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校长张振远被挣脱束缚的契约碎片牵制,正全力稳固观星台紊乱能量的短暂间隙,林浅夏三人迅速行动起来。
夏琳扑向那不断翻转的校园地图沙盘,试图用古籍中蕴含的古老契约共鸣,影响沙盘的显示,定位那场关键火灾的时空坐标。
而林浅夏,则强忍着对那本生物皮笔记本的不适感,小心翼翼地将其从石桌上拿起。
笔记本的封面触感冰凉滑腻,仿佛某种爬行动物的皮肤。
翻开扉页,里面是用暗红墨水书写的、与古籍同源的密文,夹杂着大量复杂的能量公式和人体解剖草图,令人不寒而栗。
林浅夏的规则解析快速扫过,大部分内容都加密极深,短时间内难以破译。
就在她有些焦躁地快速翻页时,一张夹在书页中的、质地脆硬的旧照片,悄然滑落在地。
照片已经泛黄,边角卷曲,画面因年代久远而有些模糊。
林浅夏下意识地弯腰拾起。
照片拍摄的是一栋建筑的远景,风格是上世纪初常见的西式学堂样式,砖石结构,有着高大的拱形窗户和一座尖顶钟楼。
背景是稀疏的树木和低矮的围墙。
乍一看,这栋建筑与现在的青藤高中主教学楼有七八分相似,尤其是那座钟楼的轮廓。
但林浅夏的规则解析本能地捕捉到了细节上的差异——拱窗的装饰线条更加繁复,钟楼的比例略显不同,而且…建筑整体的朝向似乎也与现在的主楼有微妙的偏差。
林浅夏这照片…
林浅夏将照片递给凑过来的池逸辰和夏琳。
池逸辰仅存的右眼眯起,仔细辨认
池逸辰不是我们现在的主楼…但太像了…像是…原型?
夏琳看着照片,眉头紧锁,突然,她指着照片背景围墙的一角
夏琳看这里!
夏琳围墙的样式…还有这个模糊的标记…我好像在…旧校舍那边残留的地基上见过类似的!
旧校舍?那是比现在主楼更早的建筑群,早已废弃多年,大部分区域被划为禁区。
池逸辰难道…这照片拍的是旧校舍时期的主楼?
池逸辰推测。
林浅夏却摇了摇头,她的规则解析正对照片进行更深层的“阅读”。
不仅仅是图像信息,照片本身承载的时光痕迹、残留的微弱能量印记,都在她的感知中汇聚。
林浅夏不对…时间感不对…
她喃喃道,指尖轻轻拂过照片表面
林浅夏这照片的‘年龄’…比旧校舍的年代…似乎还要古老一些…而且…
她将照片对准观星台穹顶洒下的、模拟的星月光辉,微微调整角度。
在特定光线下,照片表面浮现出一些极其淡的、并非拍摄影像的水渍痕迹!这些痕迹勾勒出的轮廓…竟与照片上的建筑轮廓部分重叠,但又有些许偏移,仿佛是两个极其相似的建筑虚影叠加在了一起!
林浅夏重叠…虚影…
林浅夏心中一震,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
林浅夏难道…现在的校园,并非建立在最初的旧址上?
林浅夏或者…发生过某种‘覆盖’或‘重建’?
林浅夏这照片上的建筑,可能是更早的、已经被毁或‘消失’的初代校舍!
她立刻将照片与脑海中关于那场火灾的传闻联系起来
林浅夏如果火灾足够大,烧毁了初代校舍…那么后来重建的旧校舍和现在的主楼,地点或样貌发生改变,就说得通了!但为什么照片上会有重叠的虚影?是拍摄时的失误…还是…某种能量残留造成的‘时空叠印’?
林浅夏如果‘门扉’的存在扭曲了这里的空间和时间…
林浅夏的思维越来越清晰
林浅夏那么某些记录过去的媒介,比如这张老照片,就可能捕捉到不同时间维度重叠的影像!
林浅夏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我们遇到的灵异事件常常带有一种‘回溯’和‘重复’的特性!
她猛地将照片翻到背面,上面用褪色的墨水写着一行模糊的小字:
【庚戌年秋,摄于奠基礼后。光影存疑,似有重影,恐非吉兆。】
庚戌年?林浅夏快速心算,对应的是1910年!而青藤高中官方记载的建校年份是1912年!时间对不上!这张照片拍摄于学校官方成立之前!而且拍摄者当时就注意到了“重影”现象,并视为不祥之兆!
夏琳奠基礼…1910年的奠基礼…
夏琳声音发紧
夏琳难道学校的历史被篡改了?真正的开端更早?而那场火灾…可能就发生在这个更早的、未被记录的时期?
这张意外发现的模糊照片,瞬间将校园的历史撕开了一个口子!它指向了一个被刻意掩盖的、更早的起源,以及可能与之相关的、一场被彻底抹去的灾难!
这不再仅仅是一场火灾,而可能是整个“门扉”计划启动的真正原点!
找到这个“原点”,或许就能理解校长和“守门人”理事会的真正目的,以及“门扉”和契约碎片的本质!
林浅夏必须找到更多关于这个‘庚戌年奠基礼’和初代校舍的信息!
林浅夏紧紧攥着照片,目光投向那本难懂的生物皮笔记本和不断变化的沙盘
林浅夏答案,一定藏在这些东西里!