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开启了在地下舞台的逐梦之旅。每天放学后,我都会背着装满水和创可贴的背包,跟着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破旧的仓库、昏暗的酒吧、拥挤的Livehouse,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第一个演出场地是城郊的一个废弃仓库,水泥地上随意摆放着几张塑料凳子,舞台是用木板临时搭建的,灯光也只有几盏老旧的射灯。但当音乐响起的那一刻,七个少年仿佛被注入了无限的能量。马嘉祺的歌声穿透了仓库里嘈杂的回声,丁程鑫和刘耀文的舞蹈动作充满爆发力,带动着现场原本有些冷漠的观众也开始跟着节奏摇摆。
宋亚轩在唱到高潮部分时,突然走到舞台边缘,伸手握住前排一个小女孩的手。小女孩惊喜地瞪大了眼睛,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个温暖的举动,让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严浩翔的说唱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顶点,他站在舞台中央,眼神坚定而自信,每一个flow都充满力量。张真源虽然还没有完全康复,但他依旧坚持站在舞台上,用稳定的和声为整个表演保驾护航。贺峻霖则像个灵动的小精灵,在舞台上穿梭,用活泼的舞蹈和搞怪的表情调动着观众的情绪。
演出结束后,我们累得瘫坐在地上。但看着观众们意犹未尽的表情,听着他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原来不用华丽的舞台,我们也能发光。”宋亚轩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
然而,地下演出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场地临时被占用而不得不取消演出;有时候,观众寥寥无几,甚至只有几个路过的人驻足观看;还有些时候,他们会遇到其他乐队的排挤和刁难。
有一次在酒吧演出,正当他们表演到精彩处时,酒吧老板突然上台,粗暴地打断了演出:“你们唱的这是什么东西?一点都不嗨,客人都要走光了!赶紧下去,换我们自己的乐队上来!”
刘耀文气得跳起来,要冲上去理论,被马嘉祺一把拉住。“别冲动。”马嘉祺的声音冷静而坚定,“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吵架,是为了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音乐。”
尽管遭遇了种种挫折,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每天晚上回到张真源家的车库,他们都会围坐在一起,总结当天演出的不足,讨论如何改进。严浩翔和宋亚轩会熬夜写新歌,丁程鑫和刘耀文会反复打磨舞蹈动作,马嘉祺和张真源则会仔细调整和声。而我,除了帮他们准备演出所需的物品,也开始学习简单的舞台设计和灯光操作,希望能为他们的表演增添一些亮点。
在一次小型Livehouse的演出中,他们的表演吸引了一位音乐制作人的注意。制作人在演出结束后找到了我们,他说:“你们的音乐很有感染力,有一种独特的生命力。我想和你们聊聊,有没有兴趣录制一张属于自己的EP?”
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让我们所有人都激动不已。看着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我知道,我们在逐梦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或许会是更多的挑战,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追逐梦想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