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猜测没有用,进忠也不会与她多说。
他忙着呢。
刚送走李玉和凌云彻。
送走了娴妃,还有个江宇彬和宫外的惢心要送走。
手一挥,身后的太监按住如懿,一杯毒酒直接灌进她嘴里。
再多不甘与不明白之处,也无人应答了。
人死透了,席子一卷,直接扔乱葬岗了。
进忠就跟赶场子一样,刚刚办完差使。
养心殿又出事了。
弘历越想越气,给自己又气吐血了。
这一气,就给自己气走了。
紫禁城变天了!
太后的丧事还没办完,皇上殡天了。
陈婉茵在灵前哭得情真意切,弘历对她不错,但也仅仅只是不错而已。
这些都是她凭自己本事换来的。
若是再不下手,过两年,她和永珲的日子只怕连纯妃都不如!
人嘛,该死就得死。
皇上,您安心走吧。
臣妾日日叫人给您点长明灯。
她心情很好,终于,没人可以主宰她了!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新帝登基,太后入住慈宁宫,先帝的嫔妃住进了寿康宫与宁寿宫。
永珲先是收拢权力,将不识时务的都换掉,他更喜欢愿意跟着他更喜欢步调走的人。
首先是解决准噶尔的叛乱。
他专门提拔了还未成为主帅的兆惠,先平定战事。
之后整顿吏治,改革商税,兴办工匠讲堂,鼓励手工业改革。
这是永珲登基前五年的计划。
永宁七年,天津港口,远赴海外的太监带着机械回来了。
这是永珲第一次派遣人员进行海上丝绸之路。
他要重新构建经济贸易体系,不服者,郡县之!
朝堂上的人看见利益根本不肯甘心自己没有沾手,在永珲的人驾驶着抢来的海外先进战舰到了天津港时,此事已经被许多人知晓。
有大臣被支着出头——大清祖宗家法,不得开海禁。
永珲:???
他登基这么多年了,居然还有人跟他比划谁的拳头硬?
他不急着出手,只看着有哪些人跟着串联——哦,江南的豪绅啊。
他早看那里的风气不顺眼很久了。
缠足之风屡禁不止,贪腐之风屡禁不绝。
终于,在他登基第八年,他颁布了几条法令,不多,条条针对那些食古不化的家伙。
凡是家中缠足者,三代不得科举。
凡是贪腐之人,所有违法所得没收、当事之人矿场劳改、五代之内不得科举、不得为吏。
凡禁绝家中女子改嫁者、殴打妻妾者,徒三年。
凡杀妻、妾者,死刑。家族三代不得为官。
除此之外,他还要掘了那些人的根。
江南地带很快开设了许多官营工厂,冲击市场。
招收女工,包括绣娘。
绣工好的绣娘,绣品由永珲设置的采办司收购,价格不低于市场价,这些东西要么卖给达官贵人,要么作为高奢中的高奢,被送出海外,为永珲挣银子和黄金。
除此之外,便是招收裁缝、织女,有了新式织机和纺纱机,新疆一带被收归大清的地方经济也开始盘活了。
那里的棉花、瓜果,都是畅销品。
大清不缺少人口,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很久之前便传进来了。
但还不够。
他专门设计了农科,重赏可以改良作物的农人。
设立女医一科,专门负责妇产、妇科,如有兴趣自然还可以拓广所学。
太医院的太医也不能浪费了。
京城设立了太医学院,靠年终考核——教习多少弟子、治疗病愈多少人、作为指标,合格的人会得到赏赐。令太医广收学徒,学成者,或授官,前往军中认军医,或任职地方医官,一样有俸禄。
弊髫自珍之事自然不少,但大棒子打下去,甜枣喂进去。
加上高官厚禄、后世留名的胡萝卜。
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走。
永宁十一年,以海外倭寇屡犯大清为由,他专门派遣将领前往辽东、台湾等地,出海荡寇。
大军回程时带回来一队黄金白银。
永珲发誓,他没有暗示将领在倭岛犁庭扫穴。
他发誓!
论功行赏之日,永珲专门封了主帅兆惠为平夷侯。
这是往厚了封了。
之前,兆惠将准噶尔杀的只剩下盆地时,永珲就知道他是个犁庭扫穴的好苗子。
——
永宁十三年,北边与蒙古接壤的罗刹国与清再起战火。
这一战,正合永珲的意。
他心疼死了,前头那两个皇帝,地不是他们挣的,就一点也不在乎!
永珲在乎,那是贝加尔湖!那是从自古以来的不可分割的土地!那是金山!
天杀的康熙和雍正!
从晋朝开始的封建王朝统治阶层都是什么伪人?不是丢地方就是南迁!不是求和就是被异族揍得嗷嗷叫!
哦,把唐扫进去了……报一丝!
这次的战事因为军备充足,且战术与军备都足够先进,肯快便将过境往前推进。
建功立业,行伍之人梦寐以求。
开疆拓土,也是一个君王最大的抱负。
曾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大航海时代,东方依旧是世界中心。
——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