸的不是字画,是他。
“朕打算将这里改名为‘三希堂’。你觉得如何?”
陈婉茵一瞧他手上的卷轴,这样喜欢,根本不舍得放手,一思量便懂得了。
“可是因王右军的《快雪时晴帖》,其子王子敬的《中秋帖》加之这《快雪时晴帖》?得名于三王之字帖,三希堂?”
弘历得意不已:“还有,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再则,前些日子,朕想起蔡世远,他有‘二希堂’。朕也有追思之意。”
陈婉茵但笑:“皇上文采风流,此名不流于世俗,很有古时名士之风。”
“知朕者,婉茵也。”
帝妃二人在这暖室中逗留许久,到了黄昏,弘历才舍得出来——该用膳了。
自从去年然了疥疮之后,弘历总觉得自己身子不如从前了。
这是心里作用。
他想起自己那活了五十多岁死了的爹,自己今年也三十多了,若是寿数随爹,那他就没几年好日子了!
人生最痛苦的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
于弘历而言,他为一国之君,享天下养。好日子才享受二三十年哪里够?
于是,本来就养生的人,如今更是将养生时刻记在脑子里。
一点也不舍得造自己的身体,可宝贝自己了。
该吃饭吃饭,该锻炼锻炼,该进补进补,该休息休息。
延禧宫中,如懿与海兰摘着菜,一起蛐蛐着琅嬅与陈婉茵。
自从弘历生过病之后,对延禧宫又淡了下来。
秦立叫人送来的份例不是发了霉的料子,便是烧了起烟的碳。
海兰不为自己被慢待生气,却心疼她的姐姐。
自从生下的孩子去世之后,她便再未侍寝。
她自己也不再关注期望侍奉皇上,只想守着姐姐,另外便是为姐姐和自己报仇。
她不信孩子是自己喝了朱砂导致胎死腹中。江宇彬说过的,只要控制好量,便不会伤害胎儿。
她和姐姐一样,认为是皇后或者贵妃害了她。
可惜,她没有证据,也没有机会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