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生活的脚步
本书标签: 轻小说 

路还得走下去

生活的脚步

再也不用去医院了。

悲伤过去了之后,还得是炒米油盐,还完债了之后,这才想起问及保平卖牌照的那一万块的事,老妈诧异起来,她并没有接到儿子送来什么钱过来,更甭说是一万块了。于是我急忙去了马宝生那,这么大的事情怎么搞成这样,要不是当时怕放在病房里丢了,自己怎么可能把这么一大笔钱交给哥哥带回去那。

大舅哥住在顺城街的教师家属宿舍,一个大杂院里。几排排子房,因为学校在上个世纪不属于盈利单位,所以老师们的房子都是相当紧张的。学校为了缓解住房压力,就东拼西凑地盖了这处家属宿舍,一个院子,也就几三排房子,十几户人家。还都是相当简易的楼板顶的房子,通通都是一间半,但每排房子的门前都给预留出了各家盖厨房的地方。一家三口在半间房的卧室里,就连转身子的地方都没有。

大舅哥在国棉一厂就职,是大厂里的供销科的库房办事员。舅妈是通州智博学校的教师。孩子马超也已经高中要毕业了。

本来,我们住在大河沿的一处院落里,虽然也是两间房,但院子利用起来,就有了两间西厢房,一间房是老岳母卧室,一间房是女儿的独立房间。不过这处院落我们在妻离世前就已经搬出来了。住进了妻子单位分给的一套两居室的旧楼房,当时要交一万一的预售款。还是大舅哥拿出来的。那个时候我还是很佩服大舅哥的,能够拿出那么多钱,且连眼睛眨都不眨,实在够意思,因为毕竟他是养子呀!

要说起来,这人都是自私的,谁也逃不过去,当年我和保平结婚时,可是坑了我们的这个好哥哥的。也是怪我们结婚时日子挑选的不对。但也不算是,应该说怪我这个大佬爷们吃软饭,没有房子还想结婚。不过这也是我为什么能和保平走到一起的原因。在我和妻子明确关系以后,本来住在岳母那的儿子媳妇和大孙子就被请了出去。给我们腾地方啊!等于是摆明了袒护自己亲生女儿了。

在我们认识以前,保平家里原本住房也紧张,她们住的是铺面房,临街里外两间,外间有水管子等于是厨房,也同时是岳母和保平的寝室。里屋就是儿子媳妇的房间了。到我过来之后,没有房子的我要想成为这家女婿,只能是儿子出去了。毕竟他是养子呀!当时没办法,实在是没有办法,就连刚才上面提到的那种住房条件也没有,最后只能是牺牲一头了。哥嫂一家搬出去。要从这方面来讲,我这个人就是一个扫把星无疑了。

倒霉的哥嫂临时抱佛脚,哪那么容易呀,最后只找到国棉一厂不远处的一个农村里租了一间房子,那可是纯粹的一间房啊。还是那种纸糊窗户的那种,我和妻子还有大舅哥的三哥几个人蹬着两辆三轮车帮忙搬的家,看到那间房子,舅妈就哭了,那个时候她还在休产假,孩子还在襁褓中那。

那房靠着主家的房山垒起来的,不是正规的房屋,门口三米处就有一个低矮的水龙头,没有水池和下水道的那种,那个水管上竟然拴着一头猪,这个环境让舅妈这个儿媳妇好多年都不能对婆婆释怀,就我们两口子请他们老口子给长辈低头,那也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勉强把舅妈推到岳母跟前的。

后来,总算他们总算是苦尽甘来,一家三口辗转反侧,先是为一家老师看六层的楼房栖身,后来教育局总算是自己盖起了教师宿舍。不过一家三口在一间半的房子里憋屈,又有一个半大小子窝在一起,也实在是个事。这个时候我才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妻子在临去世之前交代我”大河沿那处房子咱们住不了就给哥哥吧”的原因了。

来到了顺城街,看着那明显改造过了的还是我和保平参与搭建的那间厨房,已经被重新翻建了,我怎么不知道,啊,有多久没来过了?

院门明显地衰败了,可能早已经关不上了,穷酸书生院子恐怕就连小偷也不会光顾吧?那大门也就关不关一样了。

进了院子,窄窄的过道都已经快下不去脚了,各家堆放的东西把过去挺宽的过道变成了破烂市,看着门开着,我走了进去,外屋没有人,这时大舅哥从卧室走了出来,家里就他一个人。看到他的表情有些异样,可能是妹妹没了,他的心里也不好受吧!寒暄过后我转去了话题,他可能已经知道来意了,好像就等着我开口了。

“哥,我那天交给你带给妈的那一万块钱,你没交给妈,是吧,为什么呀?”

哥好象早就知道我的来意了:

“怎么,你都把事情办完了,这么长时间才想起来呀?”

看着大舅哥的表情,我有些懵了,这还是我的哥哥吗?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我可没得罪你呀。但我不明白,他这是怎么了,过去他可是最文明的人了,也是最孝敬的,有文化,肯吃苦,为了他的这个养母,也因为难处的婆媳关系,他是两头受气,左右逢源,为了养家糊口,多挣两毛钱他刻腊版做图表格,那表格,那字体,简直颠覆我的认知。他可是大能人呀,为了省钱,他天天带饭。

家境好了以后,我们两家每逢周末都会团聚,每次都是大舅哥亲自主厨,一家三口一来就是一天,每次他们吃完还要把碗筷收拾利索,把剩饭剩菜也都带有,“在锅炉房一腾就是一顿美餐。”,多好的人呀,还总是不忘了偷偷接济他妈妈,妹妹只要有难处都是他伸出援手。多少年了,我真的把这个哥哥当成楷模了。

这马宝生一反常态,正脸道:

“你还提那一万块钱,那你记得不记得,你们那套房子的预售款是谁交的?”

