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嬅从慈宁宫回来便恹恹地坐在明间。
弘历如今子息不多,只有三个阿哥,太后从乾隆七年便催的厉害。
可,她自己做梦都想要有个儿子。
去年弘历病好之后,长春宫确实恢复了从前的光景,可,翊坤宫也没少了恩宠,还有储秀宫,启祥宫。
归根到底,她这个皇后依旧是恩宠了了。
“咳咳……咳咳……”
她咳嗽不断,素练慌忙端来茶水,又帮她顺着胸口。
“娘娘,这咳迹总是不见好,奴婢瞧着需要齐太医给您再换张药方才是了。”
琅嬅:“无碍,没能生下嫡子,本宫舍不得死。若是生下嫡子,本宫便更舍不得死了。本宫这些年坐胎药一直吃着,可却没有一点好消息。不知是不是早年生产落下的隐疾?”
素练:“娘娘,您这些年一直温补着,怎么也不该是您的身子有问题。奴婢瞧着,这些年,嘉嫔、舒嫔、还有贵妃也是再没有好消息的。就连纯妃,她当年据说是先帝和太后瞧着她好生养,才选了她给皇上。如今,膝下也只有三阿哥一个孩子。”
琅嬅也不免是这样想的,只是这样的猜测,她不敢提。
难道,说弘历自从海兰有孕之后便无子了吗?
这是事实,却不能叫人说出来,更不能是琅嬅宫里的人说出来。
瞧皇上那个样子,他怕是一点没觉得是他自己的问题。
真的是这样吗?
那为何这些年,都只宠着旧人?还不选秀?
贵妃承受雨露最多,偏偏也没有消息。她也是生下了永珲的。
是呀。
陈婉茵也在猜,弘历何时察觉的?他察觉了什么?
是猜出有人对他下了药,还是察觉自己身体出了问题?
不过,看弘历对她的态度没边,应当是没有怀疑她的想来也是,在她生下永珲之后,到乾隆六年,宫中都是有嫔妃有孕的。
出问题的话,正常人都该从乾隆二年到乾隆六年中查。
若说得了好处,难道占长已经入朝的大阿哥不是占尽了优势吗?
永珲被提到养心殿,自从他七岁之后,皇阿玛对他的功课就很用心。
他脑瓜子一想,便明白了。
历史上到乾隆十三年之前,老爹该有少说八个儿子,两个女儿。
现在直接数量砍半了。
“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反正,扒拉下手指,三个耀祖里头,就他永珲是个真耀祖了。
历史上的乾隆为什么是亲爹的宝贝蛋?就是作为唯一支棱的崽,那是雍正唯一的耀祖了。
他现在就是乾隆第二。
虽然才十一岁不到,但他已经在学《五经》、《资治通鉴》、《圣训》,但他觉得这些都没啥用。
《五经》——儒家经典嘛,但是儒家崇古又喜欢改史,要不是要过弘历那关,他哪里愿意去吹捧?
《资治通鉴》——司马光夹带不少私货的小说家之言论,里面的东西还不如《四书五经》。
《圣训》?——老朱当年的《皇明祖训》也没保老朱家的江山。
更何况清?
百来年后便要四万万人为他们的罪孽收拾烂摊子!
还有那一百二十遍,他都懒得说。
早早靠着脑子将《四书》学完,这才踩着十岁的尾巴开始学进阶内容。
早学早了。
“你的《孟子》学得很不错,只是,不能尽信此,书上之物太过空泛。”
永珲:应试教育叫他对此无所畏惧。
“多谢皇阿玛夸赞,儿子必定谨记皇阿玛教诲。”
弘历招他过来,手上是永珲最近的写的大字。
“字不错,有了不少进益。你师傅给你画的红圈比起上个月要多了两个。”
永珲装乖卖巧,笑死,亲爹,你的那手毛笔字叫你上书房的师傅批,要打手板的程度哇。
他的字再如何还能得两句夸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