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手腕上的玉镯在双手接触时碰撞出清脆的响声。
这样有些失态的举动,是她从前轻易不会有的。
传旨的苏培盛面色恭敬——这位从前是府邸的当家女主子,今日封后圣旨一下,以后便是紫禁城的女主子了。
看皇后娘娘失态,想来是极高兴得了。
“奴才贺喜皇后娘娘,皇上那边事忙,奴才这便告退了。”
宜修面色柔和:“翦秋,送一送苏总管。”
翦秋喜滋滋地应是,袖子里是早早备下的荷包。
皇后娘娘终于熬出头了。
正位中宫,母仪天下。
苏培盛被翦秋送出去,宜修挥退其他人,起身去了书房,亲自研磨。
墨好了,她拿起笔,在纸上挥墨写下一行字。
封后大典结束,但阖宫位份未定,宜修从新君继位之后第二次来到养心殿。
相比起养心殿,宜修前往寿康宫反而还多些,哪怕,太后喜欢清净,可断断半月,宜修也见过太后两三面。
“臣妾给皇上请安。”
她已经波澜不惊,脸上恰到好处地如同往日一般,面容温和,端着一张菩萨面孔,没有谁比她看起来更像一个皇后……
皇帝年过四十五,还有五年便是知天命的年纪了。
他懒懒放下手上的朱笔,先帝已经入葬皇陵,新君也继位,登基大典也依旧过去半月。
可是,这样大得胜利果实,这万里江山,便被他手中的朱笔决定着未来,他一言便能定人生死……
皇帝着迷于这样的权力狂欢。
他谨慎地让自己更加威严,强敌环饲,他还不到放松地时候。
他不是很想看见宜修——可……他前两日去了寿康宫,有些事,他还是想知道……皇后是如何想的。
“皇后来了,坐吧。”
宜修看着这张老脸,死了一回,觉得自己瞎了眼。
老不死,偏偏不早死!耽误她苦熬多年也做不成太后,反而被贱人掀翻了棋盘,落得满盘皆输。
她这样想着,脸上依旧是昔日那样恋慕丈夫的皇后。
手上的玉环,如同镣铐,她却依旧带着。
“臣妾来养心殿,打扰了皇上处理政务了。只是,潜邸姐妹们的位份也该定下来了,位份,臣妾已经拟了,还请皇上过目,臣妾也怕思虑不当,委屈了姐妹们。”
皇帝结果宜修双手递来的册子。
打开——
侧福晋年氏,贵妃。
侧福晋李氏,贵妃。
格格齐氏,嫔。
格格费氏,嫔。
格格冯氏,嫔。
格格曹氏,嫔。
格格吕氏,嫔。
格格马佳氏,嫔。
皇帝眉头皱起,——皇后太大方。
宜修仿佛没看见:“臣妾只是暂时拟定了位份,封号还需要皇上来思量。到底是潜邸服侍皇上的。有皇上定封号的体面,也不枉她们服侍皇上多年了。”
皇帝思量着前两日太后的话……他不接宜修的话,反而提起了另一件事。
“马佳氏有孕……朕前些日子去给皇额娘请安,倒是觉得马佳氏太过轻浮,不宜养育皇嗣,朕意欲皇后抚养马佳氏腹中之子,皇后以为如何。”
这不是在问宜修的意见。
宜修脸上适时浮现愕然之色,仿佛呆了一呆。
“皇上如何有这样的想法?臣妾是中宫,紫禁城的孩子都叫臣妾额娘,臣妾怎好叫马佳氏与幼子母子分离呢?再者说,皇嗣到了年纪都是要到阿哥所养育的,马佳氏如何影响不到皇嗣。皇上何必叫她连与孩子朝夕相处几年的时间都没了呢?臣妾还请皇上收回成命吧。”
她本来已经坐下了,如今又肃然起身,再次深深拜下去。
皇帝看着宜修,心中思量片刻,眼里的审视与猜疑消去。
“罢了,皇后一片慈心,朕也不好勉强皇后,起来吧。你也不必如此多礼,坐吧。”
“多谢皇上。”
皇帝继续看着册子。
前些日子,在寿康宫的情形又浮现出来。
——那日。
“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看着皇帝,心中五味杂陈——任谁看见多年相敬如冰的儿子一跃做了皇帝,还处处认养母的兄弟为舅舅,也会心梗的。
“皇帝来了,近日政务繁忙,哀家瞧着你面色有些不好,要好好保重身子。苏培盛,你要好好伺候皇帝,该休息的时间,就该提醒着皇帝。”
这番话说得皇帝脸色好了些——太后多年对他不远不近,如今这番关怀很叫他高兴。
“奴才遵命。”
苏培盛哪里敢多嘴,只唯唯诺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