“那不是……”我本来想说那是他的孝心,但我懵住了,这话怎么能说出口呢?谁有这种义务,有这种责任,这种担当,有这种好事,你信吗?

是啊,我怒了,但我没有理,说不出的理,我真不该来,实在是出不了这口气,我看着他,他也迎着我的目光,我们撕破脸了。“我告你!”我发狠地吼道。

哥目无表情地应道 “可以,不过你可先得读一读法律,弄明白了道理再做打算。我等着!”

气急败坏的离开了教工大院,我知道,我没有理由告,但也没有办法告,何况我都不知道法院的大门朝那面开。毕竟他不是亲生儿子,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就连老岳母也没办法。这只能说妻走所造成的结果。

回到床上,我突然痛苦不堪,不由得大声嚎啕起来,女儿跑出来也是六神无主,岳母早已经麻木了,就这麽一个独生女儿的离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那苦啊,掰着指头也能想的出来,那是怎样的一种折磨,一种煎熬,一种蹂躏,一家人就这麽被淹没在悲哀痛苦的绝望中挣扎。

岳母仿佛突然间老了十多岁,头发全白了,且满脸的皱纹惨不忍睹。过去,我感觉老太太特别的勤劳,特别质朴特别忠厚,能吃苦,能忍辱负重。是她老人家把女儿带大,是她老人家每天洗衣做饭,整理家务。是她老人家……诸多的好处,桩桩件件都从我的脑海里呈现出来。

我幼年丧母,从小就失去母爱,是被爷爷奶奶拉扯大的,等到刚参加工作,奶奶突然煤气中毒摔倒了,突发脑溢血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五日离开了我们。和爷爷相依为命并不长,爷爷就被姑姑接走了,这个爷爷并不是奶奶的第一个丈夫,他是爸爸的后爹,所以爷爷并不受家里人待见。被姑姑接走纯粹是因为姑姑家太穷了。她们家一家九口人,五个孩子只有大姐刚参加工作,公公婆婆都年事已高,也都没有经济来源,只靠姑父一个人在黑白铁社做工,养活这一大家子人,所以当奶奶一走,姑姑就盯上了爷爷。她也是太难了,一直靠卖血维持生计,苦不堪言,可想而知。

姑姑接走了挣两份工资的爷爷,也是她的继父,也把我们的房子弄没了,也的归宿就是回到父亲那个家,说起来,我之所以在爷爷奶奶那里长大,就是因为继母不接纳我,只是他们后来一直也没有生出个儿子来,不然我早已经改爷爷的姓了。

去了新的家庭倒也没什么,平时上班,也就是周末才回家,妈妈是镇卫生院的中医大夫,平时是两周休息一次,见面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感情相对就不怎么深厚,又加上没两年家里就出了变故,爸妈离婚,妈带走了两个妹妹,并且房子也被带走了,我等于彻底没了地方,本来爸爸是有一间房的,因为是私宅退还以后,人家要装修改造把我们轰了出来,结果就把房子弄丢了,好在爸爸留了一手,拽上了单位,最后在单位的房子里栖身,单位后来也是频繁改制,房子最后就被挤压到了一个旮旯里。我颠簸流利,最后只能是,找有房子的寄人篱下了。

好在妻子家里也是简单,我进驻以后,岳母把我当成了宝贝疙瘩。这母爱就找了回来。特别是新婚燕尔,岳母更是把我捧上了天。我真的是要星星不给月亮,吃香的喝辣的,当然我也对岳母也是感恩戴德,闲暇时会给老人家捶捶腿,捏捏肩膀,揉揉腰的。那个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

人世间不可能一帆风顺,曲折坎坷,跌宕起伏才是人生。妻走了,家散了。孩子又去市里读书,平时住校,回家一趟连车都不好坐,我工作又是颠三倒四的,生活是一差糊涂。可要想再重新组织家庭,谈何容易,更何况老岳母会是什么心情。

这不,马宝生不冒头了,马超也就过来一次,送了些吃食,就再也不见影了。老人本来年事已高,又开始犯起了冠心病,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病,因为没有去医院,也因为过去一直也没犯过。过去家里的大小事物都是保平支应,或者哥哥处理,现在一个出了远门,一个又不接电话,我只能要求去医院,但老人怕花钱就是不去,我也就只能听之任之,因为我本身也是焦头烂额,所以就象个没头苍蝇到处乱撞。一个同事介绍了个女的让我接触了起来。

因为没有太重视老岳母的感受,对于她儿子孙子的不孝,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更没有进行有效地处理,只是浑浑噩噩地想着自己的一摊子,该当如何了。把老岳母的病情也就置于脑后了。

过去一直想搞一个工人做媳妇,这个愿望现在终于有望实现了。这次搞的就是一个市里大厂的女工,还是车间的团支部书记,看着忠厚腼腆,身材也好就应了下来。她有一个女儿已经开始准备高考,是离异的。家里有一套楼房,还和她父母住的不远。对我有岳母也到没说什么,只是提出现在她女儿正处于关键时期,不想过早打扰,要等她女儿高考完毕再把这件事向女儿摊牌。

这样我们每次见面也就只能是在外面了。本来是个不错的开始,没想到一手好牌又被我打烂了。

上一章 碎碎念的日子有的闲 生活的脚步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